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关于4~6岁幼儿道德判断特点的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feng 感谢 feng 上传 0人参与

      一、问题提出
     幼儿期,即三至六七岁这一阶段,是儿童产生参加社会生活愿望,并形成最初个体倾向的时期。幼儿可塑性大,容易受具体形象感染,养成各种习惯,因此,幼儿期是实施教育的良好时期。了解幼儿的道德观念及其发展规律,能为品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其有效性。
     在研究中,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指道德评价,也指对道德责任的判断。鉴于二者密切相关,它们常被结合在一起,不作细分。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始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用讲故事的方式,与不同年龄的儿童讨论行为的是非善恶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是,有个男孩,趁母亲不在想偷取橱柜里的果酱而打破了一只杯子,另一个男孩则在去饭厅吃饭时无意中打碎了托盘里的十五个杯子。请儿童回答哪个男孩犯了较重的过失?皮亚杰发现:6岁以下的儿童多认为第二个男孩的过失较重,因为他打碎了较多的杯子,由此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在道德判断中多忽略行动者的意图,只是简单地以行动的结果为依据作出判断。
     然而,皮亚杰道德判断的故事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在询问儿童一个具有坏意图但只引起些微伤害的人,是否比一个具有好意图但却产生很大伤害的人恶劣时,常会将意图及结果混淆了;第二,所提供有关行动的结果的讯息比有关行动者之意图的讯息更为明显(或较容易觉察)。由于年幼儿童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能看到的证据上(例如打破杯子),而不是他们必须加以推论的抽象讯息上(如行动者的动机),因此他们会认为引起较多伤害的人更为恶劣,就不足为奇了。
     奈森(Nelson,1980)对这些方法上的缺点进行了修正,并以三岁幼儿为对象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每名幼儿听到一个有关主角将球丢向玩伴的故事,行动者的动机有好的(朋友没有球可玩)或不好的(行动者要攻击他的朋友),后果也有好的(朋友接到球而且高兴地玩着)或不好的(球打到朋友的头,朋友因而哭了起来),为了确信这些年幼的儿童都了解行动者的动机,实验者为其呈现相应的图片。结果是,三岁的幼儿确定认为有好结果的行动是比有坏结果的行动好。而最有趣的发现则是不论行动的结果究竟如何,有好意图的行动者常被认为比怀有想伤害朋友之意图的行动者好。奈森雷盖尔使用相似方法所做的研究发现,三至四岁的儿童认为早就料到会有坏结果的行动者,是比事前不知晓会有这种坏结果的行动者还要恶劣。四岁时,儿童对行动者说谎(骗人的意图)的伤害性结果给予较负面的评价。五岁的儿童相信因草率或疏忽而有的伤害性行动是比由纯粹意外所形成的伤害更应该受到责备。Bearison等研究者改变了皮亚杰的实验方法,如用单个故事代替成对故事,用等级评定法代替迫选法;变化呈现动机和后果信息的顺序;在向被试讲述道德故事时辅以录像或图片等等,成功地证明了幼儿在做出道德判断时能考虑意图因素。总之,这些发现显然是与皮亚杰认为年幼的儿童是以真实的伤害来判断道德责任的道德现实主义者的看法不一致。如果讯息是显而易见的话,学前儿童显然能够,也常常能使用意图来做道德判断。但皮亚杰有一点是对的,即年幼儿童的确比年长儿童更看重结果而较不看重意图。
     以上是迄今为止国外心理学工作者在关于年幼儿童在道德判断中是否会考虑行动意图方面的研究,但国内却未见此方面的文献,因此,本研究旨在弥补这方面的空白,为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科学化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1.材料与研究程序
     采用临床访谈法,参照奈森设计的故事,编制了4个小故事。故事一:小强见小红没有球玩,决定将自己的球抛给她,结果球打到了小红的头上,小红伤心地哭了起来(反映了好动机,坏结果的情况)。故事二:小刚见小红没有球玩,决定将自己的球抛给她,小红接到了球,很高兴地玩了起来(反映了好动机,好结果的情况)。故事三:小强(或小刚)故意用球打小红,结果球打到小红的头上,小红伤心地哭了起来(反映了坏动机,坏结果的情况)。故事四:小刚(或小强)故意用球打小红,结果小红接到了球,高兴地玩了起来(反映了坏意图,好结果的情况)。
     为考察幼儿判断的稳定性,以及对不同情境反应的差异性,又将4个小故事随机组合成6组故事:A、B、C、D、E、F。A组故事的道德问题情境最简单,好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好的行为结果,坏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坏的行动结果,以考察幼儿基本的道德判断的能力;F组故事的道德问题情境最复杂,好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坏的行动结果,坏意图的行动者拥有好的行动结果,这组故事对幼儿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余4组故事难度相当,处于居中水平,B组故事和C组故事的行动者均有相同意图,但导致的行为结果不同;D组故事和E组故事中的行动者意图不同,但导致的行为结果相同。
     随机组合情况如下:A(2,3),B(1,2),C(3,4),D(1,3),E(2,4),F(1,4)。经预测发现,6岁以下幼儿不能理解F组故事,故该组故事在正式研究中只对6岁组幼儿施测。为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每组故事均配有两张图片。六组故事以随机顺序呈现,每讲完一个故事,主试即要求被试按图片回忆出整个故事内容,并纠正回忆错误,几次帮助后,仍不能准确回忆出故事内容的被试被淘汰。访淡时要求幼儿回答:两个小故事中的行动者谁对、谁错,谁应受到更大惩罚及为什么,并录下谈话内容。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化成书面材料供分析。
     2.被试
     被试来自于长春市一所一级一类幼儿园,分为4、5、6岁三个年龄组,年龄范围为足岁前后三个月,其中4岁组20人(男12人,女8人);5岁组20人(男11人,女9人);6岁组24人(男12人,女12人)。3.结果处理采用内容分析法处理个案,将被试的回答分类,并统计每类理由出现的频率。
     三、结果
     1.A组故事,所有的64名被试均做出“故意打人者不对”的判断,故不细述。
     2.其余5组故事,被试的判断结果见表1。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1)班个性化环境科研总结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