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头疼的”打击乐活动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或许每个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上打击乐特别累,嗓子累,身体累,管理累......每次上完后,我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组织好打击乐活动,让课堂生动而不杂乱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准备要充分。
    准备工作要分两头,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非常清楚的,幼儿一头教师首先需要调查了解的是:
1、幼儿对乐器知识的掌握有多少?
2、这些乐器的音色是什么样子的?
3、如何操作这些乐器等?
    不要忽略对孩子一头的准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了解越多,活动组织越得心应手。而教师一头需要准备的是
1、根据乐曲旋律制作一张适合幼儿理解能力的图谱,画上简单的符号,表现乐句的节奏,便于更好的分析整段乐曲,引导孩子感受乐曲的坚强、有力的音乐风格。
2、根据乐器的种类安排幼儿的座位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可以达到击打乐器的音色统一、节奏完整这样一个目的。
3、根据乐器取放的需要安排乐器摆放位置也很关键,既要适合幼儿取放,又要便于教师指导。
4、课的重、难点放在乐器的使用上还是放在对乐曲的理解上?如果放在理解乐曲上,课的设置应该偏重于倾听、交流;如果放在乐器的配合上,对乐器的使用要求则要更多一些。活动准备的越充分,越能够使活动顺利地进行。
二、活动过程要到位。
1、乐曲分析要精确。
    想起我上打击乐“喜洋洋”这节课时,我先请幼儿欣赏乐曲,第一遍欣赏乐曲的时候提问:“这段乐曲听上去感觉怎样?”幼儿回答了自己听后的感觉。再次欣赏乐曲的时候,我没有让幼儿带着问题欣赏,而是直接听了一遍,因此2遍以后幼儿对音乐基本没有什么印象。接下来我就和幼儿一起分析了节奏图谱,在图谱的一些位置标注了乐器,告诉幼儿在什么地方应该由哪种乐器演奏,然后就开始让孩子们拿打击乐进行练习了……]对于打击乐活动来说,对乐曲的分析极为重要,乐曲分析得透,幼儿用乐器配合演奏的效果就会好得多,而且通过分析,可以明确乐器在哪个乐句使用比较合适,并知道为什么这样搭配。课后我再次仔细听了一下“喜洋洋”这段乐曲,发现整个乐曲的节奏很明显,高低起伏的变化也不是太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教师细致的引导,幼儿肯定无法在图谱上记录下乐句的分段,更别说为乐器的标注进行选择了,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注定为接下来的乐器伴奏造成影响,在这里解决分析乐句这个环节最好的方式则是多听、多分析、多交流。因此在这个环节要反复听,反复交流,这其中还可以穿插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喜洋洋的动态,以便幼儿更好的理解乐曲。待对乐曲掌握得不错的情况下,教师再出示图谱,让幼儿看老师是怎样看着图谱为乐曲打节奏的,在打节奏时,教师一定要指着节奏谱,跟着乐曲走,在乐句转换时身体幅度大一些,这样能强化孩子们对乐句的掌握。然后让幼儿来当指挥家,跟着音乐再来几次,图谱的功能就发挥出来了。
2、乐器使用要准确。
     在发现幼儿掌握乐器情况不太好的情况下,教师重新向幼儿介绍乐器的名称、音色、使用方法,再和孩子们一种乐器一种乐器单独练习,这个时间花费得最多。然后才和着乐曲演奏了几遍,到了交换乐器的环节时间不够了……因此让孩子首先认识乐器很有必要。首先是对乐器名字的掌握,如:通过孩子们敲打提供的串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说说他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然后再教给他们这些乐器正确的使用方法:串铃拍一下,可以顺势抖动发出声响;圆舞板可以放在手心里敲击发出声音(因为孩子们的手指灵活性和力量还不够,如果捏的话,声音不是很清脆);双响筒按低到高的音色从左至右敲击发出声音,方法教授后,可让孩子们拿一种乐器跟着音乐进行一次演奏,达到合拍的效果。然后再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哪个乐句配哪种乐器比较好,为什么?在和孩子们分析配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乐曲和乐器之间的关系,为后来的配器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3、要求提出要明确。
    当幼儿取乐器的时候,发出了很多的声响,教师在提出要求的时候幼儿根本没有听,自顾自的在那里摆弄自己手中的乐器。老师喊了几次后,幼儿声音稍微轻了一点,然后教师让幼儿把乐器放下(没有指定放在什么地方。)有的幼儿放在脚前面,不小心就会碰出声音……
    操作活动时,幼儿很兴奋,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才提要求,幼儿的注意力根本不会集中到老师这里,老师费了很大的力气作用也不明显,因此提要求一定要在每个操作活动前。教师提出的要求要简洁明了,针对操作的环节进行组织。如取乐器时教师可以说:“看谁取乐器时又快又安静。”放乐器时教师可以说:“请把乐器轻轻放回椅子下。”又如演奏前教师可以说:“接下来我们要演奏了,看谁的眼睛最亮,会看老师的手势来演奏。”交换乐器的时候可以说:“现在乐器要换朋友了,安静寻找,看谁的乐器能够很快交到新朋友。”大班幼儿理解能力已经非常强了,提要求时不再需要教师用过多的语言来表述,别小看了这些话,看似简单的语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一个动作、一段简洁的话语就能收到实效。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睡前小故事(文本):奶牛的埋伏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