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写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liyanhong 感谢 liyanhong 上传 0人参与

        写生就是通过自己的视觉感知捕捉事物形象进行再现的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手脑并用的能力,开拓孩子的视野。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就是创造力,它包涵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能力、急骤性联想能力等重要的能力。大胆地将自己的观察和认识概括地表现出来就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由于写生不要求幼儿被动地按一种规定的标准图象去绘画,而是要求幼儿自己主动地去观察和发现,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所以写生能较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在美术写生活动中,我们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不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运用语言和情感,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下面将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通过写生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写生的基础,是写生的灵魂。只有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创作出好的写生作品。刚开始时,幼儿面对我们安排的这些真实的东西:如好吃的水果,美丽的公园,不知如何去表现,有的小朋友说没什么好画的,还有的干脆哭丧着脸说:“老师,我不会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耐心地引导他们去观察,去选景。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不同的观察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大大的培养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  
        (一)局部观察  
        开始写生时,幼儿不可能很全面地去观察,即使教师引导幼儿全面观察,他们也只会将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表现出来。因此,笔者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引导幼儿从局部观察进行写生。如:在写生画——“美丽的梅花”教学活动中,笔者设计了让幼儿主要观察花瓣,那么,花梗则不用孩子费心去观察,采用吹画吹出花梗。孩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了花瓣的形状、瓣数、花蕊,在表现时就能较准确地画出花朵,画面由于有了吹画的花梗显得更美,增加了孩子写生的兴趣。  
        (二)整体观察  
        整体观察就是要先看所画物体的全貌,之后再看主要部分,最后看局部细节,并时刻注意整体。写生前,首先要让幼儿有一个对物体的整体印象,引导局部观察时要抓整体,次要可不细看,主要的特征看准了观察的物体就不会走样,然后再让幼儿从整体观察,画出的作品才丰满。例如带孩子写生“迎春花”,首先观察迎春花的整个外观,远远看去枝条是长长的,黄黄的一片。走近观察,看看花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的?看起来大还是小?再数数每一朵花有几片花瓣?这样由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幼儿很快就了解了迎春花的主要特点,为写生做好了准备。  
        1. 形状观察  
        幼儿观察物体都是从形的观察入手,所以要选择较常见,易掌握造型的物体入手,首先可以选择——苹果、西瓜、桃子等常见水果,这些形状幼儿较熟悉,能分析,会观察。然后再选择——蔬菜、花卉、树木、瓶子、汽车等形状较为复杂的物体,最后再选择——建筑物、动物、人物等。由简单到复杂,由常见到不常见的顺序进行。  
        2. 色彩观察  
        当幼儿能自己分析物体的形状后,再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物体的色彩。由于幼儿常常只能抓住物体单一的主色,而忽略色彩的过度和变化的特点,所以老师应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色彩的变化和过渡。如苹果的红、绿、黄相互搭配效果;西瓜皮上深绿和浅绿的同类色系,以及西瓜瓤中红、橙、黄的过渡色系,这样幼儿对色彩的内涵有了初步了解后,再观察五颜六色的花卉,青翠欲滴的植物园,甚至是变幻无穷的彩霞、色彩斑斓的动物世界,就容易多了,孩子的色彩感得到了初步的培养。  
        3. 比较观察  
        比较观察就是通过比较物体之间的大小、轻重、方圆等对比关系,从而使画面产生一定的层次、节奏的变化,随之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空间。在写生画中,为了让幼儿掌握好物体的特征,笔者选择两个有一定差别的同类物体进行比较,幼儿就能较好地表现物体的特征。例如为了让幼儿画好棕树,笔者选择了与它同类型的另一种树——铁树进行比较,幼儿从两者的比较中知道了棕树的叶子像扇子,铁树的叶子像梳子;棕树的树干高,花纹是横着的弧线,而铁树树干矮,花纹是一个个圆形的小包块。在表现时,幼儿就能较准确地表现出树不同的叶和杆。  
