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jingzi 感谢 jingzi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从家庭走入幼儿园,同伴之间的交往正式开始了。在幼儿园这三年中,幼儿是怎样开始交往的?又是如何成为班里受同伴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呢?幼儿同伴交往是一个复杂的交往系统。教育者不仅应在了解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干预,而且要针对个别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个别关注。
     小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混沌期
     小班的点点和班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刚刚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早上,妈妈送他到教室,他跟老师问了好,四下一看,丁丁在玩小猫钓鱼的玩具,洋洋在玩恐龙玩具,薇薇抱着洋娃娃,晴儿在看画册。
     点点坐在洋洋的边上,看了一会儿,起身去拿了一件汽车玩具玩。点点边摆弄小汽车边说:“着火了,消防车来了。”旁边的洋洋看了看点点的汽车,笑了笑,说:“我看到过消防车。”然后,洋洋继续玩自己的恐龙,并开始自言自语:“这是大恐龙,肯定是恐龙爸爸。”点点没回应,继续玩自己的小汽车,玩得很开心。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同伴交往开始出现,3岁左右的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期,幼儿之间的交往以平行和联合游戏为主,更多的幼儿处于独立游戏状态中,因此,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并不多,大多数幼儿处于受忽视的地位,个别幼儿交往较多,成为班里社会影响力大的人。
     这时候,丁丁觉得点点的玩具好,于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走过来坐在点点旁边看。过了一会儿,丁丁突然伸手去拿点点手中的汽车,点点自然不让,嘴里说着:  “我的,我的。”。丁丁和点点就这样僵持着,旁边的洋洋呆呆地看着他们两个。点点发现汽车抢不过来,情急之下,一口咬在丁丁的手臂上,丁丁哇哇大哭。老师闻声赶来,把两人拉开,为丁丁处理了伤口,然后询问事情的前因后果,旁边的洋洋告诉老师:“丁丁抢玩具,点点咬人。”老师当众批评了点点,并且告诉小朋友,以后玩具要轮流玩,别人抢你的玩具要告诉老师,不能咬人。
     丁丁还在哭,洋洋帮他擦眼泪,对着被咬的地方哈气,还告诉丁丁:“吹吹,不痛。”晴儿拿着手中的画册,走过来,看着两个人,微笑着说:“我妈妈也这样给我吹过。”薇薇抱着娃娃远远看着。过了一会儿,京京来园了。他搬了把小椅子,经过晴儿的时候,过不去,于是用力推睛儿,晴儿立刻大叫起来:“老师,京京打我了。”老师又闻声赶来,当众批评了京京,告诉京京不能这样做。
     小班幼儿交往中的冲突原因往往是因为争抢玩具或者空间,幼儿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交往,其认知的自我中心性决定了幼儿会去直接动手去解决问题,这导致了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个别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高,如洋洋能力高,能够关心别人,就受到同伴的欢迎。而点点愿意与同伴交往,交往范围也大,可是不会处理同伴交往时遇到的问题,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也多,因此处于矛盾的同伴地位,有的小朋友喜欢他,有的小朋友不喜欢他。还有个别幼儿的无意冲突行为被同伴知觉为攻击行为,被老师当众进行批评后,很容易成为同伴告状的对象,如京京无意攻击,而晴儿大声告状,很容易让班里其他幼儿形成“京京爱打人”的印象,京京有可能就会成为班里受拒绝的孩子。
     晚上,妈妈接点点回家的时候,问点点:“你在班里有没有好朋友啊?”点点说:“有,是洋洋。”妈妈问:“为什么他是你的好朋友呢?”点点说:“洋洋和我一起玩。”妈妈问:“还有别的好朋友吗?”点点说:“薇薇。她长得很漂亮。”第二天,爸爸问点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点点说:“我的好朋友是晴儿、京京。”这让妈妈迷惑不解:“昨天还不是这两个人啊?”
