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走进经典"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课题中期评估研究报告
来源: 06abc.com 作者: susan 感谢 susan 上传 有0人参与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是我园承担的无锡市“十一五”教改立项课题,是在我园无锡市“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幼儿中国文化导读与幼儿发展的实践研究》结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十五”课题的延伸和发展。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轻松愉快地朗读我国古文经典,从熟读到熟记,一部部地朗读、背诵古典诗文;合理地将我国古今的经典故事、名画、音乐、名剧的欣赏教学穿插进幼儿的学习活动,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孩子接受经典的熏陶,开发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幼儿园实际的经典特色课程。我们以“多通道地引导孩子接受经典的熏陶”为课题研究理念,通过经典诵读组织策略和导读策略的研究,探索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促进孩子发展,引领孩子走进经典、了解经典、自然接受经典文化的陶冶,构建特色课程。
一、对课题的认识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课题自2006年9月开始实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课题研究的名称有所变动,研究的内容有所调整,研究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增加。刚开始课题名称为《幼儿园中国经典文化导读的实践研究》,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幼儿园适合进行实在的研究,于是改原来“中国经典文化导读”为小切口、更利操作的“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活动研究的定位使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经典”由古文古诗拓展为我国古今经典故事、名剧、名画、名曲、礼仪、经典人物以及民间艺术文化。“诵读”从单一的读、念衍化为轻松愉快的赏、读、念、唱、吟、诵教学,诵读活动穿插进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
该课题是全园教师参与全园铺开的行动实践研究。研究两年多来,既在日常诵读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也在经典诵读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经典诵读工程是根的工程,是塑造心的工程
孔孟之道,博大精深,老庄哲理,智慧超人,这些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但近代中国遭逢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崇拜西方教育,将西方教育思想、方法全盘照抄;有的人还唯此是尚,而对自家文化却弃如敝履,鲜有闻问。我们重视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文化,但又怎么能抛弃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呢?很多学者专家对过去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教育进行了反思,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二十世纪社会动荡浩劫和一些错位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任何一个文化系统曾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离不开中国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若我们能更好、更深地了解、学习中国文化之经典,就能扬弃地继承祖先的文化遗产,就能珍惜、维护、更新我们文化的精粹,也一定能有信心与能力吸收、消融西方文化智慧。因此,我们倡导经典诵读工程,希翼“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真正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经典文化意境优美、文字精巧、韵味独特、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幼儿好奇好学,诵读是他们的强项,只要引导得当,是非常轻松愉快的。我们开展诵读活动,是在帮助孩子做一种文化的积淀,我们现在引导孩子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定会慢慢感悟,孩子会背的古文、了解的经典相关知识是直接的、外显的,而孩子的个性萌芽、接受的文化熏陶则是隐性的、不被人察觉的,如果他们能长此以往地诵读经典,这些烙在潜意识里的经典精髓定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闪光、发热、壮大,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欠缺的问题,中国古老的经典故事、诗歌、戏剧作品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礼仪、诚信、关爱、坚持等教育因素,古老的经典在现代教育中尤其能发挥它独有的精神教育功能。读中国经典,当有助于开拓一个人的心胸志趣,培养一个人敦厚好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孩子学经典,是在纯净、空阔的心灵中奠定灿烂的中华文明。
引导孩子诵读经典,可以促进孩子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幼儿民族意识与情感的激发,有助于幼儿对文化精神的把握和自身完满人格的塑造,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引导孩子从小接触经典,是帮助孩子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根基的社会人的需要。我们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文化人,成为高品位的文化人,因为这样的中国人,能传承和发展祖国的优秀文化,走出去能立足,能更好地站在世界文化之林,因此经典诵读工程是根的工程,是塑造心的工程。我们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来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让新一代中国人豪迈地立足在世界文化之林。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包含日常的读古诗古文和集体的经典欣赏教学活动。不论是日常渗透式的读经典还是课堂集中式的经典教学都是孩子在园生活的一个片段,都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只不过读的听的看的学的是我国的经典,因此经典诵读研究既是教师课题研究任务也是教育教学研究内容,是贴近教师教学更利于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
因为教育对象是稚嫩的孩子,呈现给孩子的是传统的经典文化,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孩子的特点,把握经典诵读活动的特点,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以下认识:
