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样化教学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的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应该如何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学画往往始于模仿,其绘画的兴趣则基于直接的视觉形象,因此,创设让幼儿身临其境的环境可使他们更为投入,更喜欢画画。在绘画前,教师应为幼儿准备好必要的材料,着力营造良好的画画氛围。教师可先在纸上画一些简单的图形,鼓励他们进行添画,并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对于幼儿喜欢到处涂鸦的问题,教师与其简单地制止不如给他们准备好颜料和纸笔,任他们去尽情涂鸦;在墙饰的选择和各个区域的布置上教师应注意构思,体现出童趣。如,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自然景观等都可作为墙饰的内容;活动区中的美术角,也应成为幼儿自由作画的平台。在指导幼儿绘画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不但能够使幼儿心情舒畅,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
二、寓游戏于绘画之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以游戏形式组织绘画教学,把幼儿创作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游戏之中,使整个绘画活动游戏化,这样不仅能促进幼儿绘画技能的发展,而且可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
如,开展“小小摄影家”的游戏,先给每一个幼儿分发一个“照相机”,然后让他们为漂亮的布娃娃、小鸡、小鸭等玩具照相,最后要求给这些玩具画一张画。由于有了游戏的铺垫,幼儿的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绘画时就感觉不到任何压力,所画出的画面真实、生动,从而达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三、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幼儿园中,常有一些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所画形象始终没有变化,这样会影响他们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应想方设法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教师可带幼儿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对社会、大自然有一个切身的体验。丰富的生活体验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尽,还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陶冶情操。
四、变换作画的方式、地点
单一的作画方式,往往会使幼儿感到厌倦,对绘画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应抓住幼儿的绘画特点,调动幼儿的情趣,如,让幼儿画粉笔画、水彩画、简笔画,也可将手工与绘画结合,并注意变换幼儿作画的地点和幼儿作画的位置,以此来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在室内作画时,教师可将几张桌子并在一起,让幼儿们共同在这张“大桌子”上画画;有时也可让幼儿站着画、蹲着画。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
五、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幼儿园传统的绘画教学往往是教师先示范然后教师进行讲解,最后让幼儿“依样画葫芦”。长此以往,幼儿作品则千篇一律,幼儿绘画兴趣逐渐降低。而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有助于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如,在以“蝴蝶飞”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示范画《蝴蝶》;让幼儿观看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采蜜、飞舞的影像;了解蝴蝶的身体结构及身体各部分的特征、用途。这样做,不但能够开阔幼儿的视野、拓展幼儿的思维,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在多媒体的多种感官刺激下,幼儿都迫不及待地想画一画美丽的蝴蝶。
六、采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评价形式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教师不应单纯依靠成人的知识经验、审美情趣,拿“像与不像”、“好与不好”作为评价标准,而要从幼儿的绘画特点出发,在了解幼儿绘画作品内容、所要表达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为此,教师要用心去倾听幼儿的想法,善于发现幼儿绘画过程中的闪光点,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评价形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评价方式也可多元化。如,幼儿互评、幼儿自评等。
手工材料
关键词:绘画
- 让绘画成为游戏,让游戏成为生活 2013/02/28
- 借助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2013/02/03
- 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六法” 2013/02/02
-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2013/02/01
- 绘画活动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3/01/31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