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试论怎样正确开展园本教学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ally 感谢 sally 上传 0人参与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行为,如何使教育富有鲜明的色,已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在学前教育方面,园本教学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对提高幼教的质量发挥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我在幼儿园园本教学研究工作中进行的学习与思考,结合本单位在这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与教训,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什么是园本教学研究?
      园本教学研究:一般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和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改进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的教学研究活动。
      二、园本教学研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特征
      园本教学研究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通过园本教学研究,有效地加快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园本教学研究的两个原则: 一是人人参与原则。只有每位教师都参与园本教学研究,才更有可能让全园每个班级的每个幼儿,能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受益。二是园本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对于园本教学研究的内涵,我认为应该紧扣以下四个关键点:
      一、园本教学研究所研究的是本园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研究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包括学园行政人员,但理想的园本教研模式最好有专家参与,并做专业引领;
      三、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幼儿园园本教育的提高,因而,评价教园本学研究的成果应以“实际问题的真实有效解决”为标准; 
       四、研究方法是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但不能将园本教学研究简单的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等同。
       三、如何开展园本教学研究。
       要正确开展园本教学研究,方法与步骤非常重要,园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可以分为以下两大步骤。 
      第一:以“学”为先导。
      做好园本教学研究的核心是让教师懂得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因此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深刻理解园本教学研究的含义,树立园本意识。学习的方式,则可多种多样,力求实效。

      从我所在幼儿园的实践看,在倡导、推广园本教学研究之初,虽然进行了初步的集中学习培训,但实际上园内的大部分老师对此几乎还是一知半解,有不少人产生了消极情绪。发现这些问题后,园里对工作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采取了“请”、“学”、“合”的办法。 “请”,就是请相关部门的专家或高水平教师到幼儿园讲课,加深大家都园本教育的理解,并结合一些具体事例或课题,指导老师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学”就是派出一部分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到上海、成都、重庆等地一些园本教育理念比较先进的幼儿园学习,经常到昆明其他的优秀幼儿园观摩,参与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合”就是在此基础上,不直接对单个教师下达教研任务,而是把若干教师编为一个小组,从一些浅显的课题开始,着手进行教学研究,园里的领导则经常性的参与,各小组定期商讨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还邀请了部分家长提出参与意见与建议,这样做的效果非常明显,教师们很快改变了思维观念,逐步掌握了园本教学研究的内涵与方法。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教师会“研” 。
      根据我在工作一线的实践经验,在这一阶段应该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1、树立“研”的意识 
      园本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教学小现象”,主要指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看似很小,却时时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因而它值得研究。这些“小”问题贴近教师的生活,教师们都有切身感受。以我们幼儿园为例,提出过这样一些课题:小班组专题研讨“如何更快地稳定新生情绪”“怎样做好新生家长的工作”等;中班组专题研讨“如何使幼儿在绘画教学中集中注意力”“中班幼儿礼貌用语的培养”“怎样创编简单幼儿歌曲”等;大班组专题研讨“如何避免幼小衔接中的常见问题”“怎样改变大班幼儿不好的举止习惯”等。在培养教师树立“研”的意识方面。一方面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形成“研”的氛围。 
      引导教师在选择研究重点时,要源于自己的实际工作,让教师在研讨中能针对自己的实际工作想说、敢说、会说。找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进行交流。有这样一些办法。如:(1)头脑风暴法。小组成员就某一问题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2)分享式讨论。小组成员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成功的案例进行交换与共享。(3)评判式对话。小组成员就理论学习中的某一观点或教育教学的热点、焦点问题,站在反思的角度展开辩论或提出质疑,通过相互碰撞以达到解决问题的共识。 
      3、掌握“研”的方法
     我结合学习到的方法以及本单位的实践,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主要包括: 
   (1)问题会诊日。每周把某一天或半天作为幼儿园教研活动日,让教师将一周来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罗列,由全体老师进行讨论、分析,以此为基础共同制定教育方法,设计教育过程,选择教育方法,这样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就有研究,有探讨,提高了教师设计活动的能力。  
    (2)三课活动:即听课、说课、评课。把三课活动贯穿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  
    (3)活动三研:即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的实践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教学反思:针对以往教师对一些教学问题消极处理,回避了事的状况,在每次的活动结束后,引导老师都要及时地写下自己的体会与思考。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教育策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参加培训。  
     (5)个案评析:在进行某一主题的研究活动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循环的方式运行:即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实践,这样可使研究少走弯路。 
      四、园本教学研究中的一些常见误区