本土性: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选择我国古文经典和古今的经典故事、名画、音乐、名剧等本国本土特色的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的内容,切合孩子成长的需要。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接触的是经典,经典诵读活动潜移默化地给孩子适宜的本土文化的熏陶。
感悟性: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是在孩子记忆力最佳的时候引导孩子大量欣赏、接触我国优秀文化,帮助孩子做好文化的积淀,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历程中去感悟去体会。经典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是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揣摩和感悟实现的,而不是教师告诉的和教给的,我们要把握说理教育的巧和度。
渗透性:经典富含精神培育、人格建构的作用,激发孩子对经典文化的兴趣,促进孩子精神成长是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经典的精神教育和情感激发不是直接的、外显的,而是渗透在诵读的过程中,渗透在孩子成长历程中,孩子的年龄特点也要求经典诵读活动是快乐的自然的,渗透在孩子的游戏中生活中。
时代性: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不是守旧的,而是创新的,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感知,而是文化的感知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对经典文化的“扬弃”。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既要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呈现给孩子,又要面向世界,与时俱进,及时吸纳世界先进的文化,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科学性:幼儿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具有丰富个性、不断发展的主体,教育要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发展为本。我们在设计、组织经典诵读活动时都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讲究组织方法和指导策略,使幼儿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理念
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从而让孩子走进经典?如何有效干预,充分发挥经典对孩子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师在经典和孩子中间起着桥梁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经典诵读活动时遵循以下理念: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坚持诵读先有朦胧的整体印象,才能感受经典的深厚底蕴,才能促进慢慢的精思博会。诵读、记忆是孩子的强项,“直面经典,不求甚解”是孩子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要求。经典诵读是文化的积淀,是积蓄力量等待种子萌发的过程,集腋成裘,有了深厚的底蕴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历程中一定会有所悟有所得。
“扬弃选材”:我国的文化艺术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有些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科学地选取经典教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将古老的文化传播应用。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舍去不适合孩子的教材,对比较枯燥抽象的教材作适当的改编。在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我们会及时、合理地增添西方文化经典的内容,让孩子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多通道地学经典”:虽说经典诵读只要求孩子不求甚解、直面经典,是发展记忆力的同时让孩子背诵经典,做一种争胜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但我们不否认背经典相比较而言比较枯燥,经典的某些内容与孩子的生活也有距离,因此我们将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多通道地让孩子接触经典。生动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图画、有趣的操作、快乐的游戏是孩子所喜爱的,也是引导孩子接触经典的手段与途径。
“快乐游戏习经典”: 老师胸中有经典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经典合理有效地呈现给孩子?老师怎样“导”能让孩子喜欢经典?经典诵读活动让老师面临前所未有的的巨大挑战。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诵读活动就要在形式和方法上多下工夫,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并接受经典熏陶。我们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着手,选择符合幼儿天性的游戏活动形式,让诵读活动植根于幼儿生活又回归幼儿生活,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投入参与到活动中,在老师精心营造的快乐生动的机会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二、课题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
⑴收集有关资料,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理论学习。
刚开始实验,我们也曾迷茫、也曾困惑:一方面周围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接受经典诵读;另一方面我园教师经典基础太差,又缺乏及时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为此我园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一方面组织一些文化诵读的专家、学者、教师来校讲座;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自强国学功底”的要求,加强园本培训,有计划地逐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幼儿园网站的教育科研专栏中提供课题研究理论学习资料,有经典专业知识,也有课题研究指导文章;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课题专题讲座;在分散自学的基础上,以读书交流、信息交流、研究课题评议、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每次研讨会前都将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各位教师,大家搜集相关资料,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交流、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灵感和火花,让教师从惧怕课题研究向胜任课题研究一步步迈进。这一阶段的准备我园确立了研究方向与内容,也让教师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参加课题研究的自信心和动力。
