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创设:关于大区域运动环境的设计与实施
众所周知,充满野趣的户外大区域运动环境是我们田林园所的一大特色,重视开发大区域体育活动,重视以运动为特质的集体活动质量一直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之一。
我们依据场地和空间条件及幼儿动作发展的需要,将场地划分为攀爬、投掷、走跑、平衡、跨跳五大区域进行各类适宜性运动,并尝试进行混龄活动,小小特种兵、森林小卫士、快乐运输队、奥运训练营,大大拓展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适宜的运动环境不仅能促进幼儿各种机能及身体的发展,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式,还能启迪幼儿创造运动,增进幼儿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自然的环境最能激发幼儿的天性,在自然的环境中,幼儿的身体会更放松,兴趣会更高,动作也会更为舒展。因此,我们以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本色作为拓展幼儿活动空间的新亮点,挖掘周围可供幼儿运动的环境,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开展相应的体育运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利用自然条件锻炼的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富有野趣的体育活动。这样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同时也能不断补充幼儿园的运动内容。
环境创设:教师创设的运动环境是否具有挑战性对于幼儿的运动兴趣是否能不断得到激发、运动能力是否不断得到发展是极其关键的。挑战性运动环境不仅应注重“宽松”“自由”的活动情景的创设,更应注重在运动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困难,提供活动任务。在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环境中,幼儿的运动潜能和智慧将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会在不断克服、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班级主要负责的一块场地是“森林小卫士”,这是一块以投掷为主的场地,根据场地特点和运动的要求,我们将它划分为了三部分,第一关“打怪兽”——利用各种投掷材料击打布景上的怪兽,主要动作“投掷”;第二关“送小动物回家”——将毛绒玩具放置到树上的篮筐里,主要动作“抛、跳”;第三关“送粮”——利用粗细不同的纸棍将材质不同(纸球、木骨头、瓶子等)的粮食运到小动物的家里,主要动作“击、打、拨”。与此同时,为幼儿创设的运动环境、提供的运动材料对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力来说应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发挥其身体运动的智能,调节、控制自身的运动方式,来克服遇到的困难。如:材质不同的粮食,在击打的过程中难度也是不一样的。又如:为了区分投掷的难度,我们在投掷区用塑胶玩具建构了凹凸不同的城墙,构建投掷距离远近不同的情境,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创设的运动环境中隐含着许多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幼儿需要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想、分析、判断、推理等,从而解决问题,在创设的环境中应渗透对幼儿心理适应能力的挑战,有助于幼儿自信大胆、坚持不懈、团结互助等良好个性品质获得积极、良好的发展。《纲要》中提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野趣运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应排除活动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野外活动的环境,通常这些地方会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有时甚至还会潜伏一定的危险。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应对活动场地进行勘查,并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或调整活动地点或做好相关的警示标志,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如:在天气比较干燥的季节,我们会在投掷的区域放置一块地毯,以避免扬尘对于孩子们呼吸道的伤害。
材料提供:材料是幼儿参与运动的主要载体,它对幼儿运动效果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为幼儿提供锻炼材料不仅要吸引幼儿,使幼儿喜欢玩、愿意玩,而且应动态循环,努力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宜的锻炼空间。一些废旧材料的安全性、柔韧性较好,既环保,又为幼儿所熟悉,一方面能在激发幼儿的兴趣的基础上,很好地达到活动身体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让幼儿了解到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还能有很多用处,能拓展幼儿的思维维度。如:用废旧的报纸制作成的纸棍、纸球,还有孩子们收集过来装放“炮弹”的废旧牛奶盒子、矿泉水瓶等等。材料的自然原始性是野趣运动的材料投放的基础。自然的材料最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喜欢自然材料,喜欢富有野趣的运动。我们田林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能促进幼儿发展的自然条件,老师们这些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宝贵的自然资源,创设了富有野趣的活动环境,比如:用废旧的窗帘布作为阻隔,将小树林隔成了一个天然的小迷宫,孩子们在里面运送粮食,既增加了游戏的情趣性又添设了一份小小的神秘感。
混龄活动:体育运动中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但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更能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体育活动本身蕴藏着许多刺激、冒险。除了我们班级主要负责的一块场地以外,我们园所的老师们还开辟了“奥运训练营”、“快乐运输队”、“小小特种兵”三块大场地,这些场地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平衡、跨跳、攀爬、拖拉等综合的运动能力。孩子们对于这样的混龄活动尤其喜欢,老师们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多给予鼓励、暗示,以激发他们进行富有挑战性的身体活动。幼儿园的大区域体育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这样一个积极参与、自由选择的平台。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的最好课堂,在自然中直接观察,让孩子亲眼看、亲耳听、亲身经历,从而积累起丰富的运动经验。同时,野外活动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强健幼儿的身体,愉悦幼儿的身心。所以,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去参与富有野趣的体育活动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能体验运动所带来的极大乐趣。
指导策略:区域性活动是放开幼儿的手脚,而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在大区域运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则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帮助者,注重的是活动过程的引导。观察主要是为了了解幼儿在运动能力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性问题,以便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学中先设想后指导的定势模式,提倡先观察、后设想、再指导的新模式。刚开始时,我们会觉得没有时间观察,似乎眼前总有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幼儿要管理,渐渐地,我们体会到观察的机会完全可以由自己创造,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会有观察的机会。如:可以观察幼儿选择材料和活动内容的情况,孩子的身体素质、活动能力,孩子们的心理品质坚持性、忍耐力、自信心等,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常规意识,材料整理等,还有就是孩子在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同伴间关爱、合作的情况,最后要考虑的就是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在运动过程中,幼儿面对困难或尝试新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时的表现是各不相同的,这反映了幼儿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在大区域运动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无疑是一种极好的途径。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往往需要克服心理上恐惧障碍,有克服种种困难的勇气,这样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和成就感的增强。我们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场景,让幼儿挑战自身的运动能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活动方式解决问题。(徐汇科技幼儿园 乐世祯)
手工材料
关键词:环境
- 家园同步进行环境教育 2013/04/04
- 趣味 活力 童真——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介绍 2013/08/25
- 幼儿园艺术环境布置赏析 2013/08/25
-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体 2013/02/19
- 剖析幼儿环境教育中的细节管理 2013/02/0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