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园本课程:发挥资源优势 构建环境课程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udan 感谢 mudan 上传 0人参与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努力构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程资源的环境课程,在全处各幼儿园开展了“走向田野大课堂、拥抱家园小社会、开辟社区新天地” 三大层面的系列研究,力求在活动中体现“三趣”、“三性”,即体现农趣、野趣、童趣,体现多元性、新颖性、探究性,走出一条“三大环境唱农戏,课改凸现新生机” 的幼教改革之路。今天,我们首先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研究成果之一,构建我处独具特色的环境教育课程。
  一、环境课程构建的定位思考
  1、 理论依据
  (1)《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通过与环境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
  (2)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自然喜欢躲藏起来。这就是说,大自然不会慷慨地把它的奥秘和真相显露出来给人们,大自然等待人们去探索。
  (3)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
  2、资源优势
  (1)环境资源
  自然资源: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园周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农田、清清的小河,浩瀚的大海,幽幽的小树林、高低错落的山谷、大片高效农业大棚,各种果园,养殖厂。为幼儿开展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家庭、社区资源:农家小院、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家乡特产、名胜古迹。
  (2)人员优势
  教师、家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自然环境熟知并有各种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活经验,教师在组织课程,家长在参与活动、指导活动方面得心应手。
  幼儿与周围环境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二、环境课程组织实施的几个特点
  1、新颖性、趣味性
  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课程可以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课程可以由师生共同构建。幼儿熟知的大自然和幼儿园周围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幼儿在这些熟知的、新颖多变的环境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真实的生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
  2、多元性
  立足本园的环境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大胆探索幼儿园教育的新思路,大大提高环境教育的功效。
  (1)在构建时注重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2)在构建时,注重资源利用的多元性。
  (3)在课程组织与实施中,体现多元性。
  课程和活动是多元的。
  课程的内容是多元的。
  活动的空间是多元的。
  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也是多元的。
  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往往是在开放的时问和空间中获得的。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所需得到的东西,往往不是依靠每天一二节集体教育活动所能实现的。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可以打破单一性和封闭性,在时间与空间上充分开放,在内容与方式上充分地多元化,使幼儿能尽兴的探索、充分地活动。
  3、探究性
  个体必须在与环境的互动的过程中,才能掌握知识,并有效地运用知识。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从事有明确目标的探究活动,在环境刺激中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共同观察,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才能达到发展能力,培养探究兴趣的目的。
  在环境课程中,课程或活动可以由师生共同建构,并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性,活动性。
  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在广阔的田野里,在真实的环境里去体验、去尝试、去发现、去收获、去表达。活动中孩子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每个孩子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探究过程情感态度积极主动的,思维是活跃的。
  活动也可以是幼儿生成的。
  由于幼儿亲自感知和实践了一些活动。他们的表征活动非常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
  还有一些活动是师幼互动产生的。如有趣的沙滩活动。
  幼儿的探究活动是灵活的,也是有序的,他们会沿着他们自己创设的轨道一直运行下去,关键是我们要提供给他们自主发展的环境。活动中,幼儿自己试着确立主题,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主题。幼儿有充分自主的机会,使他们以各自自由的意愿去构造他们认为统一的价值和规律。同时,在与幼儿分享探究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也在不断地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挖掘。在师幼共同构建活动的过程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一起尝试合作学习,大家共同分享探究过程的乐趣和探究结果的喜悦。
  三、幼儿园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环境教育课程并不是幼儿园课程的全部,而是作为园本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环境课程构建的实践活动中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学习探索阶段。
  在贯彻(纲要)和课程构建中,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一是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学习展评制度要求教师边学习、记录、圈点,每学期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笔记展览评比活动,从学习的内容(包括宽窄程度、内容价值性)、 数量等方面进行评比。还积极参加专家报告会,参加新课程及《纲要》研讨班,从而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加强课改信息交流,将外地课改经验及本园课改实践经验及时组织处级、片级园级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借鉴完善自我。
  2、实践研究阶段。
  在注重教研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教师活动过程的跟踪指导。
  一是我们及时组织教师就某个主题或活动,进行详细的研究、解剖。
  二是通过一帮一活动,一个骨干教师带一个一般教师,一个大园带一个小园,开展对应的互帮互学活动。
  三是骨干教师说课评课活动。从总体目标出发,通过全面分析选择活动内容、价值、组织方法,活动评价与反思等,进一步带动全体教师参与研究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3、总结提高阶段。
  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搞好预设与生成活动案例评选。二是搞好对教师活动相关内容的综合评价与日常考核结合。三是引导教师对自已设计组织的活动进行反思评价,并分阶段分层次组织经验交流。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地去反思,根据活动目标及幼儿行为,经常做出判断,活动的主题能否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据所获信息及时调整计划,引导探索活动的深入。
  四、研究启示
  (一)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要求
  1、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面临着新的思考,教师的教育技能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话与分享。
  对话与分享,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育技能与之相适应。比如,环境课程中,教师要具有观察、分析、记录的能力;调整计划的能力;统整和提升幼儿经验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况的能力;支持幼儿表征的能力;评价活动主题和发展水平的能力;整合课程目标的能力;选择课程内容、创设环境的能力等等。
  2、环境课程需要教师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一切行为。
  3、教师要具有针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的能力,留心自己的行为对幼儿活动的影响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
  (二)对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要求
  1、改变评价与指导的方式,重在以案例研究方式为主,使教师学会研究幼儿的同时学会反思,不断反思课程与活动。
  2、加强教师活动实施的相关理论与操作技术培训。
  3、在活动和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层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在线听儿童故事:小冰兔(mp3)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