     小班幼儿对同伴的偏好原因主要来自于“和我一起玩”、“他喜欢我”等粗略的社会态度和同伴是否具有良好的外表特征;小班幼儿同伴间交往不具有稳定性,两两稳定互选为朋友的很少,在交往上具有随机性。
     总之,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刚刚开始,同伴地位分化不明显,同伴关系处于懵懂的混沌期。
     干预措施:小班幼儿处于同伴关系的混沌期,教育者应该更多促进小班幼儿更多交往,如进行认识同伴、关注他人的情绪、找好朋友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态度,树立正确的交往规则,在同伴冲突未发生之时,就要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如礼貌活动,如渗透规则意识的“轮流玩”、“排队”等游戏环节;小班幼儿对同伴偏爱还不敏感,同伴分化还未形成,教师有意无意的指向很重要,因此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应尽量树立正面的、良好的规则,不应当众批评幼儿负面或错误的交往行为;同时,教师在针对个别幼儿的错误交往行为进行教育时,尽量避免当众批评,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其他幼儿的无意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一旦树立该幼儿的不良形象,该幼儿很容易成为班级里受拒绝的幼儿,这样他在幼儿园的三年中很有可能越来越受到同伴拒绝。
     中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分化期
     点点升入中班,班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开始增多。点点不止和小班时的好朋友洋洋玩,只要有趣的、好玩的游戏,他跟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也能一起玩,可是玩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摩擦。点点和京京下棋,点点赢了一局,于是手舞足蹈地在京京面前炫耀:“我天下无敌,我赢啦,我赢啦。”输了的京京原本就是一脸的不高兴,这下子看到点点的炫耀更加气愤,眼睛红红的,快要哭出来。坐在旁边的洋洋,原本打算坐到京京的位置上,跟点点下棋,这时看到快要哭了的京京,对京京说:“我帮你赢回来。”京京点点头。
     在中班,兴趣相似的幼儿常常在一起玩,但是在交往中,班里其他幼儿大多也和点点一样,经常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发生一些摩擦和冲突。
     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步发展,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迅速提高,幼儿对同伴的关注范围扩大,因此中班幼儿的交往增多,幼儿在班里的影响力有所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差异缩小了,受忽视的人数比例减少了,中班幼儿扩大着交往范围;中班幼儿之间开始喜欢玩一些竞技游戏,但是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还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因此出现许多冲突和摩擦,这导致幼儿对同伴的偏爱分化明显,受同伴喜欢的和受同伴拒绝的幼儿的偏爱差异增大。个别认知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去中心化的幼儿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成为班级中受欢迎的人。
薇薇和晴儿成了要好的朋友,她们经常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薇薇个性比较内向,不喜欢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在班里,她虽然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玩得最多的还是晴儿。
     中班幼儿同伴间的交往开始稳定,两两稳定互选朋友的情况增加,幼儿在交往对象上有明确的指向性。
     这时候,妈妈又问起已升入中班的点点:“你的好朋友是谁啊?”点点一口气列出好几个:“洋洋、京京、晴儿、薇薇。”“为什么你和他们是好朋友呢?”点点说得很具体:“洋洋常常和我一起玩,他对我很好。京京把奥特曼给我玩。晴儿的眼睛很大,很漂亮。薇薇笑起来很可爱。”妈妈再问点点不喜欢和谁玩,点点的回答也很具体:“我最不喜欢和丁丁玩,他喜欢抢玩具,还打人,班里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玩。”
     中班幼儿对同伴偏爱的因素有了变化,变得更具体,也更加多元化。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需要良好的社会态度,还需要有积极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外表特征;而中班幼儿对消极社会行为的知觉更加敏感,攻击同伴这样的消极社会行为让幼儿成为受同伴拒绝的人。
