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在看图讲述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ganinwei 感谢 ganinwei 上传 0人参与

        看图讲述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反映现实生活,帮助幼儿在现实的感觉和过去的经验之间架起桥梁,并建立语言联系。通过看图讲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往的看图讲述活动基本是要求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提问,讲出图片上的人物、地点、发生的事情,使幼儿跟着教师的提示去思考,做出回答。这种教学使幼儿只是单单会讲述图片,幼儿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笔者和其他教师以中级看图讲述《萝卜哪去了》为例,尝试在看图讲述中着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从单纯追求幼儿能讲述图片内容为目的的教学转变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语言教育,积极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良好环境 
        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在学前创造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中提到,只有激发幼儿最佳的学习状态,幼儿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萝卜哪去了》在图一,老爷爷在拔萝卜时,为丰富幼儿词汇,教师教幼儿学“拔”一词时,全体幼儿跟着学“拔”的动作,嘴里还发出“嗨唷、嗨唷”拔萝卜的喊声,使语言变得更加优美、生动,使幼儿容易理解。在图二,老爷爷“挑”萝卜回家时,幼儿根据老爷爷“高高兴兴”“挑”萝卜回家的样子,幼儿演绎了“高高兴兴”的表情和“挑”的动作,幼儿的身心得到抒展,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图三中,从老爷爷张大的嘴巴,再结合画面,设计了让幼儿大胆猜测并模仿老爷爷所说的话:“是谁偷了我的萝卜”或“我的萝卜哪儿去了”等。学习这些词语都是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设计的。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达到最好的状态,做到有的放矢,既放得开,又收得回,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因此,我们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幼儿置身于情境中,才能大大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虽然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大,但它的每一个活动是让幼儿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主要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如《萝卜哪儿去了》一活动,传统的教学时,教师使用的教具多为图片,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最后老师发问:“萝卜哪儿去了?”这些简单的教具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重模仿轻创新思维训练。因此,我积极改革:活动开始,先用玩具警车放警笛声,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幼儿想象:将要有大事发生了。为看图时积极思考、联想情节设下了一个悬念,再逐幅出示挂图。在幼儿猜想是谁偷了老爷爷的萝卜,再次响起警笛声,这时创设了专捉小偷、坏蛋的黑猫警长出场,通过黑猫警长与老师的一段对话,引出黑猫警长捉到的三个嫌疑人,从而出示图四,让幼儿大胆想象老爷爷审问三个嫌疑人的过程。当老爷爷审来审去,审不出结果时,教师提出让幼儿来帮帮忙找出小偷,这时幼儿可以互相讨论,各抒己见。正当幼儿在争持不下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原来萝卜被偷的过程已经被人拍了录像,就是几个幼儿在电视机模型里表演的萝卜被人发现以及被人偷吃的经过。让幼儿在恍然大悟中肯定了谁才是真正的小偷,然后再续编结尾。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积极参与,效果很好,不难看出,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推行活动教学是颇有成效的。因此,只有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大力推行活动教学,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创新思维 
       1. 激发求异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会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不同他人的讲法,这样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幼儿敢于突破他人提供现成经验,激发求异性。但与此同时,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幼儿对各种答案进行不同讲述或对同一答案讲述几个不同原因的故事,尝试突破自己,从而锻炼创新思维,让各种能力的幼儿得到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例如《萝卜哪儿去了》图四,在出示几个嫌疑犯在同一挂图的时候,让幼儿展开讨论,幼儿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小狗,有的说是小老鼠,有的说是小白兔。这样激发了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想象到的说出来,调动了幼儿想说的内部动机。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你一言我一语,讲得非常投入。到底是谁偷的呢?经过看完录像,幼儿已明白到萝卜不见的原因,老师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图片或引用幼儿讲得好的地方。 
       2. 鼓励画外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创新思维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创新思维不是依靠现成的表像,而是对头脑里保留的表像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也即通过想象来进行的,学前儿童的创新思维尤其表现在丰富离奇的想象中。很多情况下,人们依靠幼儿的想象结果判断其活动是否有创意,想象力成为衡量幼儿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唤起丰富的想象在幼儿的创新思维活动中至关重要。看图讲述《萝卜哪儿去了》中,我们也有操作材料——图片,但我们没有把所有的图片显示出来给幼儿观察,到故事的重要关头,给幼儿留下一个悬念,让幼儿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创编合理多元化的情节,适时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录像(幼儿在电视机模型里表演)进入课堂教学后,幼儿初步接触到动态的画面,给幼儿注入了新鲜活力,使幼儿耳目一新。如在《萝卜哪儿去了》,利用幼儿喜爱的角色——黑猫警长。幼儿从黑猫警长口中得知它还没有抓到真正的小偷,现在已抓到三个嫌疑犯,不过萝卜不见的过程已拍下录像,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看录像:一位老爷爷把两筐萝卜放在院子中,捶了捶背说:“好累了,我得进屋休息休息。”说完便进屋了。咦,“汪汪汪”,一只可爱的小花狗来了,看见院子里有东西吃,走过去用鼻子嗅了嗅,不是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摇摇头便走了。“吱吱吱”一只老鼠来了,闻了闻院子了的萝卜,看见不是自己喜欢的食物,摇摇头也走了。这时一只可爱的小白兔,舔了舔舌头,发出“啧啧”的声音,就吃起萝卜来,吃饱了,忽然听到有人来了的声音,赶快拿几只萝卜跑回去了。活动气氛在此环节中达到了高潮。 
       3. 引导辨析,纠错、质疑。看图讲述中有集体交流,幼儿就会议论纷纷,往往会形成形式上的冲突和矛盾,如有的说是小狗,有的说是老鼠,有的说是小兔等。教师捉住时机,有效地组织开放式的评论和讨论,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是小狗偷的?为什么是小老鼠偷的?为什么是小白兔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鼓励幼儿勇敢地对他人的活动结果提出疑问或对疑问做出解释。“因为小狗看见老爷爷拔萝卜”,“因为老鼠喜欢偷东西”,“因为小白兔喜欢萝卜”等,这十分有利于提高辨析、纠错、质疑等能力。 
       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普遍存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同伴之间互相质疑、解答甚至辩论时,个人的想法在碰撞中互补,进而更加完善。幼儿在讲述时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和宽松平等的氛围。为了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教师在幼儿辨析能力较好的情况下,给出有明显错误的讲述范例,让幼儿纠正,进一步对成人权威提出质疑。 
       此外,整个活动在游戏中进行强化,即将结束时幼儿知道老爷爷的萝卜被人偷了很伤心,从而萌生同情心,到自设的“萝卜地”里拔萝卜,给爷爷送去,幼儿从中发展了语言,又培养了情感,让人觉得这次活动新鲜有趣,回味无穷的感觉。 
       总之,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看图讲述教学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新思维,还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故事MP3:鲁滨逊漂流记30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