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科学领域论文
摘要: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更要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
关键词:动手操作 激发兴趣 创新意识
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活动形式单一,教学中幼儿缺乏主动性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狭隘课程观的影响,致使许多幼儿园至今仍只重视上课,忽视其他教育形式,有些教师看见孩子在活动中没有按自己的思路去操作就急不可耐地去讲、去说明,把教学活动当成自己“教”的舞台,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讲的道具。这都是不可取的。那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更有效的指导,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下面笔者就此的谈些做法、体会。
1幼儿亲历探究,激发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幼儿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然而,幼儿的科学的探究活动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通过适时和实效的引导,把握幼儿探究的方向,使幼儿有所收获。作为引导着和组织者,教师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多动眼看一看,多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
建立在幼儿兴趣点与关注点上的引导,才能将科学探究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某幼儿问:“为什么凋谢的花瓣是枯的?”笔者立刻引导幼儿观察盛开的花朵,并用榨汁机现场操作,让幼儿发现鲜花含有水分,凋谢的花水分没了,所以是枯的。慢慢的,笔者发现班上的幼儿好奇心强了,对科学活动产生了兴趣,能较长时间地、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探索。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敢于动手,想不敢想的问题,不断进行操作,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兴趣。
2制定合理的探究内容与方式
没有探究内容就谈不上探究,探究内容太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幼儿各方面都较弱,一次活动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探究清楚。教师在设定探究内容时要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最求一步到位,要选择有探究价值的、容易探究的、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发现和学习。
如今,很多教师已较清楚的了解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但是在具体运用时生硬机械,主要表现在: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表面现象,忽视深入探究;重视演练,忽视幼儿演练中的疑惑。因此,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幼儿获得的只是教师刻意传授的结论。事实上,教师未必要把每次科学探究活动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的完成,而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可以是完成全过程,也可以是完成一个环节。教师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探究,一味地让幼儿提出问题,当幼儿不能提出问题,启而不发,或者幼儿提出的问题不符合要求是,就埋怨幼儿不配合。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3提供有结构性的探究材料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先要精心钻研,根据探究的难度和深度,预测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将要用到什么材料和工具,并组织幼儿参与材料的准备。如有关沉浮的探索活动,第一次探究时可以提供大小、颜色、不同性质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其目标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第二次探究可以提供组合的材料,如把鸡蛋放在小床上是它浮起来,也可以提供可匹配的材料,如提供水、盐、糖使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来。还可以提供可变化的材料,如把橡皮泥做成碗状,使它浮起来等等,其目标是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组织幼儿参与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明确为什么要准备材料、应准备哪些材料以及如何准备材料等。这样做既解决了教师准备材料时精力、时间有限的问题,又有助于幼儿设计出独特的观察、实验、制作的方法。
4把握好介入的时机
4.1适时、适度的提问引导
实践中我们发现,提问引导过早,则会让幼儿失去主动探索的机会,引导过迟则会让幼儿放弃探索。那么,何时介入最合适呢?我们认为当幼儿的探究行为或结果希望得到成人的认可时要介入,当幼儿有求助需要时要介入,当幼儿发生困难,如发生纠纷或活动有停顿或放弃现象时教师应准时介入。适度就是教师的指导要留有余地,多给幼儿以鼓励、启发、挑战、暗示。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因为自己悟出的东西总比别人“倾注式”告诉的记得清、记得牢。
4.2注重学习后的交流
对幼儿探索过程进行评价。幼儿探索过程从某种上讲就是幼儿思维的过程,对过程的评价就是对思维的评价。一般可通过组织幼儿交流(结合图画记录):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发现?有时幼儿往往集中于材料的表面特征,在描述材料的动态过程时则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表述操作材料的过程。
5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探究时间
幼儿的探究活动是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而且失败的几率比科学家大得多。所以,教师不要怕幼儿出现错误,不要怕幼儿走弯路,不能因为幼儿暂时没有成功,而直接告诉结果或立刻示范给幼儿看。而应该引导幼儿思考,鼓励他们寻找原因,分析问题,促使他们从失败中总结,从成功中体验快乐,幼儿才会不断动手、动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有时间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验,有时间沉思,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
面对新世纪的到来,随着对创造教育的深入研究,让我们越来越清楚的发现,创新能力是幼儿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成人的启发、引导,幼儿的创新意识需要我们去挖掘,作为教师将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用我们的双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手工材料
关键词:科学教育
- 幼儿科学教育如何渗透整合性 2013/02/28
- 用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教育 2013/02/18
- 充分利用农村环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2013/02/06
- 幼儿园小班开展科学教育要做到“四化” 2013/01/26
- 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几点有益尝试 2013/06/04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