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科学就是探秘 探秘就是乐趣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loran 感谢 loran 上传 0人参与

   摘 要 
  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探索与操作”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青睐。因此,它是孩子学科学的必经之路。训练幼儿的观察技能,使他们学会用各种感官去考察事物;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重视幼儿积极参与的意识,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主动探索。
  关键词
  科学教育 好奇心 探索精神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索与操作”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青睐。因此,它是孩子学科学的必经之路。新《纲要》对科学领域的目标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已越来越重视幼儿主动探索与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好奇心,乐于探索
  科学需要好奇心。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它激发我们去探索;好奇心是问题的来源,它能使我们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好奇,就没有发现;没有人类的好奇,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科学也最能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大自然中的丰富事物千奇百怪,各种现象神秘莫测。这些事物和现象足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对它们的探究也足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天生就具有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究事物,具体表现为对周围世界的注视、观察、探索等。比如有个幼儿在做早操时看见了地上的蚂蚁,产生了好奇,连操也不做了。再如有个幼儿在观察阴沟流水时,一直顺着流水方向走,终于找到了水流进了阴沟洞,并蹲下观察水在洞里的情况。好奇心驱使幼儿去探索、了解周围事物。它是幼儿学习的内动力和学习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积极进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幼儿的好奇心好比是星星之火,还需成人的支持才能燎原。如果成人能够理解儿童的好奇心,并且加以鼓励和引导,就能把儿童学科学导入科学探索的道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否则,如果成人对儿童的问题敷衍了事、甚至不耐烦的话,儿童的好奇心就会慢慢地被磨灭,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会越来越冷漠,科学对他们也就不会再有多大的吸引力了。这种对科学的态度对于儿童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在科学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和好奇心相联系的是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感情性唤醒状态,它是学科学的强大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科学活动中,对刚进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喜欢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生动有趣的小动物。我就经常和他们一起观看《动物世界》,他们在观察动物时,我引导他们提问题,丰富问题内容,比如:“老师,为什么小兔子前腿短,后腿长”“为什么小鸡不会游泳”等等。这时,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表露,于是我就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在全班面前表扬这些爱提问的幼儿,激发更多的幼儿爱提问。就这样,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保护,而且得到了发展。
  我经常进行随机性科学探索活动。比如到了冬天,孩子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冬天为什么我们的嘴里会冒白气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只凭语言是解释不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做“水的三态变化”的小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不仅支持了幼儿的发现,而且帮助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其观察的兴趣,又可以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学习科学知识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发现班上的幼儿好奇心越来越强烈,对科学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较长时间地、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探索。比如:幼儿在玩“摩擦生电”时,我提供了塑料积木、塑料棒、吸管、碎纸屑等等。先让幼儿用塑料积木去吸碎纸屑。看能否把纸屑吸起来,幼儿动手后,都说吸不起来。接着,我就让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怎样才能把纸屑吸起来。幼儿们讨论后,将塑料棒在自己的手或头发、衣服上不断地摩擦后再去吸碎纸屑。他们惊喜地发现纸屑被吸起来,孩子们连蹦带跳,为自己实验成功而高兴着,这充分显示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的科学教育实践中,为幼儿提供科学探索条件,对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班的自然角饲养了几只小乌龟,我准备了观察记录本,供幼儿观察记录小乌龟的生长情况。有天早上,一位幼儿在观察时,忽然发现其中一只小乌龟不动了,他们互相议论,得知小乌龟在冬眠,所以不吃肉了,也不爱动了。这下子,所有幼儿对小乌龟的冬眠产生了好奇,纷纷观察其他小乌龟是否也在冬眠。可见,在科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科学环境,对幼儿学科学的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二、动手动脑,敢于探索