        经过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爱上了写生,他们学会了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他们发现了美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很不起眼的事物,幼儿会觉得是那么的美丽和精彩。他们与同伴、教师交流着,眼神中流露出无限的快乐和满足,激起了创造的欲望。春游时我们带孩子到公园写生,孩子们可高兴了,清新的空气,各种不同的野花,造型别致的亭台楼阁,无一不让孩子们激动。他们纷纷拿起画板画了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看到了亭子上的雕花、楼房上的瓦片,甚至窗台上的小铃铛,并把它们仔仔细细地画了下来。  

        二、通过写生创作,培养独特的求异思维  
        科学是求同的艺术,而艺术是求异的科学。怎样把观察到的物体画下来呢?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幼儿大胆的在同物体中求异,在创造中求异,在想象中求异,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与众不同认识与情感,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培养孩子创造美的能力。  
        (一)在观察中求异  
        引导小朋友在相同的环境中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好和别人不一样。这是我们训练孩子求异性观察的方法,在外出写生时,鼓励孩子选取与别人不同的景,如果风景相同再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这些相同的东西上不同的细节。如房子的窗户、大树的叶子、墙面的花纹等。记得那次释雅山公园写生,孩子们都对公园里的特色楼阁产生了兴趣,一开始的构图都差不多,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起了屋顶、房檐等的不同,并在画面上加上自己主观的想像,结果孩子们的画面变得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有的孩子注重的是木制墙上的雕花,应用了不同的点线组成条状的花纹来装饰墙面;还有的幼儿则更注重阁楼上窗户的造型、纹理和屋顶的瓦片造型,运用了各种几何形体来装饰,这样画面都各显特色,幽静美丽。  
        (二)在表达中求异  
        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发现、说说自己对物体的独到见解,即能帮助幼儿梳理对物体的特征的认识,又能很好的提高孩子写生探密兴趣,为写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写生前笔者都安排出充分的时间让孩子在观察中交流,在观察中讨论,在表达中求异。  
        如:在写生《切开的蔬菜》活动中,当老师让孩子猜猜“蔬菜里面是什么样子,它们切开后里面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时,幼儿便兴趣盎然,他们马上把目光投到各种蔬菜切开后里面的切面,于是,有的孩子又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自己对黄瓜籽的认识,“这是黄瓜,里面不能吃,要刮掉。”有的孩子发现了“青椒里面有一半是空的,也有籽”、 “包菜里面有很多叶子,一层一层的。”这时老师又不失时机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提出“蔬菜切开后里面像什么样?”于是孩子又各抒己见“切开的洋葱像水滴、像蜗牛……”、“切开的包菜一层一层的,像小树。”孩子们在交流表达中找到了与众不同的答案。  
        (三)在表现中求异  
        写生作品的表现包括——特征的表现、背景的处理、色彩的表现等方面。不同的幼儿由于个性不同,他们观察事物的感受也不相同,他们表现物体的特征、色彩及对背景的处理也不相同。每次写生活动时,应引导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美丽东西再加上自己不同表现方法,创作出蕴含主观性和创造性色彩的美术作品。  
比如:在陶瓷花瓶的创作展览中,幼儿的表现灵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什么呢?这来源于幼儿细致的观察。我们先从网上下载让幼儿欣赏了中国从原始社会至今的陶瓷制品,还领略到美国、日本、德国等特有的陶瓷工艺品,并组织幼儿从自己或朋友家里收集带来各种各样的瓶子,看着千姿百态的艺术品造型,幼儿们都赞叹不已,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画了起来,有的观察得非常仔细,连茶壶的几个面都画了出来,增加了几分空间感觉。笔者要求幼儿先用简练的形状概括瓶子各种各样的外形,并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花纹来装饰瓶子,孩子们更是兴趣盎然,创造出了许多装饰符号,有的孩子运用了细腻的线条,不同的弧线组成花朵、线圈、半圆等花纹来装饰瓶子,显得优雅美丽;背景还添上摇摆的柳条和飞舞的小蝴蝶,更显几分柔美和生气;而有的幼儿则运用了整齐的直线、斜线组成的方格和规整的几何图形来装饰瓶子,旁边留出大面积的空白,更展现了瓶子的简练和粗旷,这样,创作出富有不同个性特征的作品。  

        三、通过欣赏评价,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审美能力是人们在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直觉美、认识美和鉴赏美的造诣水平和程度。每个正常的人都能欣赏美,但所获审美享受不尽相同,具有较强审美能力的人有一种敏锐性,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发现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独特性状,发掘出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本质性的东西,这些都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  
