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对幼儿教师性别刻板问题的探讨

来源: 06abc.com 作者: susan 感谢 susan 上传 0人参与

      摘 要: 学校是儿童性别角色知识扩展和加深的主要场所,而在学校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在现代呼吁两性平等的时代中,改变教师性别刻板现象、培养幼儿理想的性别角色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性别刻板 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现代社会倡导男女平等,其前提就是有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已有研究证明:儿童生来具有男女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并非天生,需要后天培养。教育作为后天培养的一个途径,就是要找出适当途径缩小男女两性的心理差异和社会差异。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带有性别刻板,将会影响儿童理想性别角色能否形成。 
  一、教师性别刻板印象的界定。 
  性别刻板印象是刻板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刻板印象。它是对男女两性群体持有的一些固定看法,是大多数人分别怎么看男人和女人的观点。性别刻板印象能对人们的认知、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使人们的评判有先入为主的观点。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性别刻板印象将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按照科尔伯格的自我社会化理论,孩子在4—6岁时开始具备性别恒常性与性别认同的基本概念,这种概念的具备对性别角色形成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幼儿园,教师在这个关键时期认识和培养幼儿性别角色尤为重要。 
  二、幼儿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现状及其影响。 
  我们在教育中倡导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对受教育者要一视同仁,其中包括性别上教育的一致。那么作为教育的传播者,教师能否真正做到“有教无类”,是否就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呢?我对10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和教学观察,发现教师普遍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如“你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要求有不同么?”绝大多数教师作了否定的回答,而换种方式问教师:“你认为一个好男孩和一个好女孩应该是什么样?”教师们则都将男孩和女孩区分开来,分别冠以不同的形容词,如好男孩应该是勇敢、有责任心、独立、大胆等,好女孩则是文静、懂事、听话等。在实际的教学观察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教师都懂得教育平等、同等教育的理念,都懂得在性别上不应区别对待,但实际上,由于受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教师已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他们对不同性别的儿童早已存在不同的看法,并在行为和态度中潜移默化地表现了出来。对于最初没有性别刻板印象的孩子来说,在这种环境中很自然地就会接受一切,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却难以意识自己的偏见已经以游离的形式传递给了幼儿。 
  心理学研究表明:期望是人心中的某种愿望,它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存在性别刻板的老师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存在不同的期望,所以无论是语言,表情还是行为,都在无意识地传递着性别刻板的信息。如在观察中发现:教师在批评男孩时的态度比较严厉,而批评女孩时则较为温和。同样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将男女分组游戏;在游戏扮演上把勇敢、冒险的角色分给男孩,把温柔、乖巧的角色分给女孩。儿童为了能做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在不同的期望下,男孩向胆大、独立方向发展,女孩则向文静、顺从方向发展。 
  教师的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教育,给孩子种下的性别意识就是:男孩女孩因生理上的差异而在心理上和社会上也存在差异。男孩就要勇敢、独立,有领导力,在外打拼;女孩则要心细,多愁善感,在家做家务。这样的另一结果就是,忽视了男孩的心理倾诉和情感宣泄,对以后成长中压力的排解等造成影响,导致危害身心健康,而女孩则缺少果敢、大胆、自信和独立,不利于以后事业工作的开展。 
  三、教师要改变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给儿童适宜的性别教育。 
  社会在发展,思想也要改变。“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已过时,教师要改变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观念,给儿童适宜的性别教育。Bem在实验中为我们证明了双型人格的人可能在各种情况下比性别典型的人做得更好,其他研究者也发现双性化的个体有较高的自尊和较少的心理疾病及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我们可以看出,双性化人格理论对性别角色的发展为老师提供了塑造自己及儿童健全、健康性别观念的基础。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改变自身性别刻板观念,提高对现代理想性别的认识。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性别刻板观念,认识到男女在生理上有差别就给儿童性别角色定型化是不合理的。在改造自身心理偏见的同时,提高对现代理想性别、双性化人格等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努力使自己消除性别偏见,并在教育实践中实施适宜的性别教育。 
  2.创造平等、自由的环境。 
  教师要给孩子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挥;挖掘他们各自的特长,让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在设计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挑选玩具、角色。如在选玩具时女孩可以玩手枪飞机,男孩也可以跳皮筋;在角色扮演时男孩可以当妈妈,女孩也可以当统帅,等等,老师不要过多地干预,这样有利于儿童对不同性别角色的体验,消除性别偏见认识,增进人与人的理解。 
  群体社会化理论(Harris,1995)认为同伴群体对儿童性别社会化有较大影响,并且发现儿童结成的同伴关系以同性为主,且随年龄而更加明显。所以,在游戏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倡导男女同伴,帮助儿童建立不同的性别同伴群体,鼓励不同性别孩子之间的合作。 
  3.教师对不同性别的幼儿要态度、评价一致。 
  在对待儿童时,不要嘲笑男孩子流泪,不要批评女孩子风风火火,只要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合理的特点,就要保护。教师要注意中和儿童心理差异,鼓励男孩子多细心、谨慎;鼓励女孩子多勇敢、坚强。教师在评价幼儿时,要改变以往惯用的女孩子文静可爱,男孩子调皮胆大等词语,男孩子同样可以可爱,女孩子同样可以胆大,教师要发掘儿童另一性格的特点。 
  4.合理地选择儿童书籍。 
  儿童读物体现的性别思想很容易影响幼儿的性别认同,有研究发现,现行的幼儿读物在表现男女孩从事的活动上存在典型的性别偏见:从事动手动脑和刺激的活动的主要是男性,占74%;从事安静、表演类的活动的主要是女性,占70%。所以在选择儿童读物时,要谨慎对待,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性别角色多样化的读物,如英雄的形象是女性的故事,幼儿教师是男性的事例,使幼儿打破传统角色的束缚,建立平衡多元的性别角色。 
  总之,儿童应该接受新的性别教育。这需要教师首先改变自己的性别观念,才能为人师表,才能给儿童提供理想适宜的性别教育。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果实满园香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