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把握教育契机  点燃创新火花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bolan 感谢 bolan 上传 0人参与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天天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人”。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处处隐藏着创新的契机,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及时把握,及时引导,灵活运用各个方法和手段去点燃这些创新的火花。如何正确把握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教学契机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在工作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现与大家共同切磋。
     一、挖掘契机,诱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自然界丰富多彩,无奇不有,处处蕴藏着创新的素材。幼儿天生好奇、好问又好动,对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事、物、情、境都很感兴趣。如果教师经常有目的地带幼儿去观察、实验、实际操作,并启发、引导、提问就极易激起幼儿的思考和想象。因为他们身处自然界,会显得更加无拘无束。这时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内在的创造潜能很容易释放出来。
     例如:与孩子一起仰望天空中的满天彩霞,欣赏之余,让孩子们说一说天上奇形怪状的云朵象什么?嬉戏田埂,与孩子们一起观察花果叶茎的自然形态,琢磨琢磨,进行广泛的联想,再加工加工,可设计出千姿百态的造型,制作出苍耳子刺猬,南瓜子荷花,花生小鸟和小鸭,豆粒老鼠,竹叶蜻蜓,草茎烟斗,麦杆草帽,山芋小猪,萝卜小船等等。漫步大街,满目的泥、石、水、瓦,均可是谈论的话题,让幼儿讲讲常规用途外,也说说它们反常规的用途,如石头除可铺路、造房、拦坝外,还可用它当武器、磨刀、填河、止滑、刻字、写字、当椅子休息、做工艺品、击石取火等等。
     二、营造契机,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有具大的创造潜力,它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培养。如果我们能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它就会发展;反之,如果我们不去培养它,甚至压制它,它就会萎缩。因此,我们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为幼儿提供自由联想和自由探索的物质材料。
     幼儿有好奇的天性,探索的欲望,活动的兴趣,操作物体的需求和认识周围环境的需要。若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环境,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探究活动和创作活动,使他们的眼、耳、手、脚、脑都会积极地投入活动。由此他们会无比的兴奋和欢乐,思维也活跃,创造欲望也随之增强。
     为了能方便幼儿活动,我们在教室和走廊里开设了各种活动区;有生活区、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区进行活动。各区活动材料可结合主题内容、季节、热门话题等不断变换。如:在美工区中的物质材料就丰富多样,有泥工、纸工、布贴、树叶粘贴,剪贴加画、编织,自制玩具等,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创造性的制作、多样性的拼摆及图形想象等活动,他们在做中竞争,敢于求异,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例如:前段时间,我班开展了《我爱秋天》的的主题活动,幼儿对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菊花印象颇深。我借机要求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再现菊花的形态。幼儿就很自然地运用区域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活动,他们运用画画、折折、剪剪、贴贴、捏捏、拼拼等手段,制作出了不同材料的作品:有的用桔子皮四周剪开后重叠放成菊花;有的用橡皮泥压成长条形的薄片后,把一侧切成丝并把一端捏成勺状,再卷成了栩栩如生的泥菊花;有的用软铅丝扎成一束后拉成铁丝菊花;有的用树叶层层重叠贴出半立体菊花;有的用毛线粘贴成了绒菊花……;而那些用蜡笔、水彩笔画的平面菊花,幼儿显得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他们更欣赏那些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立体和半立体的菊花。因而大家都费尽心思地制作与众不同的菊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欲望,使创新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在各科教学中,注重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开发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即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办法。发散性思维越强,创新能力就越高。而教学过程是幼儿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特别是训练发散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训练幼儿发散性思维,并讲究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改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方法为欣赏、讨论、演示、思考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如在语言活动中,请幼儿编故事结尾、画画讲讲故事、仿编诗歌,词语接力、十字开花等语言游戏;数学活动中的多进行看图找规律、图形分类、组合分解、一题多解;科学活动中组织幼儿多观察、多实验、找异同点等,即使是最常规的认识动植物或物品时也可让幼儿找特征分分类,说说一物多用、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等,并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奇就越好;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通过画画、剪剪、折折、捏捏等动手操作活动,进行想象绘画、纸条造型、团纸粘贴、几何图形拼搭、吹墨添画,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礼物等,让幼儿手脑并用,这些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都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科学活动中的看动物卡片给野兽分类时,我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分类,允许幼儿出现错误和争论,并引导幼儿在多次积极思考,修正错误,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分类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鼓励幼儿不断变换分类的方式,并讲出为什么这样分的道理。结果他们找出了10种标准进行了分类:(1)吃肉—吃草;(2)会叫—不会叫;(3)凶猛—温顺;(4)长蹄子的—长爪子的;(5)有角的——没有角的;(6)跑得快的——跑得慢的;(7)尖耳朵的——圆耳朵的;(8)腿粗壮的——腿细长的;(9)有胡须的——没有胡须的;(10)珍稀动物——般动物。
     三、捕捉突发契机,锻炼幼儿的创新能力。
     创新表现往往产生于不经意间。教师要善于捕捉无意间冒出的创新契机来锻炼、考验幼儿的创新能力。它有利于幼儿集体探索,培养急中生智的良好心态,避免遇事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记得我园开展幼儿住宿活动时,电路突然出现故障,室内一片黑暗,幼儿有些惊恐不安。我即时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室内一片黑暗,用什么办法可以让室内亮起来呢?我们来比比谁想的办法最多!幼儿即刻忘了害怕,七嘴八舌地纷纷献策:有的说用手电筒,有的说点蜡烛,有的说划火柴,有的说烧纸片,有的说开应急灯,还有的说点着煤气灶,打开电视机,打着火机……虽然有些办法不现实或不可取,但幼儿能急中生智,充分体现了他们初步的创新能力。
     在一日活动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都可让幼儿出谋划策来解决:如发卡不小心掉进了游泳池,怎么不湿身取到发卡;游戏时正用着的道具突然坏了,用什么办法能继续玩这个游戏?针对某一幼儿突然冒出的一句近乎荒唐的话而展开的随想;以及活动中碰到的其它困难,均是考验幼儿能力的大好时机。教师不妨灵活抓住这些突发的教育契机,来锻炼幼儿的创新能力,惊人之举尽在这不经意间。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举一动就能体现的,而是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点拨,让幼儿养成那种敢说、敢想、敢做的习惯,使他们从小就拥有良好的创新素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引导、点拨也要有度。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启发引导不要过细过全,留给幼儿主动学习的余地。
     2、对幼儿的能力要有信心,要耐心等待,不急于求成。
     3、允许有失败,有反复,允许幼儿模仿,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自然而然会体现创新,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支持幼儿的独特想法,爱护有创造性的幼儿,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参考书目:
     (1)《创新与思维》   杨名声  刘奎林著
     (2)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快乐学英语FLASH:O.K.(好的)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论证启新程,共“研”途繁华开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4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