        幼儿的思维没有定势,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总是充满了幼儿小小的头脑。他们之所以喜欢美术,正因为美术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幼儿丰富想象的活动。那么,我们在欣赏幼儿写生画的时候,不要用“像”与“不像”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因为幼儿尚属于他律阶段,他们的丰富想象与成人的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经常用“像”与“不像”去评价幼儿作品,或用一种规定的标准图像去要求幼儿,那么,幼儿的想象就会因担心不能得到教师的称赞而受到抑制。所以,教师应该尊重每一幅写生画的创作价值。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待儿童作品,不苛求其形,不追求比例。要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绘画特点,了解儿童的绘画动机。不要一味追求画面效果。因为儿童并不在乎作品的结果,而是热衷于绘画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满足远远超过作品自身的价值。提倡注重教育过程,并不是不要结果,而是从人的发展这个长远的结果出发,立足未来,启发幼儿创造性的学习,正是为了让幼儿真正学到自己理解的知识技能,培养其大胆、自信、思路敏捷和有进取心,从而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  
        (一)以孩子的真实感受为基础  
        不同的孩子对事物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对事物的真实感受也不同,在写生活动中他们所表现的事物更是不一样,我们除了引导孩子们感受周围环境的美妙之外,我们还应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他们欣赏美的艺术品。在教师引导孩子评价作品时,首先应该以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为开端,每次作业后,都要求孩子们大胆来介绍自己的画。如画的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画?我最喜欢用什么颜色等。有的孩子把自己的画讲得很好,对于小伙伴的画却百般挑剔,如在写生《切开的蔬菜》后当我拿出画得较差的胡赔炀小朋友作品时,许多幼儿“哇”然。当我问:“你为什么‘哇’它?”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说道:“他用了咖啡色把线条盖住了,很脏。”、“他还乱画黄瓜。”、“他的线条很乱。”这时候我们便引导他们多看到别人好的方面,于是我问:“那么他有没有画的好的地方呢?”幼儿回答:“有,他的名字写得好。”“他的格子布画得还可以。”正确的引导终于起到了效果,于是,我继续引导道“学到别人的长处自己很高兴,而对方也会因为你的赏识而快乐。”。  
        其次,我们还经常给孩子们欣赏名画家的作品为途径,扩大孩子的视野。如:感受俆悲鸿画家《马》的朝气蓬勃;齐白石老爷爷《虾》的悠闲,灵巧;还有《蒙娜丽莎》微笑的魅力以及《向日葵》不拘一格的内涵。孩子们不仅发现了美术作品形式的美妙变幻,更领悟到其内容的丰富多彩。通过欣赏活动,孩子们懂得了只要是有想法的画就是好画,他们交流着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均有很大提高。在他们的影响下,爸爸妈妈们也懂得了如何欣赏孩子们的作品。  
        (二)以童趣和独特想法为标准  
        传统的美术作品评价,主要是看幼儿画得像不象,像就是好作品,不像就是差作品。而我们觉得,幼儿作品的好坏关键是看它有没有童趣和想法,是否表现出了幼儿的心理世界,是否有大胆的求异精神等等,我们不应以成人的思维模式来衡量幼儿作品的好坏,只有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幼儿创造性活动的热情。  
        (三)以想象创造为最终目的  
        山水画家刘牧把写生主要概括为三个阶段:写生是观察——写生状态——走出写生状态。他说:写生的高级状态是将自然山川转换为笔墨语言,这笔墨是对自然形象观察思考后生发的笔墨。所谓走出写生状态就是走出对景写生状态,一是从形象上走出对景状态,如采用“拼合”、“延展”、“鸟瞰”等方式,二是从语言上走出前人状态,创建新的造型、笔墨语言、笔墨形象组合。刘牧认为,走出写生状态,才能创造新的笔墨语言。借此,笔者也进行了尝试,在每次写生完,评价后,让孩子离开写生对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形象。由于孩子的个性、经验各不相同,所想象后的效果更是奇特有趣,如在写生《各种各样的瓶子》过后,笔者又借助VCD播放,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了陶瓷制品的加工过程,叔叔阿姨们的劳动场景深深地印在他们脑海里。然后,让小朋友进行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有的孩子想到了企鹅瓶子,有的孩子想到葫芦瓶、月亮瓶、汽车瓶,还有的孩子认为瓶子也应象人一样有五官、头发、手臂和脚等,这样又想到瓶子先生和瓶子小姐……我们真实地感觉到每次的活动都充分锻炼了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  
        总之,幼儿的可塑性强,善于模仿。写生时没有模仿的对象,必须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教师没有固定的模式让幼儿模仿。所以,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和想象力。写生活动中,幼儿成为学习的主控者,在师生彼此尊重以及自由的气氛里,自主选择学习对象,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大胆地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让自己的思维悠游驰骋于创造与想象的世界之中。通过美术写生,我们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求异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并开拓了孩子的视野,使幼儿绘画活动成为他们快乐的生活体验。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语言区游戏活动:棋子找朋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