⑵课题方案报科研主管部门审批,请专家论证。
作为科研负责人我一方面加强学习,增强科研基础,另一方面及时总结经验,虚心向专家、行家请教,制定课题方案。2006年10月我们向市教研室递交了“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的课题评审方案,该课题于2006年12月批准为无锡市“十一五”教改立项课题。
2、实施阶段(2007年9月--2009年9月)
⑴确定子课题研究重点,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⑵积累过程研究资料,建立“经典诵读”资料库。
⑶开展诵读活动,完善已有的“经典诵读”目标、内容体系。
⑷重点进行经典欣赏教学活动研究,将经典欣赏教学有机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
我们选择优秀的经典故事、名画、礼仪、名家介绍、以及古诗设计成画片的方式布置在幼儿园的楼梯走廊,努力创设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我们全面铺开课题研究,保留了原有的“快乐诵读”也就是日常的读古文活动,又增加了经典欣赏教学活动,将经典故事、名剧、名画、名曲纳入了经典诵读的范畴,树立了“多通道地引导孩子接受经典的熏陶”的理念。教师们大胆实践,选择并合理改编经典欣赏内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经典课研讨,不断积累优秀的教学活动,踏实的工作使我园的课题研究跨出了一大步。
07年5月本课题开题论证,市教科室专家和姐妹园园长组成的课题论证小组对我园无锡市“十一五”教改科研立项课题《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进行了质疑、研讨。我园石云和徐惠娟老师分别公开了大班的黄梅调唱古诗《春晓》和中班的民间童谣《老鼠娶媳妇》两个教学活动。用优美的黄梅调来唱经典古诗是一种尝试、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优美的戏曲旋律中孩子的表现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民间童谣的学习与生动有趣的游戏、表演相融,深深地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还久久不愿离开。这一阶段我们开设了“课题研究资料库”,积累了许多资料:教师研究论文、教案,幼儿诵读情况记载,诵读特色生成活动计划,园本培训资料,课题研究过程资料,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中期汇报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我们要抓住课题研究中期评估的机会,认真总结前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成果,梳理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研讨后一阶段主要研究问题及预期成果,求得专家的指导,梳理研究中的困惑与矛盾,把握课题方向,调整研究方案。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目标、内容、教材的开发研究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包含古文诵读与经典欣赏教学两方面,06年我们成立了两个子课题组:
课题名称 |
课题级别 |
负责人 |
参加人员 |
阶段成果 |
幼儿园中国古文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 |
园级
子课题 |
陆雅婷 |
刘 萍
石 云
陈炜英 |
古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目标体系
经典诵读现场展示会
《古文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论文
《古文经典诵读活动方式方法研究》论文 |
幼儿园经典特色学习活动的研究 |
园级
子课题 |
徐惠娟 |
沈 敏
陈 英
石红芳 |
经典特色学习活动公开课
《经典特色学习活动与幼儿发展》论文
“经典特色学习活动”案例 |
这一年中我们逐步完善古文诵读的三个层级目标和诵读内容,教师撰写了多篇经验论文,用生动的例子和亲身的体会证实经典诵读实实在在地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班别 |
诵 读 培 养 目 标 |
诵读教材参考 |
小
班 |
1、学会安静地听老师、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2、在鼓励下愿意在集体面前背诵古文
3、乐意参加诵读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大胆地跟读经典内容,发准字音。
4、喜欢欣赏哥哥姐姐的表演,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内容。
5、喜欢跟着老师朗读古文,声音响亮。
6、学习做小老师,大胆地领读。
7、朗读古诗。对朗读古诗有兴趣,能独立背诵。
8、在鼓励下能坚持诵读古文(在家中、幼儿园里)。 |
《三字经》
《弟子规》
《百家姓》
五言律诗 |
中
班 |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听老师、同伴说话,不打断别人的话。
2、能单独在集体面前背诵古文
3、大胆参加游戏,在游戏中认真诵读,发准字音。
4、能专心欣赏诵读表演,能说出主要内容,并大胆模仿。
5、喜欢朗读古文,能注意和同伴协调有节奏地朗读。
6、学习做小老师、小指挥,会手口一致地指读。
7、背诵古诗。对理解古诗内容有兴趣,感受古诗 音韵美。
8、能在家中复习所学内容。 |
《千字文》
《笠翁对韵》
《增广贤文》
七言律诗 |
大
班 |
1、能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
2、在大方、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背诵古文
3、积极参加诵读游戏活动,并能与同伴合作大胆组织诵读游戏。
4、能仔细欣赏诵读表演,有兴趣学习表演内容与方法。
5、能独立、自信地背诵古文,注意音量、节奏、表情的变化。
6、主动、自信地领读、指读,对认读简单的汉字感兴趣。
7、能注意根据古诗的节律、内容有感情地背诵,能领会古诗的主要涵义。
8、坚持诵读古文,养成习惯。 |
《大学》
《老子》
《论语》
唐诗、宋词 |
07年我们将经典欣赏教学活动作为研究重点,班级研究子课题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四位教师成功申报了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 |
课题级别 |
负责人 |
参加人员 |
阶段成果 |
幼儿园中国古文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 |
园级
子课题 |
陆雅婷 |
子课题组教师 |
完善经典诵读活动教材体系、培养目标体系
经典诵读现场展示会
《古文经典诵读活动方式方法研究》论文 |
幼儿园经典特色学习活动的研究 |
园级
子课题 |
徐惠娟 |
子课题组教师 |
导读特色学习活动公开课
“经典导读特色学习活动研究”案例 |
经典故事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研究 |
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 |
刘晓荔 |
孔国娟 |
经典故事教学上公开课
