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心理补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园陶艺教育论文
作者:宁波市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洪 艳
一、问题的提出
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日益关注,并把维护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提高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基本需要理论。维护儿童的心理健康实质就是满足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所谓儿童的基本需要,是指一个人心理健康、心理发展所必须满足的需要。一般认为,儿童的的基本需要包括:心理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得到尊重、鼓励和赞扬的需要等。满足儿童基本心理需要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儿童正处在心理不断成长、发展之中,他们的心理机能水平和自我调节、补偿的能力较低,如果上述基本心理需要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或者干扰,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潜能开发、社会适应和个性的发展。
在现在的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受传统教育思想模式的影响,还存在着重外在知识的灌输和社会规范的强化,轻视、压抑幼儿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成长过程的现象。例如,有的幼儿缺少自尊和成功的心理体验,造成自卑、退缩;有的幼儿被家庭溺爱的方式剥夺了对周围事物的尝试、体验的权利,从而缺乏独立性、个性、适应性较差。而儿童只有在其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在人格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而泥土和孩子似乎有着不解之缘。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在玩泥中能得到无尽的快乐。对孩子来说,陶艺就是玩泥。由于泥的可塑性很强,用泥作材料,能为孩子的自由表现、自由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孩子们能随心所欲、随形制作。孩子每一次随意的捏玩都会有一个成果,从而“人人有作品,个个能成功”,能在愉快、随意的制作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自我实现、体验成功。而这对于一些心理需要缺失的孩子来说,是他们展现自我、补偿心理需要的良好方式。因此,我们开展在陶艺活动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心理补偿教育研究,针对现代幼儿存在的某些基本心理需要缺失的状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补偿,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研究对象和时间
研究对象:中大班混合自由报名参加陶艺兴趣小组的幼儿20名
研究时间:2005年9月——2006年12月
三、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我喜欢——创设优美、宽松的陶艺环境,补偿孩子的情感需要
幼儿在情感上有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有的孩子缺少这种情感的体验,常常对周围的环境感到紧张,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退缩。因此注重补偿幼儿的情感需要,首先是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经常向他们表达关心和爱。
因此,我们选择制作陶艺的位置是开放、自由的。我们为孩子们设计布置的是一个舒适、优雅、充满稚气和灵性的陶艺天地,我们用纯木制材料做桌椅和展示架,将它们安放在宽敞的走廊边,孩子们一踏上二楼就能迎面感受到它自然纯朴的美,吸引孩子们走过去摸一摸、看一看。在展示架上我们收集、摆放了生活中各种漂亮的、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我们特意向区劳技中心陶艺室收集来的一些小学生制作的稚气但充满灵性的陶艺作品,让孩子一走进陶艺室就能被其中蕴涵的灵性所触动,让他感觉这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它蕴涵奇特和妙想。
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对泥土的感知甚少,望着黑乎乎的泥巴他们会说:“什么东西呀,一定很脏,是粪便吧……”。可是,他们怎么会知道就是这些黑乎乎的不起眼的东西却孕育了我们大自然的生命,它是伟大的却又是非常渺小的。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泥土的奥妙和伟大。在活动前期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了解泥巴的意韵。我们让孩子欣赏生活中的各种陶瓷艺术品,让他们了解这些都是泥土做的。并让小朋友观看了捏泥、拉坯等制陶的录象,让小朋友认识各种陶土,了解各种制作工具的的使用方法。这些让孩子直观地了解了不起眼的泥土在人们手中的变化和创造。在这样真实、感性的氛围熏陶下,孩子们的制作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
当然为孩子创设自由、开放的心理环境是开展陶艺活动的前提。在陶艺室内,陶泥、工具可以随意取用,座位可以随意组合、自由结伴,活动中还经常伴随放一些优美的音乐,让孩子放松想象、愉快发挥,尽情随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创意。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独立制作,再加上“你真棒!”“你做的真漂亮!”等正面语言刺激,孩子们在情感上感受到了安全和宽松,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起来了。
(二) 我能行——让孩子在玩中学,补偿孩子的体验需要
获得各种新的体验是幼儿的基本需要,这是促进个体智力、适应能力、兴趣、情感发展的源泉,有的幼儿智力、兴趣、情感、适应性发展迟缓,实际上是缺乏各种心灵体验。补偿幼儿的体验需要就是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和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尝试,在玩中学习,并积累丰富的心理体验,从而使幼儿获得精神发展的动力和营养。
