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解析儿童的告状行为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infen 感谢 binfen 上传 0人参与

     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范时发起的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复杂而又屡屡发生的告状行为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呢?通过对幼儿平日的观察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引起注意
案例一:今天下午的教学活动是折纸小熊,当我讲解完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折了起来,我走入孩子中间进行巡回指导。瞧!告状声此起彼伏,“老师,陈天楠把纸弄得皱皱的,我的很好的。”“老师,高磊不会画小熊的眼睛,这是我画的小熊眼睛。”“老师,我折的时候对好中心线的,陆苏文小朋友没有对好中间的线。”......聪明能干的顾雨蝶小朋友动手能力较强,兴冲冲喜滋滋拿着折好的小熊对我说:“老师,我折好了!刘佳元还没折好。”
反思:
    仔细观察这些告状的孩子大多个性活泼、开朗、外向,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很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认可,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而经常会说:“我怎么怎么好,别人怎么不好。”一方面是因为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对于成人的评价很重视,很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肯定的评价,另一方面则希望借此使对方受到教师的惩罚,寻求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提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对此,教师首先要做到不偏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并且指导幼儿正确表现自己。
二: 寻求帮助
案例二: 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都拿着杯子喝水,陈孝同小朋友接完水端着杯子,被冲冲赶来的钱文泽小朋友碰了一下,水洒到了钱文泽的衣服上,钱文泽小朋友看到自己的衣服被水弄湿了很生气,便伸出小拳头打人,被打的陈孝同小朋友感到十分委屈,哭着跑来告诉:“老师,钱文泽打人。”
反思:
   幼儿为了求得老师公正的解决纠纷,请求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这类行为在幼儿告状行为中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如:有些幼儿在游戏时,经常一个人独占几样玩具,其他的幼儿玩不到玩具,便向老师告状:“某某不让我玩玩具。”还有一些幼儿在活动中就发生类似以上案例的纠纷,受到别人的欺负后向老师告状,仔细分析这类告状行为是由于幼儿自身缺乏保护能力,心理调节机能较差,一旦与其他幼儿发生纠纷,受到欺负他们会感到委屈,想得到老师的保护、安慰和公正的裁决,使被欺负的心理得以平衡。作为教师,在处理告状事件时要仔细分析告状原因,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抓住教育挈机,恰当引导,给孩子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
三:试探心理
案例三:角落活动新投放的材料较新颖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周嘉敏小朋友吃完牛奶自由活动时便忍不住悄悄玩起柜子里的东西,瞧,这一举动被孩子们发现后便陆陆续续有人前来告状:“老师,周嘉敏在玩角落活动的东西。”“老师,周嘉敏在玩角落活动。”当我忙于手头的事,不加以置理时,便会发现在角落活动的柜子旁,又增添了许多的幼儿,许多幼儿正放心大胆的玩角落活动。当有人来告状时,如果我说:“角落活动的东西只能角落活动的时间玩”幼儿便会乖乖放下手里的东西去玩别的。
反思:
    这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而这种告状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询问,“老师,周嘉敏在玩角落活动。”此案例中幼儿向老师报告的事是其他幼儿的一些行为,其意图是询问老师“这时候,我可不可以玩角落活动。”幼儿出现这种告状行为的目的在于试探教师对这一行为的态度,以此作为自己下一步的依据,假若老师对这一行为表示否定,那么自己就不做,假若老师对这一行为表示同意,那么自己照做。
四:是非增强
案例四:午餐前,孩子们陆续进盥洗室洗手,黄秋茹小朋友为了争做第一名从椅子上站起来后又坐了下去,被竞争者庞睿轩小朋友发现了:“老师,黄秋茹不洗手就吃饭了。”这时盥洗室里也传来了叫喊声:“老师,张玮羿没关水笼头。”.....进餐时,沈飞鸿小朋友的桌上撒了些饭粒,被旁边的陈诚看见了,于是陈诚便向老师告状:“老师,沈飞鸿掉饭粒。”
反思:
    在婴儿阶段,儿童已经能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能作出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在幼儿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进一步发展,他们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有了认识。特别是中班幼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善于观察关心周围的幼儿易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能纠正同伴的错误行为。此外,在陈诚小朋友告沈飞鸿小朋友的同时,还潜藏着一个目的,即借此向老师表明自己已经记住老师的话——“爱惜粮食”“节约用水”“吃饭前要洗手”暗示自己是不会撒饭粒等。对于这类告状教师应视为一种可喜的现象,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是小事,其实对幼儿发展有很大影响,作为教师应仔细分析告状原因,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切莫等闲视之。
  
  
 
 
 

