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集体诊断研讨与教师区域观察指导能力的提升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lluosh 感谢 lluosh 上传 0人参与

      近年来,幼儿园年轻教师逐渐增多,在实践中,他们感到存在许多困惑,尤其是在观察方面缺乏经验。于是,我们决定从区域活动入手,引导教师开展集体诊断研讨,以期提升教师的观察与指导能力。 
  一、集体诊断研讨的主要过程 
  诊断活动一般每两周开展一次,年轻教师作为被诊断的对象轮流开放区域活动,同年龄段的其他班级空班教师参与观摩、诊断活动,而后的研讨活动大多在休息时间进行,年级组教师全体参与。区域活动集体诊断研讨的主要过程如下:首先,由教学副园长和教研组长通过访谈和现状分析,了解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方面有哪些困惑;其次,以年龄段为单位组建区域活动诊断研讨小组,分析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指导行为,从而寻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梳理有效的区域活动观察、指导策略,为教师再实践提供经验支持。 
  二、集体诊断研讨参与成员的职责 
  ●教学副园长:确定每一阶段诊断活动的重点以及每个参与者的职责,为研讨活动提供行政保障;全程参与、主持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结束后,跟进指导被诊断教师的后续实践活动,了解教师在诊断研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对下一步工作方案提出指导性建议。 
  ●科研室成员:在课题研究前提供必要的学习参考材料;分配、协调观摩者的观察区域,以保证观摩者各司其职;全程参与诊断及研讨活动,从理论到实践给予具体的指导,以保障教研活动的科学性;帮助教师及时梳理具有阶段意义的经验,以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教研组长:在开学初,排出教研进度表,其中包含活动时间、内容、被诊断者等,并发到教师手中,以便教师清楚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教研任务;参与并负责记录研讨活动情况;研讨后督促教师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 
  ●被诊断者:被观摩诊断前,根据本班区域活动现状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包括本次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的重点,对材料设计的分析,以及对预指导、预操作的思考,以便观摩者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记录;诊断活动后一周内,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与调整。 
  ●观摩者:观摩诊断前熟悉被观摩者的活动计划,根据自己的特长进入相应的区域进行观摩,记录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以及对该区域材料的分析情况,最后在记录表上留下自己的建议。 
  三、集体诊断研讨的实际成效 
  经过较长时间的集体诊断研讨,我们发现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观察计划从粗到细 
  在每次观察诊断活动前,被诊断的教师都需要提交一份观察计划,陈述当日观察重点以及预设的指导内容。刚开始时,教师的观察计划往往是粗枝大叶的。例如在语言区活动“我和朋友游上海”中,教师将观察重点定为“观察幼儿独立操作情况,了解幼儿表达和记录”。这样的表述没有具体描述出教师到底要观察幼儿在这一操作活动中的哪些表现,而这恰恰是造成教师观察无目的、指导缺乏依据的主要原因。后来,在几次研讨活动中,我们帮助教师重点分析如何制定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观察计划,使教师渐渐意识到了这样做的重要性。比如美工区“上海滩服装店”活动,教师原定的观察重点为“观察幼儿能否根据图示进行操作,完成后能否整理桌面等”,但这一目标可以用于所有美工区的操作活动,而对于“上海滩服装店”这一活动毫无针对性。经过集体分析、研讨,我们调整为“观察幼儿在服装细节表达上的差异,了解幼儿对老上海服装的已有经验,为后期调整材料提供依据”。这样,通过不断的诊断研讨,教师制定的观察计划逐渐从粗到细,可操作性也有所增强。 
  2.观察行为从随意到有意 
  最初教师在观察区域活动时,往往是随意的和被动的,总是看到哪里算哪里,哪里的幼儿有问题就冲向哪里,对于自己的观察行为也缺乏主动分析的意识和能力。于是,在观察活动后的集体诊断研讨中,我们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区域观察诊断记录”,通过被诊断者自评和与观摩者之间的互动,帮助教师明确观察行为的意义,梳理出教师的观察行为哪些是无意义的,哪些是有效的。这对教师观察行为的巩固或调整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 
  经过多次诊断研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有效性大大提高。当幼儿遇到操作问题时,教师不是急着去指导而是先在旁边观察,了解幼儿现有的操作水平,分析材料设计的适宜性,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师的角色也由“救火兵”转换成“医生”。教师从随意观察到有意观察的转换,提高了对观察区域的全局把握能力。以前,幼儿使用新材料的频率、各区域幼儿人数的均衡度、热点材料的持续操作时间和原因等常常被教师忽略,现在,教师在观察中都能充分关注这些信息,使教师对个体幼儿的水平和区域活动的设计意图更加清晰,观察和指导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3.观察策略从无效到有效 
  有些教师由于观察经验不足,往往会匆忙奔走于幼儿中间,不知道该关注什么。比如,频繁进出区域,却没有关注孩子的操作过程;当几个孩子操作同一套材料时关注的是孩子的操作达成度,却没有关注不同孩子在操作材料时的差异;重点观察某一个孩子时忽略了对群体的观察;对于个别孩子的学习特点缺乏持续的关注。 
  针对这些情况,在诊断研讨过程中,大家根据观察记录进行分析,共同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帮助教师明确哪些是该关注的重点,从中梳理出了一些共同的经验。如: 
  ●了解孩子最近发展区,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如孩子对投放的新材料的反应,孩子是否能用旧材料玩出新意。 
  ●分析孩子的不同学习方式,把握不同类型孩子在区域学习中的状态。 
  ●关注孩子的问题解决过程,把握材料的层次性。 
  ●关注孩子与同伴互动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合作交往水平。 
  ●关注处于游离状态的孩子,分析原因所在。 
  同时,也提出一些观察中值得注意的小窍门,以提高教师的观察效率,如: 
  ●在个别观察时避免背对群体,以便在做重点观察的同时可以通过扫视的方式了解区域活动的整体信息。 
  ●分析、判断孩子的求助需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或向同伴求助。 
  ●利用区域转换指导的时间进行简单巡视,从而把握更多的整体信息。 
  几年来,我们通过诊断研讨使教师在学习、实践、研究、反思中内化理论知识,梳理并学会运用各种观察、记录方法,强化了教师的观察意识,提高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很多教师在诊断研讨过程中提炼出了具有创造性、可操作性的区域指导策略。同时,这种研讨方式使新、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全方位地接受挑战和锻炼,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有效平台。 (作者:朱素静)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浅析幼儿园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