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基于爱心交流视角的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linxinyu 感谢 linxinyu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爱心交流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特别重要,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重点运用,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形成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基于爱心交流视角的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是必要的。 
  关键词 : 爱心交流视角;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在爱心教育中家长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身示范,做孩子的榜样。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是教育的第一要义。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基于爱心交流视角的幼儿园教育创新研究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爱心教育的意义 
  如今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物质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宝,对其宠爱过渡,唯恐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受委屈。于是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下,形成了不少弱点,其中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爱心,心目中只有自己而不合群,不关心他人;不会与同伴和平相处,打架、冲突时有发生,这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爱心”教育迫在眉睫。父母“身教胜于言教”,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孩子,让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活动后,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以及看到家长反馈来的记录。我们也很感动。父母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洗脚的情景,每个人的眼里含着泪花,心中涌动着感动,此时,充分体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每个人胸口堵着感动,多少年来,还是第一次给自己的父母洗脚,怎能不感动? 

  二、基于爱心交流视角加强幼儿园教育创新 
  (一)多带孩子到自然环境中 
  爱好大自然是幼童的天性。大自然的一切是那么神秘美丽,接触自然的活动是那么妙趣横生,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能得到许许多多的欢乐并获得美的感受,丰富他们的情感。家长在引导孩子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的同时,要教育孩子关心和爱护大自然,告诉孩子这美丽的大自然是属于大家的,草坪不能践踏,花木不能攀折,果皮杂物要仍进垃圾桶。 
  (二)利用优秀文艺作品进行情感教育 
  幼儿在认识上具体形象化的思维特点,家长应充分利用适合幼儿的生动形象的文艺作品,如图画书,影视,童话等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幼儿特别喜爱童话故事,童话中的角色和情景在幼儿头脑中栩栩如生。当故事中的主人翁遭到不幸时,最能使幼儿产生同情心,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许多成年人都会记得“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等外国著名童话和我国不少民间故事,对童年时代培养善良的情感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也有不少颂扬热爱父母,热爱同伴,热爱人民,爱护公共财产等高尚精神的优秀儿童故事,我们可用幼儿易懂的语言将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听,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三)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儿童进行爱的情感教育 
  例如,孩子的奶奶蹲在那里摘菜,有心的妈妈便可对孩子说:“瞧,奶奶在为咱们摘菜,她蹲在那儿多累啊!”孩子听后可能会去为奶奶搬个小椅子。这时,妈妈便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关心奶奶的行为予以肯定,进行心理上的强化:“奶奶,您还累吗?”妈妈问奶奶。“不累了,我的小孙子知道心疼奶奶了!”孩子受到夸奖后,心中也美滋滋的。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定会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四)在爱心呵护中以身示范 
  幼儿的模仿性极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家长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做家长的平时尊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和行为必定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培养他们一颗爱心。某幼儿园中班的一位老师曾向我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事例:有一天,幼儿园为孩子们准备一种美味的点心,小朋友中午吃午点,每人一块,孩子们都高兴的品尝着可口的午点。但有一位小朋友悄悄地把点心放进衣兜里,当老师询问他为什么不吃点心而装进衣兜里时,孩子说:“因为我爷爷病了,我想把点心带给爷爷吃。”这孩子为什么如此关心爷爷呢?这位老师为此进行了家访,得知孩子的父母平日非常孝敬老人,他们全家进餐时,总是习惯地把最好的菜肴先给爷爷奶奶吃。每当老人身体不舒服时,妈妈就叮嘱孩子:“今天我们说话,走路都要轻轻的,晚上也不要看电视了,因为爷爷头晕,怕吵。”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和教育,孩子也就自然有一颗孝敬爷爷的爱心。
 
  三、特色教育 
  现在很多幼儿园一味强调特色教育,例如:英语班、心算班、舞蹈班等等。小宝宝过小就戴上了艺术教育的高帽子。我认为不是很可取。孩子太小,不要认为学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循序渐进。东西学得不在多,而在于是否有利于促进孩子其他如:心理、情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文学作品,教师有心用合适的方式去带领幼儿走进这本书,就一定能够在孩子的身上看到影响和变化。假设将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分为外烁阶段、中间阶段和内发阶段,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幼儿不可能直接越到最高层次,尊重幼儿的道德行为必须有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这首先需要通过良好的道德环境,以及借一个合适的外在动机,让幼儿逐步地朝着积极的方向靠拢,随着时间、经验的累积,慢慢地转化为内部动机。 

  四、老师用自己的爱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 
  用自己的爱,感悟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拥有爱心是我们干这份工作的首要条件,没有对孩子的爱,谈何对孩子的教育,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爱,画出来就是一颗心,一颗红心。用爱心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心回报我们。创造一个公爱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老师是爱他们的,老师对任何孩子都是一样的。适当的锻炼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不会做的时候,老师教,可学会了,就要自己做,不能让孩子养成事事都是别人为自己做的不良习惯。在这一点上,更需要家长多做些努力,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启蒙老师,孩子们在幼儿园所养成的好习惯还需要长时间的巩固。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数学课件:比较数字大小-猴子吃东西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