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幼儿说好普通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在1岁左右已开始学着说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语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基本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幼儿的口语表达在连贯性和丰富性上还较差,需要提高。尤其在农村,幼儿的地方语音较重,不太会说普通话。因此,幼儿入园后,教师首先要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说好普通话,同时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如何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说好普通话
1.用自己的正确发音为幼儿做好榜样。
幼儿学习发音,主要是依靠模仿。入园以后,教师是他们主要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的语音一定要正确,与幼儿讲话时,教师的语速要慢,吐字要清楚,让幼儿正确判断出声音是如何发出的。有难度的教师要帮助幼儿多练习发音,注意发音的口形与部位,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的发音。
2.用多种方法交给幼儿正确的发音。
平时在活动中幼儿所学的儿歌、故事,能锻炼幼儿的发音吐字,但对幼儿发不准或易发错的音,除了反复强化练习,还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碟片相结合,让幼儿学说。这一种方法容易被幼儿喜爱、接受,它既可以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另外,游戏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教学游戏帮助幼儿练习发音,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正确的发音,并练习用普通话交淡。
3.耐心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
由于外在或自身的原因,有些幼儿发音不准,对于这些幼儿教师不要模仿或强化幼儿的错误发音,以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教师要有耐心地去帮助、引导幼儿,不要随意斥责幼儿。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让幼儿反复不断地练习,一定会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发音,说好普通话。
二、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向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表达能力是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念、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在幼儿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与同伴相互的交往中,幼儿说话不受限制,气氛更为轻松,一些语言发展得好的幼儿往往会起到示范作用,能力弱的幼儿会模仿,教师可借此机会引导幼儿运用正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要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1.鼓励幼儿的言语行为。
由于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性格的孩子,使得一些怯懦、不自信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变得不愿讲话、不敢讲话。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幼儿客服不敢讲话的怯懦心里,对其发言行为给予肯定,鼓励幼儿积极与他人交流。在与幼儿交谈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积极做出回应和反馈,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老师的关注,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在不断地言语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
每天的晨间活动是帮助克服幼儿胆怯、不自信,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记得小班幼儿刚入同时,对周围的人、环境很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使得部分幼儿过于胆怯、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一些家长见状,干脆代替自己家的孩子和老师、同伴打招呼、交谈。于是,老师说:“孩子的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他们会慢慢长大,该让他们自己做的,自己说的,要让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说。你们能代替他们一辈子吗?现在最重要的是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消除这种心理就可以了,”家长们听了觉得不无道理。在晨间接待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句夸赞的话都能感染幼儿,给幼儿带来轻松愉快地心情,让他们愿意接近老师,愿意和老师交谈。幼儿陆续来园后,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谈论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念或看法。不过,教师要提醒幼儿在相互交谈中,尊重同伴的发言,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学会倾听,因为,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活动中多为幼儿创设发言的机会。
课堂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因担心破坏课堂秩序而限制幼儿的语言活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一言堂”,多创设机会让幼儿练习口语。如讲述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多提问让幼儿回答,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一次《下雨的时候》活动中,教师出示了一张有关于春天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能告诉大家自己看到了什么?观察后,幼儿纷纷举手回答。个别幼儿在描述时还加入了一些好听的词语,教师又进一步提示幼儿还可用哪些好听的词语来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幼儿又说出好多好多,不过其中也有不正确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规范使用正确的词语。再如:科学活动、数学操作活动中,需要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再动手操作、探索过程中,需要相互讨论、协商,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逐步养成说的习惯,会感受到语言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类推,在其他的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之间的语言交往。因为,这是建立在一种平等、轻松、自然的基础上,幼儿更易于模仿、学习。
除了课堂上丰富多样的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课堂外,教师也要有意无意地与幼儿交谈,鼓励幼儿多说多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提高幼儿的口语质量。
一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进步了,但发现他们又时用词不当,缺乏词汇。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阅读材料,让幼儿在阅读观赏的同时,学习其中的词语和优美的句子,来丰富自身的口语。另外,教师也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词用语要正确规范。在与幼儿交流时,幼儿表达不准确或不通顺的地方,要帮助幼儿纠正,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并注意丰富词汇。
总之,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向涓涓溪水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中积累,逐步养成;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用积极的态度感染每一个幼儿,让他们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殷秋平)
手工材料
关键词:口语
-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013/02/02
- 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指导与培养 2013/02/01
- 怎样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013/06/04
- 幼儿口语的交流与运用的指导策略 2013/01/18
- 利用乡土资源,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初探 2011/08/2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