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从“小画匠”到“小画家”——论美术活动中教育理念的改变与实践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udan 感谢 mudan 上传 0人参与

一、从“小画匠”走向“小画家”
     我很清楚得记得几年前,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漂亮的围巾和手套》时,所制定的目标是:1.教幼儿学习用线条和图案装饰围巾和手套。2.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在黑板上直接示范,连每个部分的颜色和花纹都仔细地讲解清楚。结果,孩子们画出的围巾和手套基本上和我示范的差不多,而我在给孩子评价时也以“画得象”为好。可不管怎么看,那一副副毫无新意的作品,都好像缺少了些什么。而孩子呢,就好像“小画匠”一样缺乏灵气。
    最近,我又一次组织了同样的活动,目标和方法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在目标上,我是这样制定的:1. 通过欣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围巾和手套。2. 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快乐。采取的教学策略是:1. 举办“围巾手套展”,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收集不同的围巾和手套展示出来,鼓励孩子们用眼睛看模样,用手摸感觉,用嘴巴说感受。2. 举行“小小设计师”的比赛活动,让幼儿都来设计漂亮的围巾和手套。而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作画方式,有喷画、水粉画、蜡笔画等等。活动结束后,我把孩子们的作品通通展示出来,让孩子们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也许,不是每幅作品都那么尽善尽美,但每幅作品都不一样,都体现了孩子独特的想法。在我看来,这些画有的色彩鲜艳,有的构图巧妙,有的质朴可爱,都很不错。孩子们呢,对自己和同伴创作的作品纷纷品头论足,俨然个个都是“小画家”。

 二、学而时习之的感悟
     我想,这些都体现了我的教育理念在课改过程中发生改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正是指导我更新教育理念、落实教学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如今,我深深地体会到,美术活动不只是学科活动,而是培养孩子未来人格的重要内容。儿童画也不是单纯的技巧训练,而是一种语言符号,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方式。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还是隐性地妨碍了孩子的发展。宋代诗人范成大也在他的《儿时拾趣》中写道:
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
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
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
口中呢喃语,兴尽忘归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是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的,画画是他们体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他们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是他们鲜活个性的表现。教师,作为他们美的启蒙者,怎么能不让他们感受、想象、挥洒、交流呢?一味地要求他们练习画圆描方,孩子画得再像,也不过是复制了老师的作品。而让他们打开想象的空间,即使画得不像的,焉知不是另一个达·芬奇或者凡高呢? 

 三、理念是指导实践的武器
     经过不断地学习新理念,我在组织活动时有了这些改变:
 1.   让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在选择活动内容和制定目标时意识到,绘画不能关在家里闭门造车,不能让孩子凭空想象,而要让孩子亲身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帮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实例一:长期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欣赏活动。为了开拓幼儿的视野,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性,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我们选择了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的,色彩丰富有特色的,易于幼儿接受的美术作品让幼儿欣赏,如民族工艺品、国画、西洋画等等。幼儿在名师、名作、名画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迸发出自由创作的愿望和兴趣,并在幼儿的作品中很直接地表现出来。如我们大班给幼儿欣赏了梵高的“向日葵”后,一些幼儿作画时吸收了大师的内容、布局外,又自主给向日葵涂上了五彩的颜色,画完非常自豪:“我比梵高画得好!”
 2. 让孩子接受各种材料刺激
     准备材料时我不再要求孩子单一地用彩笔在白纸上画画,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带领他们选择不同的材料感受色彩的魅力。棉签、颜料、油画棒、毛笔、记号笔甚至蔬菜茎、小树枝都成了作画的工具;白报纸、皱纹纸、黑卡纸、宣纸、高丽纸都是承载梦想的依托;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刮画、排水画、水墨画、彩墨画、印染画等等应运而生。
    实例二:在中班“庆祝元宵节”绘画中,我让孩子拿笔刷蘸各种色彩的颜料在黑色卡纸上挥洒,创作出烟花四射的美景。这种游戏式的玩颜料,让孩子兴奋莫名,有的孩子能按不同的方向用笔,有的孩子发现了力度的不同会造成点的大小不同,有的孩子还尝试着用滴、敲、甩等不同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效果。
3.   让感受和想象成为孩子绘画的支柱
    如今我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懂得了以前单纯的简笔画是怎样地剥夺了孩子的感受能力、压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只是片面地强调教师示范与幼儿模仿。导致了艺术教育成为了“艺术工匠训练”,我们的孩子个个变成了“小画匠”。如今,通过学习,我不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是重视孩子的艺术感受与创作,重视孩子的心理感受,注重培养孩子们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实例三:今年春游,我一改以往将孩子安排在公园行走的作法,而是带着他们来到了野外,当孩子亲手触摸着粗糙的树干、娇嫩的花瓣,亲眼观察过胖乎乎的毛毛虫、振翅欲飞的小鸟,亲口讲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后,他们呈现在画纸上的也许毛毛虫比人还大,也许花瓣的线条不那么圆润流畅,可是他们的笔触是那般得稚拙可爱、色彩是那般得绚烂夺目、画面是那般得富有童趣。这些,岂是单纯的模仿可以比拟!
4. 让评价成为孩子相互学习的阶梯 
     在评价作品时,我不再重创作结果而轻创作过程,不再把“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而是重视孩子艺术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重视对孩子的艺术兴趣的激励。我通常会让孩子讲述自己画的什么,让孩子互相欣赏评价对方的作品,为他们的独特想象鼓掌,为他们的大胆创新喝彩,让他们感受到成功感,张扬出个性独特的魅力!
     实例四:我在组织完绘画活动“汽车总动员”后,没有急着评价孩子的作品,而是先让孩子自己说说是怎么想、怎么画的,再让孩子相互说说自己欣赏谁的作品,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原来别人是这样想的,原来汽车还可以这样画。许多孩子纷纷将自己的作品要回,继续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出了形象复杂、功能多样的汽车,如天天画的多轮车,莎莎画的飞鱼车,多多画的怪臂车等等。当听着他们介绍时骄傲的神色,怎能不为之欣喜!

四、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途径
     其实,这些教育理念的改变并不很困难,困难的是真正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一开始,我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分开,结果是说得头头是道,实践上还是老一套。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理论,争取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体现观念的更新。以前,我为孩子们安排的美术内容、提供的绘画材料并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的,而是仅仅按计划实施。而且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的态度依然是居高临下的。随着对幼儿观察的深入,随着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加上幼儿园课题组经常组织交流、学习和讨论,我逐渐加深了对幼儿的理解,对孩子的发展和学习有了更多的认识,开始尊重孩子不同的学习方式,开始引导孩子观察、感受周围环境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并及时调整、改变美术内容,增加绘画形式,让孩子在交流中分享彼此的经验而不只是追求统一标准。这一切的改变对孩子欣赏美、表现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使幼儿的自主创作得到了充分的鼓励。
     现在我认识到,这些调整和改变是伴随着老师与孩子相互关系的改变而发生的。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我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支持和帮助幼儿生活、学习,营造一个信任、支持的环境,让自己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让自己在工作中也能得到成长。如今,“让孩子轻松地创作”、“让美术活动变成一种享受过程”已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成为我对自己的行为要求。我相信,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改活动的实践中,“小画匠”将不复存在,“小画家”将彼彼皆是!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啄木鸟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