     一些幼儿园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误区,使“园本教学研究”有所变“味”,直接影响着园本教学研究的开展与实效。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把园本教学研究的“在本园中,基于本园。为了本园”错误的理解为“闭门造车”。 
      不少人因此错误地理解为,园本教学研究就是要把教研工作的职责全部下放到幼儿园,完全让幼儿园教师自己去研究问题,不需要外人的参与,也不需要参加外面的教研活动。
实际上.虽然园本教学研究强调以园为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理论研究者的专业引领,不需要“外脑”或“外援”。 
     “以园为本”,是针对以往的教研工作以教科研机构或部门为重心。基层幼儿园缺乏教学研究自主意识的弊端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帮助幼儿园及其教师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挥教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园教学研究的自主意识,也是需要专家学者的启发、引导和培养的。任何园本教学研究都必须以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各地先进经验,作为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2、不能把园本教学研究变成少数骨干教师的行为。
      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开展园本教学研究非常必要,但是在有些幼儿园,少数骨干教师长期充当专业引领者,而大部分普通教师则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参与权”和“话语权”,成了园本教学研究的配角甚至旁观者。在我们幼儿园,也存在有少数教师是园本教学研究的“积极份子”,而部分教师则很少参与,习惯打打下手甚至纯粹旁观的现象。在园本教学研究的舞台上,不能由少数骨干教师唱“独角戏”,而必须带动广大普通教师一起“表演”,把“话语权”还给普通教师,激发其研究热情、意识、能力,从而共同获得专业发展。
       3、园本教学研究要脚踏实地,“研”以致用,不能好高骛远或装点门面。
      园本教学研究提倡教师应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做“专家型”教师。搞园本教学研究,就是要搞正规的、高层次的课题研究。我认为,有这种追求当然不错,但问题在于,园本教学研究毕竟不同于专业理论研究所从事的研究,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产生系统理论,而是实践本身的改进,它不是基础研究,而是应用研究,群众性研究,不强求非常严密的课题论证、复杂的研究工具以及学术化的研究成果。如果忽视这一点,就很容易把园本教学研究神秘化、高端化。 
      据我所知,有些幼儿园把园本教学研究作为体现工作业绩的重点,集中几位相对素质比较高的教师组成小组,确定课题进行攻关,甚至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力争拿出“摆得上桌面”、可以去评奖的成果。这样的园本教学研究必然陷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误区,对教学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4、园本教学研究必须以园为本,绝不能形成“人本背反”
       以园为本不仅仅是以幼儿园为本,更重要的是以儿童为本,以教师为本,最终是为了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园本教学研究的现实中,却存在人本背反的误区。为了迎接检查、参观或给家长留下好印象,有的幼儿园大搞“表演课”。一个教育活动往往要经过多次“演练”。儿童被迫不断重复早已熟悉的教育内容,为了使“表演”效果更好,甚至不让一些爱闹的孩子参加,尊重儿童主体性成为一句空话。有的幼儿园重表面,轻内涵,重总结,轻实践,工作华而不实,甚至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 
      与此相对照,一些幼儿园在推动园本教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有不少好的做法,比如北京一家幼儿园在幼儿艺术教育方面就提出了“四条原则”:一是以提高幼儿整体素质为目的的原则:艺术教育定位在提高幼儿整体素质上,所设置的课程要让每个幼儿受到身心的陶冶,获得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艺术技能和欣赏情趣。二是渗透性艺术教育和专业性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专业性主要是指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专门艺术活动,渗透性则是在幼儿的日常游戏、生活及其他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艺术活动。三是游戏性原则:注重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想象、创造,把艺术活动当作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四是启蒙性原则。选择的艺术教育内容是基础的、启蒙的,要求幼儿具备的艺术能力和素质也是浅显的、初步的,不提过高要求,不搞揠苗助长。 
      园本教学研究中不注意以人为本的另一个常见表现,体现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有的幼儿园以“严格管理”为名,对教师实行家长式的管理,动不动就以“下岗”、“待岗”进行威胁和压制,对教师的工作不是指导、帮助,而是强调监督,使教师普遍感到紧张而压抑。有的幼儿园在“量化考核”过程中,对教师不断加码、加压.致使教师们感到身心俱疲,甚至产生职业倦怠。这些现象,将使园本教学研究步入人本背反的误区。 
       既然以人为本是以园为本的核心,因此要构建有效的园本教学研究机制,就必须寻求儿童、教师及园所发展的和谐统一。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园本教学研究环境。
       园本教学研究必须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园长的关系应该是民主而和谐的。儿童的主体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这种环境的创设,要求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如,教研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要考虑教师的尊严、价值与需求。另一方面要请教师参与到教研制度建设中来,倾听教师提出的意见。在评价教师时,应关注教师的个人经验与个体差异,注重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使每个教师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个人价值。 
       (2)为教师“减负”、“松绑”。
      要想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专家型教师”,就必须让教师有时间思考。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被各种量化考核和琐碎工作所累,缺乏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因此,为教师“减负”、“松绑”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就是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应该坚持科学师生比例,形成求真务实的管理作风,量化考核应该抓住关键,避免琐碎繁杂。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改变过去固定的活动计划预成方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使教师们有相应的时间和热情用于自己的个人发展与专业成长。
       幼儿教育中的园本教学研究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还有很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长期的研究和探索,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一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作者:云南昆明77200部队机关幼儿园    卓昆梅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7)好玩的“激流勇进”/儿童绘本故事ppt阅读下载《启启、蒙蒙勇闯蚂蚁国》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