  在进行科学教育时,一方面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保证科学活动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注意放开手脚,不加任何干涉地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并适当地加以引导,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老师讲、幼儿听,老师演示、幼儿看的方法。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让幼儿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幼儿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科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感知隐含的科技原理,在动手中获得知识,体验发现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在科学活动《沉浮》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木块、石子、玻璃瓶等,供幼儿探究沉浮的现象。在活动中,幼儿用这些材料分别做实验,探究他们在水里的情况,结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有的幼儿发现木块是漂在水上的,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把它按下去,但只要手一松,木块就会漂上来。还有的幼儿发现玻璃瓶放进水里后,先是漂着的,过一会儿灌进了水,就慢慢地沉下去了;如果把玻璃瓶的盖子盖好,它就不会沉下去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现,对活动的兴趣也很高,他们对各种现象议论纷纷,我就建议他们回家后通过查阅资料,操作更多的材料,慢慢寻找答案,明白其中的道理。
  实际上,幼儿的眼中看到的许多事物,他们的提问,观察,做游戏等等,无一例外地都要接触某些科学的道理。然而,幼儿时期的孩子一般是不可能理解科学的术语和概念的。他们在科学活动中的探索精神,常常是用语言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不能不顾及孩子的直接经验不足,还不能达到某种概括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仔细聆听孩子的叙述,积极鼓励孩子利用各种视、听、触、嗅等感官探究事物,努力扩展孩子的直接经验,而不能急于求成,以孩子掌握了多少概念、名词堆砌的所谓“科学道理”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
  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反复尝试、动脑思考,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科学探索精神。比如,在进行科学活动《相吸相斥大搜寻》时,教师准备了磁铁、回形针、铁的瓶盖等各种含铁的物品,铅笔、橡皮、胶水等不含铁的物品,让幼儿自由操作,用磁铁去吸准备的小物品,看看哪些物品可以被磁铁吸起来,哪些物品磁铁吸不起来。经过自己尝试,幼儿感知到磁铁的磁力现象。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以提供丰富的、具有探索性的各种材料作为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精神的物质基础,引导他们提出问题,真正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冲动。所以,教师一定要多用心思,多下功夫,想方设法地多提供一些适应幼儿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从视、听、触、嗅等各方面激发他们学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在运用这些材料时,教师还要注意,为幼儿提供的探索材料,不是让他们获得某些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掌握找到答案的方法。所以,应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允许幼儿探索,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自己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结果。

  三、借助艺术手段,大胆探索
  除了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我们也可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来开展科学教育。这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幼儿求知的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积极地获取一些科学知识、科学经验,丰富其科学认识。具体的做法,既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等形式对幼儿进行“接受式”的教育,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艺术的表现和创造。
  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很多科学教育的内容。而一些为幼儿科学启蒙而创作的科学文化作品,则更能巧妙地将科学知识寓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例如《刷牙记》这个故事,就利用动物幼儿园中各种动物学刷牙时所发生的故事,向幼儿介绍了有关动物牙齿的科学知识:大象想要拖把一样大的牙刷,因为它的象牙实在太大;鲨鱼刷坏了一大把牙刷,原来它有几百颗牙齿;鳄鱼坐在一旁不刷牙,原来它在等着好朋友牙签鸟来帮它剔牙;老鼠不好好刷牙却把牙刷磨坏了,原来它有磨牙的习惯……这些知识虽然也是“灌输”给幼儿的,不过却丝毫不会损害他们的科学兴趣,甚至会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有关牙齿的知识。
  我们还可以帮助幼儿用艺术的手段来表现他们对科学的认识。这不仅能巩固他们对于自然世界的认识,还能增添一点艺术的情趣。例如小班的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他们就把这些蔬菜打扮成各种“蔬菜娃娃”:大白菜拥有了一头披肩的卷发,土豆变成了笑脸,胡萝卜也变成了一个瘦瘦的小人……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很开心。
  艺术表现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造型活动,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动作、图画、诗歌等方式来再现其科学发现和科学认识。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用动作模仿各种昆虫的行动方式——爬、跳、飞等等,让幼儿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记载下来,甚至可以和幼儿一起创编诗歌,来表达他们在春天里的发现……
  我们会发现,幼儿会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来理解他们所获取的信息,也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表现出他们的理解。这时,教师大可不必追究他们的认识是不是“符合科学”。更不必因为幼儿的认识“不符合科学”而绞尽脑汁地去纠正它,相反倒是可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去欣赏幼儿的“创造”!
  古语说:授之于鱼,莫如授之于渔。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不光要掌握知识经验,还要富有科学的探索精神。探索是幼儿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必要途径。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对于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锻炼意志、发展特长、激发科学智趣、培养科学素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小养成这种探索精神,将会推动他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加努力地认识世界,促进自身的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棉签画《大鱼和小鱼》实录及评析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