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作←自由表现
新《纲要》要求我们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并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实际教学中,我们认真贯彻这一旨要,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出自身感受。但我们常听个别老师抱怨:“这个孩子画得画太差了!”“这哪是画呀??”究竟什么样的画才算是一幅创新之作呢?我不禁暗暗自问。结合理论与实践,我觉得“自主创作源于自由表现”,不论画面内容多“糟糕”,那也是幼儿创新火花的闪现,我们的态度应是充分肯定和真心接纳的。
一、自主创作源于教师对幼儿自由表现的尊重。
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和表达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也用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记得在《我的老师》这个写生活动中,我请幼儿把老师的长相画出来。有个别幼儿并未按要求作画,陆艺葶给老师画了两个长辫子,顾小芮画了个烫长卷发的时髦女郎;徐煌画了个满脸涂了白色蜡笔的白脸老师。当我请小朋友讲讲自己的画时,徐煌笑眯眯地说:“小张老师的脸比较黄,我想让你变白一点。”顾小芮不好意思地说: “我觉得小张老师烫卷发好看。”
如果按照作画要求,这三张画都不符合标准,但他们却是孩子真实的愿望和情感的表露。我们可以从画中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在用绘画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宣泄自己的情感。所以我作了适度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宣泄,情感得到满足。
试想,如果我坚持要求孩子按我的要求去做,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育不是机械的技能训练,模仿也不是美术教育中的唯一教育方式。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验。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画家,但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保护他们特有的表达方式,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是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他们所得到的除了艺术兴趣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外,还能产生成功感、自信心,他们将来就会用良好的心情去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表现、创造生活中的美好。
二、教师的指导直接影响幼儿的自由表现。
平时,我们指导幼儿作画时“你想怎样画就怎样画,只要跟别人的不一样”。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应是:
(一)、明确“创新”概念,开拓思路,大胆创新。
首先帮助幼儿明确“创新”这个概念,使幼儿有的放失地创新。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绘画作品中色彩搭配和运用的独特性、形状的差异性等方面,把“创新”明确化、具体化。如评价“舞台上的我”作品中,对奇异发型的设计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幼儿知道变动发型就是创新,并在画服饰时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孩子大胆表现,积极创造。
(二)、角色互换,相互理解,学会读懂孩子的画。
幼儿对图象的理解都与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感受相联系。教师在理解画意时要善于以幼儿思维方式来理解。在下定论之前,不妨先听听孩子的解释。如 “眼睛的联想”绘画中,刘一诺在眼圈中画了个大圆,里面还有小鱼,并把圆涂成红色!后经她的解释,才知道眼睛好比鲨鱼嘴,眼珠就是它嘴巴里吃的小鱼。
(三)、生活中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
创作离不开生活,我在教学中以幼儿为主体,大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丰富多彩的显示生活和自然事物,并通过记忆、想象与理解,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己摸索和发现创作的技能技巧,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喜欢标新立异,几乎是每个幼儿的行为特征,但这种行为需得到成人的支持,他们才不会担心因出错而受到批评指责,才会有别出心裁的表现。所以教师要放手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画。虽然他们刚开始的时候画的不好,但是慢慢地就能发展自由表现的能力。于是,在活动中我从不出示范画,仅示范一些基本要点,放手让幼儿自己画,不用范画去限制幼儿的想象。比如在组织《快乐的一家人》时,我就组织幼儿回忆并讨论家人的长相和平时的生活情景,绘画时,只提醒他们只需画一个生活场景,然后放手让孩子去画。结果,孩子们大胆作画,画出了形态各异的一家人,并添画了许多相关家具,画面十分生动、有趣。
(四)、作品展示,相互学习。
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学习借鉴的成分,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幼儿都有创新的愿望,也乐于在同伴面前显示才能,我们要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在每个活动结束时,把所有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引导幼儿既乐于观赏那些技能高、创新性强的作品,也善于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优点。最后评出最奇特的画,并让作画者给大家讲述,他们不仅能生动地讲述自己的奇妙构思,还得到了同伴的认同。在这种创作氛围中,幼儿个个信心十足,满腔热情,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在一次次地被接纳中得到激发与培养。
三、自主创作不受幼儿原有水平限制。
美感是主观的体验,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幼儿原有水平本身存在这种差异,我们应真心接纳。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感受,这样才有可能出现创新火花。作为教师,我们要提供充足的时间、材料、场地,让幼儿在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接触各种表现、表达美的方法,让他们的思想不受任何干扰,能驰骋在自由想象的国度里。
(一)、区域环境引发幼儿创作欲望。
1、墙饰激励。
例如,采用讨论的方式,在布置 "我会……"的墙饰专栏,记录幼儿学会某件事物的经历和感受。鼓励幼儿用美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绘画的技能;在环境中使幼儿相互了解和沟通,及时发现同伴的进步,看到自己不断的进步而自豪,而更加努力。这样的墙饰激励着幼儿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材料激励。
由于幼儿特别乐于摆弄物品,因此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的主动探索。质地各异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他们通过摆弄,直接或间接地获得与之相关的经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些绘画工具和纸张或一些幼儿喜欢的小物品投放在美术区,如:废旧报纸、玻璃珠、吸管、贝壳、布片、糖纸等。教师还要积极地去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这些材料相互作用,让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如报纸可以浸湿用浆糊做成纸浆画,碎布也可以做贴画等。
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探索操作的过程,幼儿有了创造的机会,他们在创造中思索、难过与喜悦。这其中不强调幼儿有高智商、实基础,要的是他能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有一颗敢于尝试的心,能自由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手工材料
关键词:自主
- 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幼儿关爱他人 2013/02/25
- 浅谈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2013/02/16
- 在绘画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2013/02/15
- 谈幼儿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培养 2013/02/08
- 运用“激励—发现”模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2013/02/0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