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对幼儿在科学探究中记录的指导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dasy 感谢 dasy 上传 0人参与

  记录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教师有必要指导幼儿将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图表、绘画等方式记录下来,以便帮助幼儿对实际操作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 
  [案例]在科学活动“认识水”中,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盆子、一个空盆子以及瓶子、勺子、漏斗等工具。通过“运水”游戏的开展,教师让孩子们认识水的各种特性,并对“运水”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 
  [分析]教师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表(左图)形象直观、浅显易懂,且任务指向明确。因而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右图)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这让大班幼儿有了较大的自主记录空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同年龄幼儿的记录经验、记录能力等存在着差距。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记录时,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1.小班幼儿一般只能关注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因此,教师可让小班幼儿记录事物外在的一些特征。比如,在观察了自然角中的植物后,教师可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和“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明确。易于小班幼儿操作。 
  2.中班幼儿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因此,教师可让中班幼儿比较记录事物的差异。比如。教师可选取差异明显的玉米和草莓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记录两者的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 
  3.大班幼儿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因此,教师可将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定为“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比如,教师指导幼儿记录“冬季种在户外和放在暖气片上的植物生长上的不同”。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科学经验。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发展特点,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记录工具、材料及方法,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例如,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 
  1.教师和小班幼儿一起制作了长颈鹿直尺。刻度用直观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教师告诉幼儿:“长在地上的西瓜放在直尺的最下面,长在矮树上的西红柿放在直尺的中间,长在高树上的苹果放在直尺的最上面。”结果,幼儿在记录“植物长高了”时非常具体形象,如:“黄豆苗从西瓜处长到了西红柿处。又长到了苹果处。” 
  2.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30多厘米了”,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述既直观形象又趋于准确。 
  3.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黄豆苗长到25厘米了”,大班幼儿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述了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记录,教师介入的程度不同 
  不同年龄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决定了教师指导的程度要有差异。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强,他们离不开教师的直接引导。教师可采用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带动、启发、鼓励小班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记录经验和技能,有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需求。教师可适当放手,鼓励中班幼儿独立探究和记录,仅当他们出现问题和遇到难题时予以指导。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记录方法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提供大班幼儿表现的机会。可阶段性地参与他们的经验分享活动,帮助他们整理、提升经验,以引领他们进一步观察与记录。(李春艳)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侦探小说MP3连播:消逝的黑纽扣19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