在指导陶艺制作过程中,我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一系列简单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如:泥球成形、泥条盘筑、泥板成形、手捏成形等等。但在学习过程中我没有过分去强调和要求这些制作技法,而是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到是在玩泥巴,是在和泥巴交朋友、做游戏,这些方法和技能只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其次,我注重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作制作的素材。动物类,如:乌龟、鱼、恐龙、小熊、刺猬等;生活用品类,如:杯子、小碗、瓶子、罐子等;植物类,如:蘑菇、葡萄、仙人掌、大树等,这些孩子们都非常熟悉。因为有生活经验、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能在尝试和努力后获得成功,所以,在捏玩泥巴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感觉是在游戏,他们的情感表现也就会在这种游戏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流露、表达出来:我喜欢大乌龟我把身体捏得大点,我爱小熊一家我就要捏熊爸爸、熊妈妈和小熊……。
因为泥土的可塑性很强,所以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进行制作。而且不同表达方式的孩子、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能制作出不同的成果完成作品,能做到“人人有作品,人人能成功”。每次完成一件作品,孩子们都会开心的说:“看,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陶醉在自我欣赏、自我满足之中,脸上展现出的是满意和欣喜,体验到了尝试和探索、创造的快乐。
(三) 我成功——正确审美、积极评价,补偿孩子的自尊需要
自尊是幼儿的基本需要,也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容。有的幼儿消极、退缩,最终都反映在自尊感的缺失上,他们很少或从未体验自尊和成功,因此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补偿幼儿的自尊需要,首先是要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情感,并创造各种让他们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机会,从中发现他们的价值,及时加以鼓励和重视,让他们体验自尊和成功。
陶艺是一种展现个性的活动,孩子可以“随形”、“随时”、“随地”地自由发挥。如果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过多地去帮助和限制孩子,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是会让我们大呼惊叹的。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不要模仿老师、不需要和老师的范例一模一样,只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最好的。其次,我们还引导孩子去发现不完美作品中所蕴涵的意外和美感。比如:刻意安排一些夸张或者有些地方制作失误的作品让幼儿欣赏,让幼儿发现正是这种歪扭和夸张让人产生了不同的趣味,使人有意外的收获。而正是这充满趣味的笑感的不完美的作品带给了人们独特的审美情趣,从而告诉幼儿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当然,在注重孩子们的随意创作同时我们也注重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孩子大胆突破。首先,在相同物体的创造中,我们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在泥条盘筑瓶子时,可以直接用搓成的泥条盘筑;也可以将泥条拧成螺丝状或螺旋状盘筑;可以盘成不同形状、大小的瓶子,如:方形、圆形、三角形、上大下小、下方上圆;也可以装上不同的环、柄等等。其次,在主题内容的制作中,也引导孩子自由畅想。如:在《海底世界》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制作鱼、海星、海马、海龟,还可以制作海草、海带,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最后,我们还引导孩子想象创作,如:在“未来的汽车”主题中,孩子们设计出了长翅膀会飞的汽车、太阳能汽车、潜水艇汽车、房子汽车等等。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是不能简单地以技巧去衡量优劣,也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好坏的。因此,我们总是给孩子以肯定,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粗人粗做——有“朴实无华、大大咧咧”的风格,细人细做——有“精巧玲珑、文雅稚气”的风格。每一次当孩子们创作完作品后,我总是喜欢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架上,有时还拍成照片挂在墙上,保存对他们的欣赏。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时,脸上总是会抑制不住地露出笑容和喜悦。可见孩子们的内心是高兴和满足的,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我真棒”,我是成功的。这种体验让孩子们增加了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补偿了他们的自尊需要。
(四) 我真棒——展示作品,注重交流,补偿孩子的交往需要
幼儿有交往的需要,他们希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并归属于一定的群体。交往是幼儿进一步满足归属、爱、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等需要的重要手段。有的幼儿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或交往不足,常常是由于害羞、自卑、不自信、怕得不到别人的承认,从而选择退缩。对幼儿进行交往需要的补偿就是创造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拓宽其交往的内容、范围,让幼儿在交往中感受到被别人接纳,被别人喜欢,感受到交往的成功与快乐。
