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的中年教师群体-幼儿教师成长管理论文
在许多幼儿园里,中年教师不像青年教师那样充满活力,受到重视。近年来,有些幼儿园甚至评优、评先、评职称也向青年教师倾斜,使得部分中年教师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多年的管理经验让我意识到如果任由这一现象发展下去,势必带来以下问题:
●挫伤“晚熟”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是一种经验累积型职业,成长周期较长,据研究证明:从初踏讲坛到成长为一名成熟教师,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的时间。如果我们不重视对中年教师的引导和培养,就会把很多有潜力但发展稍迟的教师挡在优秀教师队伍之外,造成部分教师年纪不大就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暮年心态,失去发展的动力,认为即使做得再好、再优秀,也没有发展机会。实际上,人的成长有快有慢,发展有早有晚,先成长起来的未必就比晚成长起来的强,“晚熟”的也未必比“早熟”的弱。
●导致青年教师工作上急功近利。由于实践中存在教师到了中年还没“成名”就会被忽视的现象,导致青年教师急功近利,追求表面文章、花架子等短期行为,希望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成名”。然而就像幼儿不是依靠教师组织一两次活动、做一两件事或写几篇文章就能快速发展一样,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找到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一个青年教师即使再速成,也无法跨越这个过程。
●致使部分中年教师流失,教师队伍出现年龄断层和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有些民办幼儿园或新办幼儿园里几乎全是青年教师,单一的年龄结构不利于事业的发展和保教任务的圆满完成。
近几年,我们认识到中年教师在幼儿园发展中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管理中我们非常重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幼儿园文化传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一、价值观的引领和文化的传承作用
幼儿园的文化无论是精神层面的还是制度层面的,都不是依靠园领导组织几次集体学习或通过文本传承的,而是要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中年教师由于长期浸润在幼儿园文化里,已经形成了与幼儿园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在他们的言行中会自然渗透这些文化因子,因此,他们会自然地起着传承园文化、引领价值观的作用。每次讨论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我们都会有意识地让中年教师处于讨论的核心和主导地位。他们能敏锐地发现社会舆论中及教师日常言论中弥漫着的“不良文化”倾向,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会及时地予以解决,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会十分警觉。不久前南京儿童医院“徐宝宝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我园的一位中年教师及时组织年级组的青年教师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要求青年教师从中吸取教训,并强调说:“教师和医生一样要有责任心,上班时间千万不能做其他事情,这是底线。工作能力可以有欠缺,但工作态度不能有欠缺。”我想,这位教师之所以有这样的意识和觉悟,与我们平时对她的信任和重视是分不开的。我真诚地感谢中年教师这一群体自觉地承担起了对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引领工作,而且他们引领的效果远远比园长的教育要好得多。同时,我切身地感受到他们这个年龄层在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影响力。有一名青年教师家里来客人,家人让她到机场去接,恰巧那天幼儿园里有一个重要活动,大家都很忙。还没等她到园长处请假,同班的中年教师就向她指出:幼儿园有重大活动,大家都很忙,你最好不要请假,让你家人另想办法。听了此话,这位青年教师没有请假,也积极投入到班级工作之中。我体会到对幼儿园发展起基础性甚至决定性作用的是诸如安心工作、热爱孩子、尊重家长等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是那种弥散于园中的“文化空气”,是在教师言行间不经意流露的“行为文化”,是流淌于师幼血液中的“基因文化”,而这些更依赖于中年教师的传承。
二、教育行为的示范作用
应该说青年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常常“会说不会做”,这就需要中年教师提供实践的样板和具体的示范。我园每学期都会组织中年教师对新教师的观摩课和组织的生活环节进行示范性研讨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双边互动,主要是青年教师向中年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由中年教师答疑。现在的新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的生活都由父母照料,在幼儿园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照顾和关心幼儿,所以生活护理和保育工作方面的观摩、示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园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专门就如何帮助托班、小班孩子掖被子,如何组织孩子起床,如何帮助孩子塞衣服、提裤子等专题,开展中年教师生活护理活动的展示和研讨。同时,我们还让每一位青年教师与中年教师搭班,让中年教师手把手地教导和带领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只有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学到的技能才能真正转化为自身的工作技能,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又如,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准备哪些材料,放在什么位置合适等幼儿园教学规范的落实都有待于中年教师手把手地示范和教导。
三、专业发展资源库的作用
在一个幼儿园里,中年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往往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资源库,可以随时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都会最大化地发挥中年教师的资源库作用。在备课时,我们会让青年教师向有相关特长的中年教师请教学科知识,商讨活动方案。在评课环节,我们也一定会请中年教师谈看法,提建议。这样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在一次美术活动研讨中,一位中年教师说:“一个好老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影响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看看相关的文章和书籍,或从网上搜索或下载相关资料,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若还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幼儿园里的其他教师讨论,也可以先看一看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活动录像,然后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加强自身的学科素养,又可以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此以后,我园的青年教师常常会到资料室查看中年教师的教学录像或请教其他有经验的教师,也会上网查找资料和下载相应的教学图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调动不同年龄结构教师的专业积极性,我园专门建立了中年教师激励机制。如定期举行中年教师的教育或保育特长比赛,让他们有展示的平台;不定期请中年教师外出讲课,定期请中年教师在园内作经验介绍,让中年教师带徒弟,上示范课等,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 (作者:吴邵萍)
手工材料
关键词:成长
- 成长之路●小鬼当家——浣纱幼教迎新年集团中班年段社会实践活动“买菜” 2014/12/30
- 成长在于挑战 2014/10/13
- 探“幼儿成长档案”评价管理 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3/01/11
- 让孩子在教育中快乐地成长——从生命状态看教育 2013/01/05
- 探析幼儿园青年教师幸福成长的路径 2012/12/3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