     总之,中班幼儿同伴交往已经分化,同伴偏爱对象明确而具体,同伴关系处于鲜明的分化期。
     干预措施:中班幼儿处于同伴关系的分化期,此时幼儿的认知能力增强,但依然处于自我中心期,教育者需要以理解他人为准则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比如,通过讲故事,培养幼儿的分享、帮助、谦让和合作行为,要求幼儿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一想对方的情绪和感受。但是由于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在理解他人的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培养幼儿对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认知。比如,可以通过表扬自己和表扬他人的活动,在活动中注意要采用过程性表扬,即表扬自我和他人值得表扬的做法、努力等具体方面,而不是单纯表扬个人的能力、品质、特征。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幼儿过程归因的能力,使之能够接受挑战和失败,能够接受他人。
     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稳定期
     点点进入了大班,他现在也能和洋洋一样,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对方的感受了。点点和洋洋的冲突越来越少,兴趣越来越一致,两人成为越来越要好的朋友,同时京京也是他们两个共同的好朋友。三个人经常一起玩,洋洋是领导者和协调者,经常做出决定玩什么、怎么玩,而点点经常会出一些有趣的点子,京京很乐意服从他们两人的想法。
     薇薇和晴儿依然是一起玩娃娃家的好朋友。甜甜和悠悠也喜欢玩娃娃家,两个人也成为好朋友。四个人常常在一起玩。
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加强,经过中班的同伴冲突期后,逐步去中心化,兴趣相似的幼儿共同游戏的频率更高,同伴交往进一步深化,两两交往更多且更稳定,核心人物引导的小团体出现,交往更多发生在小团体中,小团体的决定对于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
     有一次,丁丁想和京京玩,可是不知道怎么说,于是就用手打了京京一下,想引起京京的注意。京京很生气:“丁丁,你为什么打我!”丁丁想说什么,可是没说出来。京京又转身走开,离丁丁远远的。丁丁看了会儿,又想玩京京的玩具,跟京京说:“给我玩下你的玩具,好吗?”京京不肯,于是两人争抢起来。点点冲上来,制止了丁丁,帮京京拿回玩具,并且告诉丁丁:“我和京京是哥们儿,你不要来捣乱。”洋洋过来了,说:“丁丁想玩玩具,要好好跟京京说,京京不肯,你可以等一下再玩。”
     大班幼儿同伴地位之间的分化程度保持稳定,幼儿在班里的影响力和受同伴偏爱的程度和中班差不多,差异没有变化。大班幼儿对同伴的偏好更加鲜明,受拒绝和受欢迎幼儿的社会偏爱和社会影响差异加大,特别受同伴欢迎和拒绝的幼儿已经处于同伴的偏爱极端,如洋洋是大家都喜欢的幼儿,而丁丁现在是大家都拒绝的幼儿。大班幼儿对同伴的偏好因素与中班相比更加明确,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良好的社会态度和积极的社会行为,而消极的社会行为,如攻击行为,将直接决定该幼儿不受欢迎。外表特征和能力成绩表现在大班同伴关系中所起作用倒不大。
     总之,大班幼儿的同伴交往已经完成分化,幼儿在班级中的同伴地位处于稳定状态。
     干预建议:大班幼儿处于同伴关系的稳定期,幼儿对同伴的偏爱已经稳定。以核心人物引导的小团体逐步增多并稳定,幼儿的冲突更多发生在小团体中,而且小团体对幼儿行为具有压力指向作用。因此,教师应引导小团体健康发展,通过小组或小团体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作活动,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达到促进小组通力合作的目的。在活动中遇到了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和引导小组或小团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小团体培养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
     最后,特别要提及的是,在学前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受拒绝和受忽视幼儿的发展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班受拒绝的幼儿在中班和大班会越来越受到同伴的拒绝。受忽视的同伴交往状况随着同伴交往的增多,会越来越集中在个别幼儿身上。因此受拒绝和受忽视幼儿自身的一些稳定特征,会持续影响幼儿,使之一直处于不利的同伴地位。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设计:猜猜是什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