解析儿童的告状行为
                                江阴市西郊中心幼儿园  严晓舫
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范时发起的互动行为。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复杂而又屡屡发生的告状行为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幼儿为什么喜欢告状呢?通过对幼儿平日的观察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引起注意
案例一:今天下午的教学活动是折纸小熊,当我讲解完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折了起来,我走入孩子中间进行巡回指导。瞧!告状声此起彼伏,“老师,陈天楠把纸弄得皱皱的,我的很好的。”“老师,高磊不会画小熊的眼睛,这是我画的小熊眼睛。”“老师,我折的时候对好中心线的,陆苏文小朋友没有对好中间的线。”......聪明能干的顾雨蝶小朋友动手能力较强,兴冲冲喜滋滋拿着折好的小熊对我说:“老师,我折好了!刘佳元还没折好。”
反思:
    仔细观察这些告状的孩子大多个性活泼、开朗、外向,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很希望受到老师、同伴的认可,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而经常会说:“我怎么怎么好,别人怎么不好。”一方面是因为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对于成人的评价很重视,很希望从教师那里获得肯定的评价,另一方面则希望借此使对方受到教师的惩罚,寻求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提高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对此,教师首先要做到不偏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并且指导幼儿正确表现自己。
二: 寻求帮助
案例二: 午睡起床后,孩子们都拿着杯子喝水,陈孝同小朋友接完水端着杯子,被冲冲赶来的钱文泽小朋友碰了一下,水洒到了钱文泽的衣服上,钱文泽小朋友看到自己的衣服被水弄湿了很生气,便伸出小拳头打人,被打的陈孝同小朋友感到十分委屈,哭着跑来告诉:“老师,钱文泽打人。”
反思:
   幼儿为了求得老师公正的解决纠纷,请求保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这类行为在幼儿告状行为中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如:有些幼儿在游戏时,经常一个人独占几样玩具,其他的幼儿玩不到玩具,便向老师告状:“某某不让我玩玩具。”还有一些幼儿在活动中就发生类似以上案例的纠纷,受到别人的欺负后向老师告状,仔细分析这类告状行为是由于幼儿自身缺乏保护能力,心理调节机能较差,一旦与其他幼儿发生纠纷,受到欺负他们会感到委屈,想得到老师的保护、安慰和公正的裁决,使被欺负的心理得以平衡。作为教师,在处理告状事件时要仔细分析告状原因,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抓住教育挈机,恰当引导,给孩子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
三:试探心理
案例三:角落活动新投放的材料较新颖对幼儿很有吸引力,周嘉敏小朋友吃完牛奶自由活动时便忍不住悄悄玩起柜子里的东西,瞧,这一举动被孩子们发现后便陆陆续续有人前来告状:“老师,周嘉敏在玩角落活动的东西。”“老师,周嘉敏在玩角落活动。”当我忙于手头的事,不加以置理时,便会发现在角落活动的柜子旁,又增添了许多的幼儿,许多幼儿正放心大胆的玩角落活动。当有人来告状时,如果我说:“角落活动的东西只能角落活动的时间玩”幼儿便会乖乖放下手里的东西去玩别的。
反思:
    这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而这种告状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询问,“老师,周嘉敏在玩角落活动。”此案例中幼儿向老师报告的事是其他幼儿的一些行为,其意图是询问老师“这时候,我可不可以玩角落活动。”幼儿出现这种告状行为的目的在于试探教师对这一行为的态度,以此作为自己下一步的依据,假若老师对这一行为表示否定,那么自己就不做,假若老师对这一行为表示同意,那么自己照做。
四:是非增强
案例四:午餐前,孩子们陆续进盥洗室洗手,黄秋茹小朋友为了争做第一名从椅子上站起来后又坐了下去,被竞争者庞睿轩小朋友发现了:“老师,黄秋茹不洗手就吃饭了。”这时盥洗室里也传来了叫喊声:“老师,张玮羿没关水笼头。”.....进餐时,沈飞鸿小朋友的桌上撒了些饭粒,被旁边的陈诚看见了,于是陈诚便向老师告状:“老师,沈飞鸿掉饭粒。”
反思:
    在婴儿阶段,儿童已经能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并能作出合乎成人要求的道德行为。在幼儿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进一步发展,他们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有了认识。特别是中班幼儿他们能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善于观察关心周围的幼儿易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能纠正同伴的错误行为。此外,在陈诚小朋友告沈飞鸿小朋友的同时,还潜藏着一个目的,即借此向老师表明自己已经记住老师的话——“爱惜粮食”“节约用水”“吃饭前要洗手”暗示自己是不会撒饭粒等。对于这类告状教师应视为一种可喜的现象,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并引导幼儿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幼儿的告状看来是小事,其实对幼儿发展有很大影响,作为教师应仔细分析告状原因,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切莫等闲视之。(严晓舫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童话剧剧本《快乐和我在一起》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