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棉花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二)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shaly 感谢 shaly 上传 0人参与

       顾春晖:刚才很多老师都提到要给图,整的图不行,还要给步骤图,对吧?!觉得这样完全可以支持孩子,但是现在我们看到,这个于天,我给他图了,但是当他图上没有呈现时,他还是出问题了,那时不是我们还要给他不同角度的图呢?这说明了什么?  
      T24 :我觉得不用再给他图,教师可以直接去引导他,发现一下别的拐角处结实不结实,为什么那个地方就是很结实的,不容易倒?就是说让他迁移过来,因为那个地方在图上没呈现,孩子就是说他没有这个经验迁移不过来。(顾:什么经验,迁移什么?)  
      T25 :我觉得他就是两个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  
      T26 :我感觉他是没有迁移到盖房子的经验。我记得他们班有用积木搭城堡的经验,但他现在没迁移过来,就是大的积木,他们知道大的积木搭的,我上次记得他们有围角。  
      T27 :不是,他是因为它是房子,它有门有窗,有门嘛不是,门前面应该放上一小块,但孩子会在门前面放这么一块,在拐角处塔肯定要放一个小正方形,然后再连时,他肯定连不起来,他肯定要分开的。  
      T28 :我觉得就是说那个前面看图搭对的,也不见得是他会读图,因为们预留以后他就剩那三块了,那门拐角他就自然而然的连接在一起了,他不见得是他读图后他会搭了,因为他只剩下一小块,只能放它了。  
     顾春晖:因为他两个墙没有连呢?  
     T29 :他第一层必须得有个小块和门连。  
     T30 :就因为他第一排打错了,所以他后面全错了。  
     顾春晖:就是这个孩子,于天这孩子出现的问题,就是说他在图上有一个拐角了,他搭得了,但别的拐角他搭不了了,这个问题在别的孩子身上也出现了,我看到过一个孩子,就是欧文,就是正面这错着搭搭得很好很对,但到那三面时,他全是竖着搭的,对他俩是同样的问题,问什么?(立:他也是在看图的。)对,他也在看图,他正面的看到的地方他搭得对的,但他没看到的地方或没观察的地方他就 …… ( T :没迁移过来。)迁移什么?  
     谢鸥:他为什么看图的那面能搭好,没看的那三面搭不起出来呢?  
     T31 :因为他只是看到这图是这样的,他照着搭,但他没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搭,当没有图时,他就不会了,他没理解这个关系,(顾:为什么要那样搭?)因为两个连起来不会倒呀。  
     单银雪:咱们成人给他的这个图上是特别对称的,他这个门两边就是各三块砖,如果孩子真正自己去搭的话,他不可能放正中间,每边各三块砖。因为他前面能看见,图特清楚,所以孩子能知道这么搭,等到真拐到后面去了呢,数量他就没法控制了,因为他看不见了,所以就是说,我觉得这个孩子的表象来讲,他有一定读图能力,但他空间这个东西还是发展的不是很好。即使孩子有建筑区搭建的经验,孩子搭房子也不是这样搭的,他搭的是镂空的,并不是一层层放在那砖房这样搭的,所以在那个过程中不会遇到咱们今天搭砖房的这个问题,老师也可能不会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就是说孩子今天录像这个困难和孩子平时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不一样的。  
     T32 :他这读图呀,他旁边那块砖应该摆这吗?!你看,那个最边上那块,第一层,最边上那块,还有一小正方形,但是,孩子在读图时他不会把这块砖拐过去这么搭,他就会放一个小正方形。因为我们班也搭了,他就认为是一个小正方形,在那找小正方形,他就不能迁移把这个转过来,然后再往后连,他这个原有经验没有。  
     张立:刚才大家分析了很多种原因,刚才那个有的教师是说光看着图,他能按着图去搭,但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吧?!可能孩子原有经验问题,那好针对于天这个问题啊,如果你遇到了,你会怎么支持他,要是你,你会怎么做?除了 “ 我跟他一起玩 ” , “ 去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要是你,你会怎么办?他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怎么办?  
     T33 :我觉得可以看出于天这个孩子能力特别强,所以我觉得老师支持就没有必要那么直接的去告诉他或者跟他一起去做,因为他有一定的能力可以自己去完成,我可以引导他让他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搭,就是刚才王艳老师说的这个问题。他理解之后自然就会知道,我觉得他刚才还是不理解。(立:那你怎么让他理解呢?)我问问他为什么这个角那么稳固,让他比较比较为什么那两个角就老会倒呢?那他肯定就会稍微注意到那个问题了, “ 如果这个角你尝试一下也这么搭,会不会更稳固呢? ” (立:可是刚才孩子自己说了,这个角稳,这个角不稳,他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了,但他还是没明白为什么要接在一起。)那就让他比较一下,他这边跟那边的区别,他是怎么搭的,他肯定会发现这有两块积木衔接起来了,而那边没有连上。  
     王培:我觉得就像刚才杨老师说的,她发现这个问题,就是孩子出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是那个小正方体就是长的转过去的,我觉得这时就需要去引导孩子发现,这时就可以参与到孩子游戏中,用自己的行动把长方体转一下,让孩子看到,从这边看是一个小的,让他观察出来。(张立:就是引导他发现正方体和长方体这个关系。)对,因为杨老师说她们班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这个,我从这面看它就是一个小正方体,他就会去选择,往往问题就出现在这,但把一个长长方体转成一个小的,我觉得教师可以引导一下这。  
     张立:刚才有一种方法是让他比较,还有一种是让他明白小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还有别的办法吗?  