每次完成作品后,我们都会开一个小小的作品发布会,让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提供孩子交流的机会。有时,我会让同伴们之间相互评价,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孩子们的审美也很独特。在一次花瓶的制作中,有的说:“我喜欢这个瓶子瓶口有两只环,特别漂亮!”有的说:“这一个个螺丝形状盘成的花瓶,很漂亮!”还有的说:“我喜欢这个瓶子上的花纹,很漂亮!”被点到作品的主人被同伴表扬后总是自豪的说:“这个是我做的!”有时,我会让孩子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如:在一次制作乌龟后,有的说“我这只乌龟正在和兔子赛跑。”有的说:“我这只乌龟怕难为情,头缩到壳里了。”还有的说:“我的乌龟在倒着晒太阳。”在得到大家的掌声后,孩子们都特别地高兴。这种交流自然又亲切,孩子们感受到了同伴、老师的认可,不再害羞,能大胆地与人交流了。特别是一些怕羞、内向的孩子在得到肯定后会大方、开朗许多,他会开始喜欢与人交流自己的作品。
我们班有一个叫柳淇的孩子,平时不太愿意表现自己。他最喜欢的是恐龙。有一次我们制作恐龙,他制作的恐龙很漂亮,我请他介绍,他不好意思说。我说:“你做的是剑龙吧,身上长满了刺,头抬着好象在找食物。”他点点头,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他开心的笑了。在后来的几次制作课中,我们开始做别的东西了,可他还是沉浸在自己对恐龙的热情中,每次还是做恐龙,不愿意做别的东西。我没有制止他,而是允许他和别人不一样,鼓励他做出不同的恐龙,他做的一次比一次好,而且开始很主动地介绍:“这是霸王龙,很凶的。”“这是翼龙,有翅膀会飞。”“这是三角龙,头上有三个角。”我每次都把他的恐龙展示在最显眼的地方,还请他向小朋友介绍有关恐龙的知识。在同伴们赞许的眼神中,柳淇体验到了交往的快乐。在对恐龙的热情过了之后,我们又引导他和大家一起制作,这以后的每一次的创作中他都积极起来了。渐渐的,在班里他的话也多了起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了。
四、研究体会与思考
开展陶艺教学活动一年多以来,孩子们的进步不仅表现在陶艺活动中能大胆、独立制作,更多体现的是能自信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映射到日常生活中孩子们能在各项活动中情绪愉快、活动积极,能主动发言、大胆表现自己,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显得自信、乐观。特别是一些平时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现的孩子进步更大,在集体面前愿意发言、表现自己,显得逐渐自信起来。可见,用不起眼的、但蕴涵丰富底蕴的泥巴开展陶艺活动来补偿孩子的心理需要是非常有效的。
1、成功的体验是对幼儿进行心理补偿教育的基础
在孩子的心理需要中,自尊的体验是核心,有的幼儿消极、退缩,最终都反映在自尊感的缺失上,一个经常感受成功、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才会积极地面对一切。在陶艺活动中,我没有过分去强调和要求制作技法,而是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到是在玩泥巴,是在和泥巴交朋友、做游戏,孩子可以自由地创作,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在陶艺制作中,泥的可塑性强,孩子的身心完全融入了无限创意的欢乐境界中,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创作,这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提供了极大的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件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都有存在的价值,“人人有作品,人人能成功”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创作和成功的喜悦,这些成功的体验让孩子获得了自我满足和自我肯定。
2、积极的评价是对幼儿进行心理补偿教育的关键
孩子有得到鼓励和肯定的需要,他们希望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情感得到别人的理解,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对幼儿良好的心理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就是他律性。年龄越小的孩子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特别是在幼儿心目中有威信的成人或小同伴,他们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孩子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积极的评价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幼儿完成作品后,得到的是老师的鼓励肯定、同伴的关注赞赏。这些都能让孩子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满足了心理需要。
3、对孩子进行心理补偿教育要有针对性
每个孩子的心理需要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要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孩子的实际需要补其所缺。在陶艺活动中,对于学习兴趣缺乏的孩子,我们重点指导他去发现、去尝试,感受创作的乐趣。对于自卑的孩子,重点引导他感受成功、找到自信。对于内向的孩子,重点引导他大胆交流,表现自己。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要,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参考文献:
贾方舟《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中的现代陶艺》 《美术文献》2001年总第22辑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修订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版
高亚兵主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006年12月
手工材料
关键词:陶艺
- 在陶艺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2013/02/01
- 谈幼儿园陶艺教材的选择 2013/07/16
- 陶艺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浅析 2012/04/21
- 陶艺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 201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