《经典故事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体会》论文
“经典故事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案例 |
大班经典戏曲欣赏教学活动的研究 |
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 |
沈丽萍 |
石宏丽 |
经典戏曲欣赏教学公开活动
《经典戏曲欣赏教学活动的体会》论文
“大班经典戏曲欣赏教学”案例 |
诵读古文经典《千字文》的研究 |
市教师专项课题 |
石红芳 |
黄晓芬 |
诵读《弟子规》现场展示会
“幼儿诵读兴趣的培养”论文 |
诵读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研究 |
市教师专项课题 |
陈 英 |
徐惠娟 |
“经典诵读活动促进幼儿自信心提高”论文
“我会读”经典诵读表演 |
戏曲启蒙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 |
班级
子课题 |
石云 |
陈丽媛 |
大班戏曲欣赏教学公开活动
《大班戏曲启蒙教育体会》论文
大班戏曲教学活动设计 |
古诗诵读的研究 |
班级
子课题 |
邵 珺 |
陈炜英 |
古诗诵读教材(中班)
古诗教学公开活动
《古诗诵读促进孩子发展》论文 |
开展民间剪纸艺术教学的研究 |
班级子课题 |
吴丽霞 |
陆惠珍 |
剪纸艺术教学公开活动
《开展剪纸艺术教学的体会》论文
剪纸艺术教学活动设计 |
这一年我们多次开展了经典特色教学观摩研讨,教学研讨不仅锻炼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积累了许多比较成熟的经典课,我们归纳整理了经典诵读论文集和教案集。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成文了经典特色教学的目标、内容体系:
领 域 |
上学期 |
下学期 | ||
语
言
领
域 |
小班目标 |
1、喜欢听经典故事,对经典故事感兴趣,知道经典故事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一种文学作品。
2、初步理解经典故事中的情节内容和故事背景,能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3、对古诗感兴趣,乐意学习五言古诗。
4、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 ||
中班目标 |
1、能主动积极地参加经典特色学习活动,初步感知经典故事与童话故事的区别。
2、能初步理解经典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感受故事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3、接触七言古诗,对古诗感兴趣,初步理解古诗所蕴涵的意境。
4、感受经典童谣的明快、诙谐,体验学经的乐趣。 | |||
大班目标 |
1、乐意欣赏、接触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经典文学作品,在活动中积累经典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
2、在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人物、情节或背景的基础上,学习理解经典作品。
3、对古诗感兴趣,能积极学认常见的汉字,进一步了解汉字认读的规律。
4、知道中国古典文化灿烂辉煌,有继续学习的愿望。 | |||
小班内容 |
经典故事《文彦博树洞取球》、《孔融让梨》
古诗《元日》、《夜宿山寺》 |
经典故事《王祥卧冰》、《闻鸡起舞》、《司马光砸缸》
古诗《咏鹅》、《春晓》、《锄禾》、《宿新市徐公店》、《池上》、《墨梅》 | ||
中班内容 |
古诗《过零丁洋》、《山行》、《秋兴八首》、《江雪》
经典故事《仲尼师项橐》 |
古诗《咏柳》《江南》《夏意》
童谣《老鼠娶媳妇》
经典故事《数星星的孩子》 | ||
大班内容 |
经典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数星星的孩子》、《曹冲称象》、《八仙过海》、《囊萤映雪》、《十二生肖》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欣赏《木兰诗》
古诗《示儿》、《望天门山》、《梅》 |
经典故事《孟母三迁教子》、《孺子可教》
古诗《游子吟》、《春日》、《一望二三里》、《小池》、《明日歌》
名著欣赏《西游记》 | ||
艺
术
领
域 |
小班目标 |
1、能感受性质鲜明、结构短小的乐曲的形象、内容、情感,并能在感受过程中产生较积极的外部反应,进一步了解摇篮曲、舞曲音乐的特点。
2、能按照音乐的节奏做上肢或下肢的简单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乐趣。
3、学习欣赏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经典美术作品,愿意参加美术欣赏活动,对美的物象有所反映。
4、知道经典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 | ||
中班目标 |
1、在有对比的情况下,能分辨差别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特征,知道什么是音乐结构中的重复。初步学习感受乐曲的性质。
2、尝试接触经典戏曲,对戏曲感兴趣。能在一定时间内比较集中地倾听、观赏音乐、戏剧作品。
3、学习欣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的经典美术作品、节日装饰等,能从形式美的角度进行评价。
4、能从经典美术作品中发现所体现出的季节特征。,初步学习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 | |||
大班目标 |
1、进一步掌握音乐的结构,能分辨乐段、乐句中明显的重复和变化关系。喜欢并能较自信地使用不同艺术手段来表达欣赏作品后的感受。
2、能从经典乐曲的性质和情感变化中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3、进一步欣赏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和内容美,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初步学习正确评价美。
4、初步理解经典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 |||
小班内容 |
欣赏“经典导读节目表演”
名曲欣赏《摇篮曲》、《郊游》、《欢乐歌》
欣赏:水墨画“水果”、 “墨荷图”、《八骏图》、《年年有鱼》
民间游戏“卖糖粥” |
名曲欣赏《幸福拍手歌》、《杨柳青》、《娃哈哈》
名画欣赏《纺车图》、《出水芙蓉图》 | ||
中班内容 |
名曲欣赏《光明行》、《花好月圆》、《喜相逢》
名剧欣赏《武松打虎》、“黄梅戏”
名画欣赏《秋兴八景图》
年画《男十忙、女十忙》 |
经典名曲欣赏《金蛇狂舞》《春江花月夜》《渔歌》《空山鸟语》
名剧欣赏《宝莲灯》
名画欣赏《人物故事图》《南枝春早图》“京剧脸谱” | ||
大班内容 |
名曲欣赏《花木兰》、《丰收锣鼓》、《北风吹,扎红头绳》
名画欣赏《松鹤延年图》、《虾》 |
经典音乐欣赏《杀鸡宰鸭》、《渔舟唱晚》
名画欣赏《清明上河图》
我们来演《西游记》 | ||
社
会
领
域 |
小班目标 |
1、 道要尊敬长辈,不提无理要求,不无缘无故发脾气。
2、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能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不把幼儿园的图书、玩具带回家。
4、初步了解春节的由来和一些主要的风俗习惯。 | ||
中班目标 |
1、 经典人物有初步的了解,产生仰慕经典人物的情感。
2、 进一步了解并关心周围的同伴及成人,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3、 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敢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 | |||
