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想象,展示幼儿个性
幼儿是稚嫩的、独立的、迅速发展的个体,其认识、情感、个性都带有明显年龄特征,“想象”为幼儿童年披上了绚丽的色彩,为童年披上了朦胧的面纱。“想象”是自然赋予儿童的翅膀,是一个光照四方的灯塔,让主动的生命之光投射向新奇的未知世界。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一百个儿童有一百个世界去想象,他自由地涂鸦、吟唱、表演,装扮在这想象的王国,他是实实在在的“国王”。人类文明是在古老的神话中孕育成熟,人类个体的精神胚胎也是在神话中孕育成长的,神话是怎样来的?想象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
一、激发幼儿思维和行为的活跃性
早期教育学家们做了一个十分著名的研究:在大学教室黑板上画一个“0”然后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吱声,后来老师点名喊起了一个同学,那同学回答说是“零”或是“o”,其他同学都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在幼儿园黑板上画了“0”,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纷纷回答说是“零、乒乓球、灯泡、玻璃球、鸡蛋……什么有联想的东西都能说出来。这个著名的实验能说明很多问题,在这里我们仅说幼儿的活跃性,体现在思维的活跃和行为的活跃。幼儿纷纷举手说明他们踊跃回答问题,这是行为的活跃,而幼儿能举出那么多的物品又体现了他们想象力的丰富,思维的活跃。幼儿天真、单纯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影响,他们敢于表达出个人的意愿和思想,不象大人们那样束手束脚的,生怕表达出来遭别人的笑话,在这点上,我们幼儿教师一定要十分注意,鼓励幼儿去表现他们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勇敢。在思维方面,幼儿心中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不被思维定式所限制,在他们的脑海中能想象出各种事物,思维意识开扩也明朗。作为我们教师来说,我们应维护他们的思维自由发展,而不能把我们个人的思维强加在他们身上。否则就会出现思维定式,思维受到局限、想象也会狭窄,思考问题上全班全都一个方向,没有丝毫的活力和个性,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原计划是让幼儿听出是小兔来到草地上采蘑菇,但幼儿欣赏后,有的说是小青蛙蹦蹦跳跳地在田里捉害虫,有的说是小松鼠跳来跳去在树上玩捉迷藏游戏,也有的说是小狗在玩球,此时如果全部否定幼儿的意见,强迫他们跟随老师的原计划而进行活动,长期这样,孩子们的心理一定受到影响,势必禁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其实,音乐作品具有可变性,我们听同一首曲子就会产生不同感受,对一个音乐作品的共同理解只是相对的,而理解上的差异是绝对的,因此,音乐欣赏没有统一的答案。就以上例子,我们可根据幼儿的想象灵活进行教学,允许多个答案存在,在求同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求异精神,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我们的任务是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各自爱好,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和长处,创造环境让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和行为活跃性得到锻炼。
正是幼儿的行为活跃性使他们的动手欲望很强,给他们一团泥巴,他们每个人会捏出各式各样的摸样,而大部分作品在我们大人眼里什么都不像,而在幼儿眼里却自然而然认为汽车有翅膀、树有八只手。我们不应该去批评他们的作品错误或是粗糙,相信大家都知道小板凳的故事吧!第三张在我们眼中看来十分的糟;但是有比第三张更糟的第一张和第二张,第三张是在第一张和第二张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是努力的结束。幼儿的模型也一样,是他们劳动来的成果。如果把他们的作品展列出来,让他们各自讲解自己的作品,供每个人学习,那么他们的互相学习和影响将会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扩。
世界上凡是具有创造性的劳动,都是想象的结晶。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就是说,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想象的水平。表象越丰富越准确,想象就越新颖越深刻;相反,如果表象贫乏、失真,那么想象就必然会狭窄、肤浅甚至荒谬。所以,要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就要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这是幼儿想象的源泉。幼儿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根据别人的叙述和描绘产生丰富的想象。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使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和语言材料,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如引导他们多看一些科普读物、儿童画册,讲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故事,看一些儿童电视、电影节目,参观工厂、农村以及参加各种有利于儿童智力开发的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活动中,向他们提出一些需要动脑才能解决的思考题,去调动幼儿已有的感性知识,展开合理的有意想象,开拓思路。如: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玩折折画画,先后做成了小羊、小狗、猴子、小兔子的手指玩偶,然后让幼儿边玩边讲故事,幼儿兴趣很浓。这时我乘机启发他们还能折成什么,突然,一个孩子说:“老师,再做一个乌龟,我们就能玩龟兔赛跑的游戏了!”我听后立刻表扬他会动脑筋,并连忙揣摩着帮他做成了一只乌龟玩偶。这一来,诱发了其他幼儿的想象力。王磊小朋友说:老师,你看我做了只大灰狼像不像,我要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冬冬小朋友说:老师我做只小熊好不好?我要表演“小熊过桥”的节目……我仿佛看到了孩子智慧的嫩芽如春笋般展发着。
