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儿童画引发的思考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pipi 感谢 pipi 上传 0人参与

一、提出问题
据报导,为什么中外儿童的绘画风格会迥然不同,从而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引起了大家的忧虑。如果同是东方人,创造力、表现力上的差异也会十分明显。他们孩子的画从题材、画风、构图、色彩等方面来看都很自由。而我们孩子的画面有一种固定模式,“教”过的痕迹特别中,画国画无非是马、虾,画卡通画全是“舶来品”,画面中看不
到儿童自己,有名人戏称这样的儿童画是“儿童不在的儿童画”。
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哪里呢?回顾以往的美术教育,不难发现:美术课上,老师总是先出示范画,孩子们跟着学,最后老师评价谁画得像,画得好。于是孩子们摒弃自己的想法,努力模仿,向老师的标准靠拢,因此孩子不再享受美术。长期如此,幼儿忽略了自己的感觉,逐步丧失对美的感觉能力,创造力,以至想象力也在无形中消遁。
    这难道是我们想要的美术教育吗?当然不!边霞博士认为早期儿童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发展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帮助儿童健全、完善人格,那么如何让孩子
在儿童画中充分体现自我呢?如何体现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呢?在这里,我谈谈在学习和实施新《纲要》中的几点体会和感悟:
二、具体措施
(一)教师的本身
有一著名的美术特级教师曾说过;“儿童画在你的眼里。”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在美术活动中,有些孩子往往不根据老师的要求,在构图与用色上可谓有自己的特色,想象新奇。但这些画面再我们成人眼中感觉有点乱七八糟,不美观,有缺陷。此时就需要老师有独特的慧眼来看孩子们画中的美,正确对待孩子的创造性的表现。可见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水平,科学文化修养、本身要有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如果我们以孩子不听话,画面不整洁否定了孩子的作品,这实际上是扼
杀了孩子幼儿创造性,表现力的萌芽,把孩子赶出了画。
(二)绘画过程中,教师的良策,儿童的定位
1、让孩子在自由感中建立自信心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就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多给孩子自主、自由的机会,多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不要提供给孩子直接可模仿的范画。如:在绘画“眼睛的联想”中,我一开始只粗线条地勾勒了眼睛的形象。让孩子充分想象这是什么?引导鼓励孩子与别人说得不一样。孩子们可谓是齐思妙想“树叶”“舞台”“水蜜桃”“橄榄”“鸟窝”……再根据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谁和眼眶住在一起。最后放手让孩子自由画。此时的他们已经跃跃欲试,不一会儿画出了令人叹服的“大树上的大眼睛”、“水果盆里的水果眼睛”、“小兔住着蘑菇房眼睛,小熊敲着眼睛大鼓,孔雀踩在眼睛舞台上舞蹈,啄木鸟弹着电子琴眼睛,开着森林音乐会!”当孩子的想象与他人不同时,我就给予及时的肯定。培养其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而且在孩子作画时,教师尽量少干预。这时他们的思维会同意受他人暗示,如果我们不断地问他画什么,想什么,孩子可能会放弃自己正在创作的主题。而当孩子不敢落笔时,我们说“相信你能行”,当孩子不敢确定自己画得好不好时,我们的支持、表扬、欣赏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在我们的眼里,孩子的每张画都是好的。当然,我们要避免“统得过死”和“放羊式”的教学。让孩子大胆的表现,尽情地画出自己的感觉,画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画自己的个性,画孩子眼中的世界。在保持孩子作品天真、稚拙的前提下,稍加指点,教给一些简单的绘画表现技巧。如此,孩子笔下的童话将变得神奇而绚丽多彩,他们的个性也将得到健康的发展。
2、重视孩子的绘画过程而非结果
    对孩子来说,他们的绘画过程正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享受愉悦的过程,而对教学本身应该注重孩子的兴趣、情感和活力,兴趣的引进正是创新的摇篮。如:绘画活动“神奇的天空”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预先用蜡笔画出天上有些什么(月亮、星星、太阳、嫦娥、玉兔……)?然后据此想像,“你想怎样上去看看呢?”孩子们畅所欲言:“设计火箭、飞船、机器人……”这时,想象的火花随即碰撞出来了,美丽的图案也随之出现在雪白的纸上。活动中,我们应将“天空中的物体”与“想象物”分两步进行,否则孩子就有可能直接画出图案而体验不到想象、创造的乐趣。又如:秋季我们带着孩子们去黄山湖公园一起去找秋天,有的找到了红枫叶,把它画到自己的画本中,那满页的红简直能比得上香山的枫叶。有的孩子带回了自己的感受。因为每个孩子对秋天的感受不同,所以一幅幅“秋之韵”让人浮想联翩。孩子的个性在此时已酣畅淋
漓的显现出来了。同时,在这过程中锻炼了想象力、创造力和自信心。
3、在绘画活动中,让孩子开口说话
在一次《画脸谱》的涂色活动中,我看到一个孩子在脸谱上涂上了青色,我立即要求他停止,可他转头对我说:“妈妈生气时就是铁青着脸。”我无言以对。又一次看到孩子画了一张杂乱不可辨认的画,这时的我把火压到最低处,让他重画,然后“好言引导”该如何如何画……然而孩子的画你看懂了吗?此时的你应从他眨巴的眼睛中聆听他想告诉你什么。孩子会有模有样的指着画告诉你他的想法。孩子的创作是极富个性的。有的作品只有他才看得懂,说得清。在诉说过程中,孩子是快乐的,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同时也得到了一次情感宣泄的机会,而其创造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破传统的评价方式
    以往在孩子作品讲评中,一般都是有老师从孩子作品中挑出几幅好的——涂色均匀,画面丰满,干净整洁的画,给予表扬。反之则指出缺点,并提出了下次要求。如此一来,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意识,孩子们则被铸成了一个模子,对孩子自由大胆个性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们不如换一种做法。我们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不期盼老师的赏识,没有一个教师赏识激发不了孩子的潜能。得到他人的赏识、赞美是人的本能需求。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当正面评每一位孩子,如“画得真有趣”“画得真棒”来肯定孩子的创作,鼓励孩子的想象。在作品评价时,把“哪一张最好”换成说“最喜欢哪一张”允许孩子有自己不同的审美观,允许孩子有个性的发展。这种做法为每个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由于孩子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真正成为了绘画的主人,在绘画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因此,孩子对绘画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请孩子把自己的画编成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不仅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讲述了自己绘画的用意,丰富完善了他的想象力。
三、结论
    由此可知,儿童在绘画中,这对老师提出与以往不同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学习绘画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绘画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把儿童放在首位,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绘画艺术是雨后的彩虹,从而提高绘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2001版。
2、北京师范大学附校中心《中国基础教育》编辑部。
3、王琦:《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中国经济教育出版社20002年版。
4、仰颐:《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美工区活动教案:有趣的拓印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