大班目标 |
1、了解家乡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愿意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讥笑他人的缺点,敢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4、进一步学习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敢于承认错误,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 |||
小班内容 |
礼仪“父母呼来应勿缓”、“出必禀告返必面”、“出门衣冠要整洁”、“坐不掀椅凳后方”、“物虽小,勿私藏”
民间故事《春节的传说》 |
礼仪“父母教责须敬承”、“尊长呼我当疾趋” | ||
中班内容 |
经典故事《扇枕温衾》、《少年孔子》
经典人物介绍“刘天华”、“孔子”
礼仪“错恶之过贵能改” |
经典人物介绍“张衡”
礼仪“饮食适量勿拣择” | ||
大班内容 |
礼仪“莫说人长短隐私”、“墨正字敬心端正”、“读书须心眼口到” |
经典人物介绍“徐霞客”
经典故事《季札挂剑》
礼仪“早起运动夜勤读” | ||
08年在以往经典故事、戏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经典名画欣赏教学的研究》、《幼儿园本土化教育中民风民俗的选择和利用》和民谣、民乐的欣赏教学等子课题。将子课题组由原来的读经典和经典特色教学两大组调整为经典特色课程下的语言、艺术和社会领域三大块,课题组由三位年级组长负责,教师人人参与子课题研究,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兼顾组内成员年龄班衔接。三年一个周期,教师分别负责某个年龄班经典教学的教材开发、教学设计以及其他两个年龄班的经典教学验证、完善工作。这样任务明确,有效激发了老师们责任性、主动性。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已有的经典欣赏教学体系,探索经典欣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操作实施研究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出发,通过日常读经典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和主题活动等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读古文渗透在孩子一日活动中,饭前十分钟、放学前十分钟以及活动等待环节等比较零碎的时间都可以组织孩子读古文经典。古文诵读重在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策略等的研究,小班研究重点在于激发幼儿诵读兴趣,在不求甚解、不求识字的前提下,通过欣赏、倾听、跟读、朗读、熟读古诗文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延长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中班研究重点是引导幼儿跟读、朗读、指读、熟读、背诵,鼓励孩子当众表现,挖掘幼儿记忆潜能,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性格,增强孩子自信心;大班研究定位在扩大幼儿阅读范围,在整体输入、整体认读中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增强孩子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组织古文诵读时遵循“直面经典、不求甚解”的诵读原则以及“全体参与、快乐诵读”的组织原则,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诵读活动中发展能力,自然接受经典的熏陶。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和习形影相依,不可分割。先学后习,边学边习,学而不厌,学而时习。我们在实践中设计、总结了许多实用、简单的游戏,将经典诵读与游戏相融,如:①跟读法。即老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老师常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幼儿争着领读,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强了。②对诵法。即老师念前面一句,幼儿念后面一句,依次对着念。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开始可以是老师和幼儿对诵,熟练以后可换成男女小朋友对诵、两个小组幼儿对诵、两个孩子对诵,这样一唱一和,很有趣味,实用性强。③默念法。就是光嘴动不发声地练习念古文。不仅保护孩子声带、纠正口型,还有效吸引孩子注意力。④接龙法。即让幼儿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组织幼儿复习时我们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接龙时,幼儿既要集中注意专心听同伴读,还要很快接上来,他们开心又紧张。接龙接得好不好需要一组的幼儿互相配合,因此大班的孩子尤其喜欢这种游戏。⑤学小古人法。学到古诗时,孩子爱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一本正经的样子令我们忍俊不禁,这样的方法能让幼儿在熟记内容的同时体会古文抑扬顿挫的韵味,想象经典中悠远恬静的意境。⑥找字法。学习了一个新的内容,教师出示所教内容中的一个字,让幼儿找找哪儿有这个字。找到相应的字时,孩子们可高兴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⑦拼句法。就是将古文中的一句话、一首诗的每个字单独分开,打乱顺序,让幼儿看看、拼拼,拼成一句话、一首诗,并把它念出来,不会的鼓励幼儿自己去寻求答案,可以看书检查,也可以向同伴请教。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能主动与同伴交往,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⑧吟唱法。即有节奏地、抑扬顿挫地朗诵或演唱古典诗文。方法很多,诸如开火车、小指挥、丢字法、倒念法等。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孩子而言,游戏就是生活游戏就是学习。诵读活动就要在方法上多下工夫,让孩子在游戏中朗诵古文,接受经典的陶冶、熏陶。
在具体组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方法灵活注意诵读的生活性、趣味性、坚持性和一致性:a生活性。即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皆可以进行经典诵读。除了餐前、离园前的“读经典时间”,老师还能抓住一日活动中的等待、空闲时间引导孩子读经典。早上先来的孩子劳动好了就会拿出诵读材料,三五成群自发地指、认、念教材上的内容,户外活动集合时,老师领一句“天子重英豪”,小(3)班的孩子马上接上来“文章教尔曹”,并围到你身边念起“神童诗”来,自由活动时,孩子喜欢念拍手儿歌,但现在他们一边拍手一边念的都是《三字经》《千字文》。b趣味性。即经典诵读的组织方法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兴趣。小班的经典诵读力求与孩子的身体活动相结合,在跳跳、唱唱中读、背经典,《三字经》、《弟子规》有配套的VCD,孩子们非常喜欢模仿片子里的曲调、动作,乐此不疲。中班的孩子老师设计了许多的桌面操作材料,将文字与实物图、图形符号相匹配。大班的孩子他们对文字感兴趣,他们更乐衷于指读文字。具体组织时老师应充分孩子,及时调整方法,孩子喜欢读经典是我们开展诵读的宗旨。c坚持性。即经典诵读须做到持之以恒。坚持性包含了两个层面,其一是在园中教师引导孩子坚持每天诵读经典,形成习惯;其二是孩子在家中也坚持读经典。d一致性。即学校、家庭,教师、家长对孩子的诵读要求应取得一致。