二、支持幼儿大胆动手操作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有许多重大贡献,当别人问他何以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探索问题罢了”。可见,积极探索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都非常强,他们在不停地看、听、摸、问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产生求知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让他们对有兴趣的现象、奇怪的事情等产生的好奇心,主动地进行探索实验。记得有一次,开饭的时间到了,可有几个小朋友蹲在操场旁就是不去洗手,我走过去一看,只见他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蚂蚁,于是我蹲下身子和他们一起观察。一会儿,一个男孩问:“老师,蚂蚁这么小,怎么能搬动那么大的食物?”接着,他一边用土堆起一座小山,一边说:“我们做个小实验吧,看看蚂蚁能不能把食物搬过去”。我也表示赞同,实验开始了,只见一只蚂蚁搬着食物来到山脚下,不能往前走了,这时,蚂蚁放下食物绕到山坡上,将食物倒着拖过山去。这样做,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支持了他们的探究行为。
现代人家中都少不了有酒吧,酒盒子和酒瓶子都可以充分的利用,我提醒幼儿选取喜爱的酒盒子进行加工,可以剪下来当成自己心爱的东西,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盒子上的图案剪下来,还可以把酒盒子制作成模型。酒瓶可以当作盛具,让幼儿把自己喜爱的小玩意装进去,如各种颜色的玻璃球呀、各种彩纸剪成的碎片都可以装进去,然后把这些加工后的成品展列在教室里,让幼儿给同伴讲解自己的操作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想象力和讲述能力。其实许多平时身边不用的东西,都可以作教学用具,让幼儿自己制作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锻练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发展每个孩子的爱好和各自的兴趣,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
创造想像是幼儿创造才能的重要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大胆的创造想象常常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大人们一边惊叹自己的想象不如孩子的丰富,一边又有意无意地要孩子适应大人的条条框框,对孩子的一些不符合“规矩”的大胆想象加以制止。殊不知这种作法往往扼杀了幼儿的想象能力。
一位从国外访问回来的幼教专家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情:在国外,一次她去一所幼儿园参观,看到一个孩子用蓝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圆东西。她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孩子回答:“大苹果”孩子的老师走来看了一眼,说:“嗯,画得好”摸了摸那孩子的头就走开了,我们的专家见状很纳闷,事后便问那位老师:“他用蓝颜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呢?”那位老师诧异地看了她一眼,说:“我为什么要纠正他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育出蓝色的苹果。至于现在的苹果是什么样的,他会在吃苹果时自己弄明白的。”
那位外国老师不干涉孩子大胆想象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家长在各种场合都要鼓励孩子的想象。对孩子的奇思怪想,应以鼓励的口气给予表扬
对中大班的小朋友,可创造机会,多用词语启发他们的想象,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从而促使想象逐步向前发展。如在一次语言活动中,续编故事《小鼹鼠要回家》,小鼹鼠带着钱出去玩迷路了,怎么办呢?幼儿有的说打110,有的说给妈妈打个电话,让妈妈去鼹鼠那儿接他。还有的说鼹鼠遇到了坏人还和坏人展开斗争,结果小鼹鼠利用自己小的特点逃了出来,坐上出租车回家了呢!教师抓住了这智慧闪光点,启发幼儿大胆的想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从而明白了。如果自己迷路了,该如何动脑想办法的道理。
总之,教师既要启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同时,又要正确引导使他们的想象有一定的逻辑可循,要从小培养幼儿敢想、爱想的性格习惯,并经常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使幼儿想象的内容广泛而新颖,在想象发展的过程中使幼儿的个性越来越鲜明而突出。
手工材料
关键词:想象
-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013/02/27
- 如何培养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2013/02/15
- 美术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2013/01/21
- 想象力、洞察力和记忆力培养记 2013/01/03
- 创造条件,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2012/12/16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