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初探-优秀获奖美术教育论文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pilio 感谢 pilio 上传 0人参与

作者:余姚市工业幼儿园   邵丹

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使他们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幼儿美的感受力及促进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幼儿是评价活动的主体,又由于教师与幼儿的特殊关系,使得幼儿相当在意教师的评价(包括直接的评价和间接的评价),这就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可能性。所以,美术活动评价既要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过,传统的教学评价基本上是从幼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技法和最终效果等这些较为显性的因素去寻找差异,教师往往是以好、不好来评定幼儿的作品,并几乎以此作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的美术学习情况。单一而刻板的评价,忽略了幼儿作为评价者的身份,忽略了对幼儿学习过程以及不同方面的综合评价,同时也忽视了美术学习活动中幼儿丰富多彩的个性,对于提高全体幼儿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激发和保持全体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认识自我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明显不足。那么,如何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得出一些体会:

一、平等尊重、标准合理
在组织幼儿评价活动时,我总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幼儿的个人见解,不把自己的见解强加在幼儿之上,因为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密切相关的,因此,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许多方面与成人不同是很显然的。但有些教师在评价标准上过于单一,即:与自己见解一致的就对,不相一致的就不对,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只求与老师一致,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只有教师抱着欣赏幼儿的痛心、接受幼儿的天真、爱护幼儿的稚嫩时,才能真正发挥美术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幼儿使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情感。

二、认识作品、正确评价
要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我们首先要认识幼儿的美术作品,了解“幼儿画画为了什么”,可以这样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没有任何功力性,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特别是小年龄的幼儿,信手涂来便是画,画出来看看像什么就说是什么,高兴用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更谈不上构图之类,而儿童画的魅力也往往在不经意间的偶得。可以追求的所谓“画面效果”往往显得做作和趋向成人化。虽然许多教师经常要求幼儿“想好了再画”。可又有多少孩子真的是先立意后动笔、考虑构图色彩的呢?因此,儿童画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作品,那么,在评价时也不应该用评价艺术作平的方式去进行。许多教师一谈到评价幼儿美术作平,就用构图如何、色彩如何、线条如何、形象如何来分析,这样是否要求太高了。当然,既然是美术作品,就离不开色彩、线条、形象、构图等等,但儿童画更主要的时看有无童趣,看小作者表达了何种情感,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例如:活动《做操》结束后,幼儿开始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远远小朋友把她的画展现了出来:傍晚的时候,小朋友出来边散步边做操。洋洋说:“画的不好,她的鞋怎么歪来歪去的。”我一看,还真的不好看,“远远,这里?”我显出一副遗憾的表情!“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她没穿鞋啊,我在江边散步时看到过别人不穿鞋锻炼的。哦!原来是这样,远远画出的是别出心裁的黄昏人们赤脚散步锻炼的画。此画谈不上有好的构图,形象简单,色彩也不怎么样,但他表达了小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有着幼儿特有的想象,故不失为一幅好画。
从另一方面说,美术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要用文字语言(对幼儿来说是口头语言)来表达,有的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喜欢就是喜欢,非要说出“好在哪里”、“为什么喜欢”有时连成人也讲不清楚,更何况小小的幼儿。由此看来,幼儿园教师的儿童画欣赏水平更待提高,也就是说对幼儿园教师自身的美术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新《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作为一次美术活动后的评价,当然不能那么笼统,必须经过目标分解,结合具体目标来进行评价和分析。如果教师的目标意识不够:大目标心中无数,小目标不够明确,评价时只好一概用“好不好?好在哪里?”、“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来提问,这样幼儿的回答也就不可避免地说不到点子上,有时就白白浪费了时间。因此,在每次美术活动时,我总提出2-3个具体明确的目标,而讲评时也就组织幼儿围绕着这几个目标来进行,不必面面俱到,避免空洞无物。例如大班绘画活动“小小建筑设计师”,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几何形组合来表现想象中的房屋、街道等,提供给幼儿的作画材料仅是白纸一张、黑色水彩笔一支,讲评时我就引导幼儿看看谁画的跟别人都不一样,谁画的房子好看(线条较平直、有疏密变化,集合形组合较丰富),而撇开了色彩方面的讨论。又如大班纸工“有趣的变形”。把事先准备好的几何形小纸片作简单分割后重新组合再粘贴到背景纸上,目标是:1、充分利用材料(节约资源);2、画面简洁、形象美观;3、又快又多但又与众不同(创造性、敏捷性)。我提供给幼儿64K大小的背景纸和利用边角料剪的各种蜡光纸几何形,要求一个图形用一张背景纸。讲评时请幼儿看看自己和同桌是不是把剪下来的部分全部都用起来了,是不是又简单又好看,比一比谁做得多、每一张都不一样。

四.时间合理,形式多样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教师喜欢把评价活动时间安排在美术活动的结束部分,或全体集中听少数几个幼儿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或把教师认为好的作品展示出来讲评,形式较单一;其次,能发表意见的幼儿人数较少,大部分孩子被要求安静地听,使许多急于表达自己感受的孩子处于较长时间的等待状态,甚至由于时间关系得不到表达的机会;再次,评价时教师往往请幼儿讲讲“你最喜欢哪一幅”,所以讨论常常集中在少数美术能力较强孩子的作品上,很难发挥“面向全体”,不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时间上分析,那时候有的孩子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孩子还没完成任务埋头工作,此时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评价,教师要花力气才能让孩子们集中起来,且持续的时间很短,故效果一般、效率较低。因此我一般此时总对幼儿进行个别评价,结合本次活动目标、简单扼要,而且面要广。集体评价则安排在餐前安静活动时(也可安排在晨间谈话、下次美术活动的“导入”部分等),花三、五分钟时间,讲讲总体情况及表现特别出色或进步显著的孩子,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同时还可以让幼儿互相交流(分组或自由组合),找找自己及同伴的优点和不足;当然,最后我对幼儿的评价作出评价,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

五.自我评价,增强自信。
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很少听到教师让幼儿评价自己,总是对他人评头论足。而我则认为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自我评价的习惯。如前所述,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幼儿,教师和同伴的肯定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机会太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要使幼儿学会自我激励,重视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同时又要与同伴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正确评价自己。在一次《看雨》的绘画活动中,成成将绿色的草地上添画了红色的背景,小朋友都评价这里的不足,而成成却自信的向同伴讲述这是雨后彩虹所透露出的光彩,换来的是同伴们敬佩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我想成成小朋友在此刻一定体会到了艺术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给予幼儿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的信心,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

的确,评价本身就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会评价能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美术活动完成得更好,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习质量,提高美术能力,真正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实证收集法简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