我们举办 “幼儿中国文化诵读”专题讲座;组织家长观看王财贵博士的演讲录像;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幼儿中国文化诵读”幼儿汇报表演等,解答家长的困惑,介绍诵读活动的意义,推荐成功的指导方法,经典诵读架起了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②诵读经典快乐为旨。幼儿园孩子的快乐是与具体的物质奖励、言语表扬相挂钩的,教师、家长的肯定和赞赏会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幼儿背诵经典,能背熟背完整当然好,会背其中一句一段也无妨,一句“你真棒”“你真聪明”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奖励;我们引导孩子在纵向上跟自己的过去比,比以前进步就是好的,要求家长将自己孩子比不上别人孩子的不满意心理藏在心中,看到孩子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我们让孩子分批、分层进行诵读表演,能力强的孩子单独背诵,能力弱的孩子几个人一起诵读,读完了,奖个五角星、小红花、贴纸等一些小物品,让胆大、胆小的孩子都能自告奋勇地参加诵读表演;孩子背到一半卡壳了,老师轻轻提醒几个字或自然地和着孩子的声音往下念,念完了不忘给孩子送上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的话或一个肯定爱抚的动作;班级设立了“经典诵读评比表”;有的家长将诵读内容打印成文,与孩子展开诵读比赛,孩子在我们营造的快乐、生动的机会、条件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经典欣赏教学指正规性的经典欣赏集体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孩子了解我国伟大人物、杰出贡献、民间艺术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并不是想培养酸叽叽的复古文人,而是想让孩子从小接受中国经典文化的熏陶,让经典无穷的涵义及早灌注在孩子的心灵中,让它在人生成长历程中渐渐酝酿、发酵、成熟。我园每周安排一至两次诵读欣赏集体教学活动,活动初步分为经典故事教学、名曲名剧名画欣赏、古诗童谣学习、节日民俗介绍、礼仪培养等几大块。
研究主要采用案例法,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经典本身特点选择,搜集、整理适合幼儿学习的经典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开发,设计成有趣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教师们在设计活动、寻求规律、探究反思中树立正确理念,总结得失,调整、完善教学活动。每学期我们都开展一次以上全园性的经典教学研讨,共同探讨活动组织途径、方法。活动中教师们精心设计、各施所长:有的组织孩子吟唱古诗;有的介绍“仲尼师项橐”经典故事;有的和孩子一起唱锡剧;还有引导孩子欣赏经典名画……这些形式、方法是我园教师的“创新之举”,每一次的磨课、研讨中,总能呈现一些比较成熟优秀的经典教学案例,及时充实到课题研究成果中。
开展经典欣赏教学要以幼儿为本,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
我们研究如何以孩子的需要、兴趣为基础,将经典文化以快乐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活动的愉悦。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是借助于形状、颜色、声音来认识世界的,而不是依靠语言交往所获得的知识来认识。因此幼儿园经典诵读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教学方法游戏化。我们营造浓浓的“经典诵读”氛围,充分利用园内楼梯、走廊、墙面、班级环境进行布置,介绍经典人物的生平、著作、贡献以及传诵至今的经典故事,提供诗配画、古代儿童常规礼仪图、古典绘画等作品引导幼儿欣赏;教师根据导读内容自制教玩具、操作材料;园内每天播放经典名曲、名剧,为孩子创设一个口之能读、耳之能听、目之能视皆是经典的环境。我们采用积极肯定、鼓励的态度对待幼儿的表现,积极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当众表演,获得成功体验。
其次要创新思考,思考诵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思考如何应对孩子差异性和个体性。
经典艺术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有些内容远离孩子现代的生活,要把它引入幼儿园的教学,必须得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将经典学习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多通道地让孩子接触、学习经典。当然这里的“学”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接触经典。如欣赏了大师的美术作品,老师引导孩子用玩色游戏来模仿大师的作品;可以用形象的图谱分解名曲的结构,用打击乐器配上节奏的方法来欣赏经典的音乐;又如由经典故事引出的知识点的学习,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经典古诗还能内化成孩子独有的故事财富。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反复推敲活动设计,精心开展诵读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好习惯,发展能力。
我们要面向全体孩子,要全面观察孩子,关注孩子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给与及时恰当的指导与帮助。能力强的孩子单独表演,回答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能力弱的孩子几个人一起表演,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那怕需要时让他重复同伴的回答,回答完了奖个五角星、小红花、贴纸等一些小物品。孩子讲着讲着卡壳了,老师轻轻提醒暗示,不忘给孩子送上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的话或一个肯定爱抚的动作,让孩子在我们营造的快乐、生动的机会、条件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同时我们要善于进行反思。经典诵读尚属摸索阶段,国内外多的是古文古诗的诵读研究,而经典课方面没有任何方法与经验参考,因此,我们仅认真组织经典活动是不够的,我们要及时观察、记载幼儿情况并勤于反思,反思如何教如何导,养成观察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研究,研究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好习惯。
经典主题活动是围绕某一中心主题展开的系列经典诵读活动,主题是教师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产生的,活动有些是教师预设,更多的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如大三班的“走进戏曲”主题活动:
主题的产生:中国戏曲是一个广阔的艺术海洋,在这个海洋里蕴涵着无尽的艺术珍宝。她是在华夏数千年丰饶文明沃土上生长开花结实的艺术奇葩,是世界艺术瑰宝皇冠上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炎黄子孙的巨大的凝聚力,但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因素的急剧变化发展,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戏曲这朵艺术宝窟中的奇葩,正逐步走向衰亡,那么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戏曲艺术是否就此该送进历史博物馆呢?
