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教师应如何评价幼儿艺术作品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ily 感谢 mily 上传 0人参与

  评价、欣赏幼儿的美术作品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因为时间匆忙而草草收场。但是,评价这个环节在整个美术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它,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创造美的积极性,从而体现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真正意义。如何科学地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对于《纲要》中所倡导的个性化的艺术教育,边霞老师认为:首先,个性化的幼儿艺术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应在幼儿的情绪、状态是否投入;表达的情感是否真实、鲜明;用线、用色或声音、动作表现是否大胆、肯定、充满信心;是否有一定的创造成分和与众不同等方面。其次,应注意幼儿艺术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美术评价时可以提出“你认为哪一张画最有意思” (而不是最漂亮),“你最喜欢哪一张画”(而不是你觉得哪一张画最好)等问题,这看起来虽然只是细节,却可以体现出教师是否具有恰当的艺术评价观。第三,多元的评价标准可以由师幼共同讨论产生。最后,个性化的幼儿艺术教育评价则应以幼儿的自我介绍及幼儿间的互相评说和欣赏为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 
   根据多元评价理论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艺术评价环节应该注意。 

   一、不要只会挑剔,要善于挖掘“闪光处”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要求幼儿去接触、感知和欣赏各种美的形态和事物,形成自己个体的美感体验,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提高创造美的能力。但是,环境、能力、兴趣、性格和水平的不同会导致幼儿表现和创造作品的差异。当幼儿付出努力才完成的作品,尽管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教师也要冷静地“观赏”并挖掘“闪光处”,当幼儿情绪处于积极状态时,再指出其中的不足。 

   二、评价主体变一元为多元 
   在以往的教育中,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似乎是教师的专利,幼儿只是评价的客体,只能单纯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这种单向的评价,其实质是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创作出作品,他们想把自己的作品和想象介绍给同伴和老师。因此,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不是居高临下地评价作品,而是抓住机会做幼儿的参谋和欣赏者,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调动幼儿的参与意识,让幼儿参与评价,让幼儿说说画面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作品,评评他人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做简单的小结。这样,评价的主体变为多元,评价的过程也变成幼儿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相互学习的过程,幼儿取长补短,提高了美术创作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评价方式变单一为多样 
   传统的艺术评价方式都是单一的问答式,如“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喜欢?”……形式单一,往往忽略幼儿的心理。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过于单一,可以把多种方式相结合。如展览作品;教师直接进行评价;幼儿互相评价;幼儿对自己的画进行自评;边游戏边评价等形式。通过多种方式的运用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评价讨论这个环节中,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在丰富多样的评价环节中,幼儿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在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介绍中,或许会听到许多与众不同的想法。如一个幼儿画了许多小孩子睡在荷叶上。她认为地上太脏,人应该睡在荷叶上。一个幼儿画的房屋下面有四个轮子,他说:“搬家太麻烦了,房上有轮子,想到哪就到哪里,多方便呀!”若教师没有让幼儿自我评价的机会,可能永远也不能知道幼儿如此奇妙的想法。 

   四、评价语言由“评判式”转为“激励式” 
   在评价幼儿的艺术作品时,有时教师常常使用一些评判式的语言,如“不像”“不错”“不好”等等,这种评判式的语言过于生硬、简单、笼统,幼儿不理解,也容易接受。但是,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却能使幼儿容易接受。这样,既尊重了幼儿的自尊心,又让幼儿树立起自信心。在一次绘画作品评价中,一个幼儿画了许多看似三角形和圆形。老师问:“你画的是什么呀?” “我画的是碰碰车呀!星期天,妈妈带我去玩,我开着碰碰车来到马路上,许多碰碰车都来了。”这个幼儿沉浸在高兴和想象之中。“你画得真好!”老师由衷地表扬。以后,这个幼儿的画越画越好。 

   五、评价标准变整齐划一、成人化为层次性、儿童化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及接受的美术熏陶不同,幼儿之间绘画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画个圆圆的太阳,有的幼儿经过努力只能勉强画出,有的幼儿则可以轻而易举地画好、画圆。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以固定的标准来要求幼儿,而是正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幼儿的作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在评价时给与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美术创作活动的快乐,增加了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儿童艺术作品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特定时期的创作表现,其作品常常可以看见很多不合理的情节和内容。如人物的头远远大于身体,花草、树木、人物比房子还高、天地不分、比例失调等。一见到这样的作品教师可能会说:“这是什么呀!一点也不像!”其实这就是孩子在特定时期的正常反映,是自我发展特征,并不是孩子有意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评价过程中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画。“这不像、那不像,比例不对”等。要看画面是否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是否表述自我感受,是否有想象力,是否追求“真、新、奇、特、美”,是否今天的画比昨天的画又进步了一点儿。要发现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此外还要与孩子多交流,尽可能读懂他的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及发展趋向。 
   实践证明,科学地评价幼儿艺术作品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它能让幼儿得到一种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其健康、和谐地发展。(倪翠薇)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复述故事教案:鼹鼠的皮鞋车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