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引导小班幼儿在角色体验中学习故事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iming 感谢 yiming 上传 0人参与

引导小班幼儿在角色体验中学习故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施行)》指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在组织小班幼儿学习故事时,我依据《纲要》精神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思维特点,让幼儿以故事角色的身份参与学习,置身于故事情景中,使幼儿成为故事再现的主人,诱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变过去传统的、封闭的、被动的学习,为现代的、开放的、主动的学习。

1、借助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幼儿置身于故事情景中。
     讲述故事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文学传达方式。语言艺术和情感表现是讲述故事的关键。教师生动有趣、绘声绘色、入情入景的讲述,同时配以手势、表情的生动表演,对幼儿能产生较强的感染力,能将幼儿带入“故事中”去。让幼儿置身于情景中,唤起幼儿与故事传达的情感同悲共喜,产生心灵的默契和共鸣,从而在强烈的美的感受中,因讲述而入境,由境而生情,缘情生语,产生不可抑制的表现欲望。如在学习故事《小花蛇找朋友》时,我把握好小花蛇的心理变化,从交不到朋友沮丧、苦恼——小动物对自己的行为不理解而无奈——以实际行动打动感化朋友——最终得到朋友的理解,交上朋友而感到欣慰、快乐。讲述的语调随着故事情节发展、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让幼儿的情感与故事情节节节相应,处处同步,从而唤起幼儿对故事的情感蕴积,这时幼儿的学习便由被动变主动,由外在施加变为内在享受的一项智力角逐的游戏。

2、设置富有游戏性的故事场景,使幼儿成为故事再现的主人。
     看图、看书讲述故事是教师常用的方法。我认为光看图、看书讲述故事有它的局限性。图片、图书所反映的只是故事的一瞬间,需要教师引导幼儿去联想图片、图书之外的场景。幼儿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还少,孩子的思维特点又是具体形象的,所以,光靠看图、看书往往不能充分发掘幼儿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的能力。如为幼儿设置了富有游戏性的故事场景,幼儿就有如临其境之感,仿佛幼儿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翁。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故事中蕴涵的道理也就自然明白了。孩子们有实践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语言就不再死板单一了,学习故事的积极性、主动性也随之大大提高。以故事《快乐的小仙子》为例:我利用大型积木、图片、玩具小动物等,为幼儿展示了森林发大水的场景:小青蛙的腿摔断了,小猫被树压着,小鸡落水了,小熊的房子倒了,小鸭又冷又饿。在场景的渲染下,幼儿顿生同情、怜爱、帮助之心,个个都想做“快乐的小仙子”。于是“小仙子们”积极主动地帮小动物想办法,用语言安慰小动物,为小动物包扎腿,喂东西,揉一揉,洗一洗,造造小房子等等。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设身处地地思考想象,当看到小动物得救了,孩子们欢呼雀跃,亲临体验到关心别人的愉快。从而明白隐含在故事中的道理:应该为别人的高兴而高兴,为别人的痛苦、孤单而难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用语言、动作给予关心帮助,自己从中也可以得到快乐。

3、创设语言活动区,诱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语言活动区是教师给幼儿创造的一个自由、宽松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表现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参与,把有待扩展、有待扩大的语言信息用图片、卡片、头饰、模型等的形式展示给幼儿。幼儿在语言活动区内可以选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故事表演,可以一人担任一个角色,也可以一人扮演多个角色,可以表演原有故事,也可以增加情节或作重新的组合进行创造性的故事表演。如:童话故事《蛤蟆吃西瓜》是一篇适合于小班幼儿的作品。这篇童话通过蛤蟆种西瓜——想办法吃西瓜——请动物们一起喝西瓜汁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活泼有趣、热爱生活的蛤蟆形象。故事结尾给幼儿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是幼儿进行创造想象、创造表现的好教材。在语言活动区,我给幼儿提供了相应的材料(西瓜、竹管、头饰等)让幼儿顺着故事情节将故事内容适当延伸。孩子们想象着增添了用瓜皮为蛤蟆造小房子,用瓜皮做车等等的情节。这样不仅给幼儿提供了自由、宽松的表达的环境。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法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封闭故事教学的束缚。幼儿能酣畅淋漓地发挥,有利于培养幼儿组织语言能力,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故事——嫦娥奔月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