有人认为,传统戏曲是旧时代的产物,已经跟不上21世纪快节奏发展的需要;也有人认为学习戏曲是成年人的专利,不适合儿童。凡此种种,似乎都成了戏曲远离儿童的理由。幼儿虽然没有成年人那样的嗓音,也没有成年人那样的“腿脚”功夫,但他们对戏曲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却一点也不比成年人逊色。更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戏曲教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在孩子时代就养成对祖国传统戏曲亲切、熟悉的情感。戏曲其优美的旋律和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气息的品性,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爱憎分明的形象,委婉曲折清丽的戏曲唱腔,演员的台步招式,戏曲着装的民族意蕴,色彩丰富,构图独特的脸谱造型等都会让幼儿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很多戏曲都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对于陶冶幼儿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具有独特作用。作为龙的传人理应把它发扬光大,使之源远流长。
为此,我生成了《走进戏曲》这一主题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幼儿了解并喜欢祖国的民族文化,有效地提高幼儿对音乐欣赏、理解及感受表达能力,并潜移默化地树立民族自豪感。
主题的价值:
A、经典戏曲欣赏,能培养幼儿爱国主义的思想。让幼儿知道戏曲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我们有责任学习与继承中国的戏曲。
B、经典戏曲欣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戏曲文化具备的德育功能一旦与智育教育相结合,就能充分发掘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功能。
B、经典戏曲欣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戏曲文化具备的德育功能一旦与智育教育相结合,就能充分发掘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功能。
C、经典戏曲欣赏,能够陶冶幼儿美好的情操。戏曲文化之精华,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如:京剧的脸谱是世人所赞叹的,每个脸谱都有它的美、善、真、忠和奸。通过富有东方传统戏曲文化的系列直观形象的品位和理解,有效地引导幼儿兴味盎然地进入审美活动和操作活动,从自发到自觉地将美德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
D、经典戏曲欣赏,能够提高幼儿的多种能力。戏曲欣赏活动中孩子可以欣赏、感受并学习惟妙惟肖的脸谱设计,古色古香的服装,铿锵有力的动作表演,既可以继承优秀的戏曲文化,又可以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D、经典戏曲欣赏,能够提高幼儿的多种能力。戏曲欣赏活动中孩子可以欣赏、感受并学习惟妙惟肖的脸谱设计,古色古香的服装,铿锵有力的动作表演,既可以继承优秀的戏曲文化,又可以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E、培养幼儿对戏曲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表达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这无论从教学目标和概念上都有别于上述的正规戏曲艺术学院的“戏曲教学”。在戏曲教学中我将尝试用戏曲的形式来唱幼儿熟悉的古诗文,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戏曲的热爱、以及学习兴趣,这无疑又是个创新。
主题的目标:
A、通过戏曲教学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戏曲的服装、音乐、化妆等特点以及戏曲主要的剧种。
B、进行戏曲的欣赏和学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感受及表达能力。
C、通过对大班幼儿戏曲教学的研究,从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幼儿园戏曲启蒙教育教学体系,为以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B、进行戏曲的欣赏和学习,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感受及表达能力。
C、通过对大班幼儿戏曲教学的研究,从而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幼儿园戏曲启蒙教育教学体系,为以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主题活动安排:
集体活动 |
区域活动 |
日常活动 |
环境创设 |
家园共育 |
欣赏豫剧《花木兰》
闪光的国粹——京剧
欣赏《戏说脸谱》
京剧的四大行当
京歌:龟兔赛跑
京歌:大一岁了
欣赏黄梅戏《打猪草—对花》
黄梅调《春晓》
锡剧欣赏《双推磨》
欣赏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
制作“京剧脸谱”
装饰画“戏曲服饰”
做做玩玩“扇子”
泥工“小戏迷”
表演角“戏曲舞台” |
读《木兰诗》
讲故事《龟兔赛跑》
班级戏曲演唱
年级组戏曲演唱
戏曲演唱汇报表演 |
走廊挂上各类戏剧剧照
京剧脸谱主题墙
戏曲头饰、服装及舞台和表演道具 |
1、和孩子一起收集戏曲相关资料。
2、鼓励孩子学唱各类戏曲。
3、为孩子戏曲表演提供物质帮助。 |
经典主题活动研究我们才刚刚起步,以后要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在孩子生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设计和组织围绕某一个中心点开展系列经典学习活动,形成经典特色的主题方案设计。
三、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两年多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困惑不断实践不断走向理性的过程,老师们在实践中深入认识到了经典诵读活动的内涵;注意并注重合理选择处理教材,使经典内容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思考活动设计和实施的优化,让活动为孩子所接受所喜欢。生动成功的经典诵读教学课例在增加,教师们的科研能力也在提高。我们欣喜体验研究的初步成果:
1、经典诵读促进了孩子全面发展。
一是开发幼儿记忆力。古文经典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唐诗宋词意境新奇、含韵丰富、旋律优美、色彩鲜明、语言凝练,对于记忆力处于黄金时期的孩子,要记忆这些经典实在是太容易了。二是增强幼儿倾听能力。在诵读活动中,幼儿须先听、后念,背诵时需约束自己认真倾听,在天长日久的诵读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幼儿专心倾听的习惯。三是提高幼儿注意力。诵读、欣赏养成的静定习惯能有效延长孩子注意的时间,并易做到专心做事、有始有终。四是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大量接触,积水成流,自然而然打好了语言文字的功底,长期的诵读是对幼儿口语训练的最佳途径。五是激发了幼儿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经典诵读将听、念、读、指有机结合,在朗读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汉字,增加了识字量。六是增强幼儿自信心,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形成。孩子因为学经典也就多了许多表现的机会,班级里大家轮流当小老师领读,幼儿园演出孩子个个是主角,在家里孩子可以做父母的老师,来了亲戚朋友经典表演是拿手好戏,因此经典诵读对那些内向的孩子帮助是非常大的。七是为幼儿奠定优秀文化素养和高尚人格的基础。我们希望孩子学知识、长本领,对待长辈孝顺,会关爱家人。《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大学》中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诚;为人子,止于教;为人父,止与慈”,而父慈子孝不就是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吗?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些读过的美好句子是知识财富,更是精神财富,它在微笑地告诉孩子们,怎样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读经典,学做人”,我们相信今天读经诵典的稚子孩童,便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八是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操。爱国对幼儿来说是空洞难以理解的,经典诵读旨在诵读积累中逐渐感悟,在诵读中自然萌发民族自豪感。经典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发展、性情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他们现在熟练背诵“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还不会真正明白其含义,但相信当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定会明白这些道理,也一定会像我们今天一样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将经典融入现代文明。
