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ngzi 感谢 jingzi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应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过程的教育活动。
      艺术同构,是对艺术不同种类、方式的整合,是指在音乐、美术、文学三门艺术学科中确定同构切入点,从最容易感知的审美结构入手,使它成为已知因素内化为心理图式,再去匹配、同化未知的同类因素,使艺术活动成为不同艺术类型的共同审美要素之间进行互为感受、互为理解、互为表现、互为创造的过程;同时,把需要成人传授的审美结构信息和表现技能转化成为师生之间的共同发现、领悟和迁移的过程,使各艺术式样中形式美和内容美相互沟通,达到心灵上的整合。
    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以音乐活动为主线,发展音乐、美术、文学艺术中共同的审美要素,按同构的原理加以沟通,提高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使艺术表现的内容、情感、形式、风格融为一体,创造一种主题集中鲜明、内容丰富鲜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幼儿获得美的熏陶。这样的活动,不是给予幼儿简单的技艺知识,而是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
 
一、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给予了幼儿深刻的审美体验
      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以体验的形式存在的。体验是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状态,是即时的、真实的,体验的价值具有自足性,可以从不同的语言——形象的、声音的、肢体动作等来加以表达,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具有宝贵的发展和享有的价值。
      如在音乐欣赏《森吉德玛》中,两段音乐旋律相同,但节奏、速度和力度的不同形成了宁静安祥和欢快热烈两种不同的音乐特性。为让幼儿能多通道、多方位地感受乐曲的性质,我们准备了两幅与音乐性质相匹配的活动画面和两段诗歌。首先让幼儿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与画面相匹配,使抽象的感受化之为具体的形象。在此基础上,我们让孩子听着音乐用自己的话语来有声有色地讲述画面内容,在老师的引导和提升下,逐步形成工整而富有韵律的诗歌。孩子们在随乐朗诵时更是加入了丰富的表情和身体动作,与富有特性的音乐情感交融在一起。最后,我们又介入美术基本元素——线条、色彩,引导孩子把这些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和情感加工,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孩子是一个完整发展的人,在音乐活动中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也是多纬度的。这种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高度协调,多元素的介入和渗透,使孩子的体验不仅仅停留在音乐表面,更让孩子进一步发现了音乐与文学、美术之间的情感关联,促使孩子能更深入地感受理解音乐作品。
      又如在歌唱活动《勤快人和懒惰人》中,生动幽默的漫画给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孩子们忍俊不禁,反差鲜明的歌曲人物性格一下子就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幽默之感油然而生。在演唱过程中,让幼儿不断创编新的歌词,并引导幼儿用夸张的速度、表情和体态动作大胆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的形象,更加深了对幽默的体验。虽然是个简单的歌唱活动,但夸张的漫画、大胆、丰富的形体动作充分刺激了幼儿的感官,使他们深刻体验到了歌曲中和善嘲讽的幽默,假装做“错事”的幽默,“篡改原型”的幽默和“夸张”的幽默。
二、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拓展了幼儿的审美视角
    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通过多领域的渗透、多形式的教学,让幼儿在审美中调动已有经验、知识,从一个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任何一个角度,引起对其他事物的联想,从而生成一些新的生成活动,使知觉在更大范围内综合化,使幼儿在不同形式的融合中,逐步拓展审美视角。 
    如在歌唱活动《戏说脸谱》中,幼儿欣赏过戏剧人物脸谱后,对京剧中不同人物性格和脸谱的关系产生很大兴趣,于是就又生成了艺术欣赏活动《有趣的脸谱》、美术活动《脸部彩绘——我喜爱的脸谱》、科学活动《京戏器乐》、艺术表演活动《现代西游记》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不但让孩子学会了欣赏、演唱京剧,还深刻了解了相关的京剧艺术。又如在欣赏《挪威舞曲》后,幼儿对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也产生了学习兴趣,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可能得到的资源,协助幼儿从一个音乐作品中拓展出各种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并同时发展幼儿自身主动开拓学习领域的意识和能力。
三、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综合性艺术智慧
      艺术学科之间有许多天然的关联,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称为联觉,譬如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利用视觉和听觉相互作用的联觉现象增强音乐效果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说,这种联觉现象被称为通感。正是这种通感,使人类的情感体验扩大,涵量增加,力度提高。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性、情感渗透性与幼儿本身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以及自由创造性质相吻合。如幼儿在欣赏《水族馆》时,他们不仅聆听到了优美回旋的韵律和节奏,还再现了原有的审美经验,似乎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底游玩、水草在翩翩起舞,还听到了小鱼吹泡泡的声音。由此感受到了丰富、快乐的水底景象,产生了一种整体美感。当幼儿在审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审美感性经验后,当某一感官受到特定对象刺激后,会把各种事物和经验沟通起来,产生联觉和通感。如当幼儿听到了《勇敢的苏格兰》的铿锵有力的雄壮曲调时,画出了刚直有力的线条,听到《化蝶》这首优美回荡的柔和曲调时,用舒展的肢体动作和各种曲线来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在这样循序渐进、连续不断、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中,能引起幼儿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当动作、节奏、色彩、形状、音调等均越过了各自的感觉界限,相互支持和加强时,就形成了心灵中的一种联觉经验。这种经验与幼儿的各种感觉结构相对应,就会互相吸收、融合,幼儿的综合性艺术智慧就逐渐形成。
    实践证明,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注重了艺术知识同构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同构艺术学科中的共同元素,让幼儿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进行艺术欣赏、感知、联想,拓展意象,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拓展审美视角,在情感的激励下进行大胆的审美创造,逐步形成综合性艺术智慧。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不断去挖掘,不断去更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学习、思考,以最恰当的方式去进行教育,才能将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成为知识求索欲望,才能使音乐活动因为艺术的辐射而变得有趣,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奇妙的感觉、丰富的想像、深刻的思考和顿悟的过程,从而让幼儿在艺术学习中健康成长,在艺术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Hello,夏天 (综合)中班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