我们已经多次成功对家长展示了“经典诵读汇报演出”,孩子们的出色表演让家长兴奋,巨大的潜能使家长惊讶,老师的劳动令家长感动,事实是最好的说明,家长成了义务的热心的宣传员,他们与自己的朋友分享孩子的进步,向不熟悉的人介绍我园的经典诵读活动。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经典诵读研究激发了教师学习经典的欲望,增进了对经典诵读的感悟,我们深刻认识到经典诵读对于生命成长中能力发展、情感萌发、精神品质培养的全面价值,我们认识到经典文化的熏陶应该遵循幼儿发展水平,应该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揣摩和感悟。我们用“多通道地让孩子接受经典熏陶”的理念指导教育行为,在实践中,教师注意幼儿知识技能的习得更关注幼儿精神的成长,重视活动的即时效应更关注对幼儿长远发展的影响。
教师们加强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也学习经典诵读相关知识,努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教师们在在学习中感悟,在研究中受益,在研究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真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用,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故曰:教学研相长也。两年来我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经典教学活动案例,如石宏丽修改神话故事《八仙过海》,将宝物和神仙匹配、想象描述八仙过海的情景;刘萍创设赛龙舟情景和孩子一起走进端午节;邵君老师和孩子一起欣赏动听的古典音乐,鼓励孩子用自己优美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用小乐器演奏再现民族音乐描绘的意境;沈丽萍和孩子对唱《双推磨》;石云用黄梅调来唱古诗《春晓》的尝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沈敏老师在玩“东西南北中”的古老游戏中和孩子们一起学着古文经典;任超群和孩子们一起说着方言做起“卖糖粥”游戏……在课题研究中我园不定期地向外展示公开课、观摩课,受到了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教师从不懂到懂,从无从下手到现在能心中有数地操作,老师的进步是最大的,包括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3、课题研究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我园的课题是实践性的行动研究,是教师全员参与的课题。总课题研究目标分解到文学、艺术、社会三大领域,然后又分解为经典故事、古诗童谣、名曲名剧名画欣赏以及经典人物、民间文化等具体内容研究,老师们有机选取其中的某个研究点,积极开展小切口的研究,学习培训、专家引领、科研沙龙、磨课练兵、专题研讨活动指导老师开展课题研究。实践中老师们认识到投身教科研工作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体会到教研与科研相辅相成的道理,树立了做“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课题实施两年多来园内21位教师省市级论文获奖58篇,其中陈丽红的大班社会《品味中国茶》活动设计荣获第二届“全国幼儿园优秀活动案例”壹等奖,论文《让孩子走进经典》获江苏省壹等奖,五个江阴市级教师个人专项课题成功结题,今年4位教师专项课题均获江阴市课题成果二等奖,幼儿园获优秀团体组织奖。
4、课题研究鲜明我园特色建设。
我们知道“愈是‘本土化’的东西,往往也愈是‘国际化’愈是有世界性意义。”以往我们已经将中外经典音乐、美术作品以及文学作品(诗歌、童话)引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为何不将自己祖先的优秀经典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呢?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探索着将“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充实到幼儿园现有的主题课程体系中,在经典故事、音乐名剧欣赏、名画欣赏、经典游戏、古诗词学习、礼仪培养活动中多通道地引导孩子学习,现在已积累了包含目标、活动设计、教材的特色课程框架,促使教师更广、更深地认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古为今用,在提高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增厚了教师的文化底蕴。课题研究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鲜明了办园特色。
四、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
回顾两年多来的课题研究,我们更多是关注如何将经典的东西引进幼儿园课堂如何交给孩子,考虑的做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教学形式的变化,观察的重视的是教师教,很多时候一厢情愿地认为通过我们的教经典就已经种植在孩子的心田了,下一阶段我们要调整思路,关注孩子,具体的想法如下:
1、如何通过教师有效的“导”引领孩子走进经典?如何优化教学,让孩子用多种语言、多种方式学习经典?如何让经典诵读活动更具人文性、艺术性,激发孩子对经典的兴趣,让孩子在活动中自然感悟,种下探究经典的萌芽?我们要加强经典诵读活动中“导”的策略研究,引导有度,教育无痕,要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和谐发展。
2、探索经典诵读活动的评价研究。评价是我们头疼与回避的研究领域,我们关注孩子的发展就应该确立评价目标,用分层次的具体化的多方位的评价指标来促进每一层次的孩子获得成功与发展。
我们不会做定量的评价就以定性评价研究为主,评价主要围绕两方面:一是诵读的效度评价,二是孩子在诵读活动中发展的评价。孩子发展的评价目的是为了评价诵读活动的有效性,诵读的有效性从根本上评价了特色课程的科学与合理。孩子发展评价可以采用测评法、行为观察法,其中认知能力发展可以设计指标来测评,兴趣、意志力、性格、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在自然的状态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用比较、反馈、描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进行评价。诵读活动有效性评价我们注重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教师、专家、家长都可以参与评价,包括诵读是否选择了我国优秀的文化素材;材料提供是否符合幼儿教育的要求;实施中孩子是否喜欢参与活动并获得有效发展;教师的引导和家园联动的方式是否切合实际并真实有效等。
3、加强经典诵读活动各领域各年龄段教育内容、活动设计、策略的研究。前期的研究形成了经典教学初步框架,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已有的经典教学体系。我们要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研究,将科学的教育理念转化为集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行为,总结经验,物化成果。
同时幼儿园要建立形式多样的研究机制,督促教师养成带着问题去研究的作风,激励教师从实践走向研究,从教研走向科研,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中期评估活动是我们又一次反思过去、着眼未来的机会,特色课程研究的目标对我们来说存在很高的难度,我们将理性思考,深入实践,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向着挑战奋进!我们追求课题研究卓有成效,我们更渴求在研究的旅途中智慧地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经典诵读
-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0/11/16
- 《幼儿园经典诵读活动的研究》开题工作报告 2010/11/16
- 经典诵读电子书下载(word):中华成语千字文 2010/03/26
- 经典诵读电子书下载(word):四书五经(全) 2010/03/2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