     刘霞:还有一个就是说,在她们那个基础上,我就是对于我们班孩子,我班有的孩子读图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我可能就会提供一个底图,楼房的底图,让他在这个图上进行搭,让孩子根据底图搭,在不断搭建中总结。  
     张立:好,因为时间关系,咱们看看孩子是怎么搭的。(放录像)孩子怎么解决的?他尝试过什么?自己不断尝试知道了,而到另一个则又不知道了,这时我就说 “ 你看这好危险呀! ” 他马上就怎么样?( T :观察。)对,他已经明白怎么样让墙体连接了,但这时他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是什么问题?刚才仔细听,有的可能已经听到。( T :砖块不够。)要是你,你怎么办?你怎么支持孩子?刚才有的在咱们预设时就已经想到这个问题。怎么办?  
     刘郁:让孩子去迁移,让他去比较,两个小正方形等于一个长方形,让他去看看哪能用这个长方形去代替。  
     张立:就是明白这个关系是吧。嗯,刚才我们大家真的说得特别好,都是结合孩子这个表现我们在讲我们怎么支持孩子,我觉得咱们怎么支持都没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干什么?( T :是要看孩子。)对,看孩子表现,像于天这样的呢,他是比较强的孩子,老师给他的空间会多一些,让他自己去探索;但是对于一些特别弱的孩子,我们可能要采取其他的一些方式。刚才有的人也提到了和孩子一起玩的方式,咱们看看在大二班,袁老师她们班,她有一种投放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玩,你先介绍一下,你怎么和孩子一起玩的?你是用什么方式和孩子一起玩的?  
     袁滢:投放新玩具以后呢,我也想尝试一下怎么把这个房子搭起来的,所以我有一次在他们玩活动区时,我就把那个玩具拿出来了,在那一个人玩,我班其他孩子看我在那玩时也特别感兴趣,和我一起,一边看我玩,一边和我一起玩,最后我们就一起把那个房子搭起来了,就是这样玩的。一开始,欧文和陈小溪那块,他们基本不明白这是干什么的,然后我在活动区自己玩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了解这个最后是搭起一个砖房子。然后再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去指导。  
     张立:那咱们看看第二天孩子是怎么玩的,好吗?(放录像)好,孩子们是怎么搭的?老师有一个示范,引发孩子兴趣,老师的行为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能坚持下去、模仿,还有什么?孩子是怎么搭的?你觉得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怎么支持孩子?  
     单银雪:我问一下张老师,你觉得老师这种方式出现,孩子是模仿了,你觉得这种方式适宜不适宜?  
     王培:我觉得就是说,老师要不要进入孩子的这个指导,我觉得首先要先看孩子,我觉得就是这个孩子如果对这个操作没有问题,那么老师就是旁观者,在一旁去看。如果孩子在操作中出现问题了,那么老师就要想我要不要去介入,我怎么去介入。最后就是说,教师要看看自己的指导方法对孩子有没有作用。  
     刘郁:我觉得就是今天的教研活动吧,让我意识到以前忽视的一点,就是说看孩子也是观察孩子,观察孩子他的表面现象,然后我为了完成我的目标去有意识的引导他、支持他,而不是真正的支持,就比如说,我们班女孩子少这个问题吧,不是真正的去理解她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我依据她内心的真正需要去为她创设一个引导她发展的一个环境、一个氛围。就是注重孩子的内心。  
     张立:就是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而不是看表面孩子是怎么玩的,是吧?  
     刘郁:对对对,是的。  
     张晓艳:那我觉得我今天吧,就是说,在活动之前老师也提了就是说预设孩子遇到的困难,那我也想到了孩子的困难会有哪些问题,但是我觉得,通过今天的这次教育活动,使我更明白了,就是说,即使是同一个问题,但是针对不同的孩子,他会有不同的表现,他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可能是原有经验的问题,而有的可能就是说他读图的能力问题。即使就是说他的平面没有问题,但是拐角的问题。我想在我们预设问题时,要更细一点,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吧,通过同一问题不同孩子的表现。  
     王艳:我觉得通过这次活动,投放新的玩具吧,我感到老师为了完成目标会有一些急躁,而通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在以后的活动中要给孩子时间,要了解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困难点在哪,然后就是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是直接告诉他,还是通过一些引导,或者是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发现问题。我觉得在这方面非常有意义。  
     李宏东:我觉得就是,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是建立在对幼儿了解和幼儿的水平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指导。还有一个呢,就是说,应该给孩子一个学习、探索和解决困难的空间、时间。  
     胡素华:我在说一点,就是说,我觉得,今天最大的一个理由就是说,提供给孩子的一定要有挑战性,我觉得这是今天给我印象特别深的。今天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积木,确实能够激发孩子建构新的新知,我觉得这样的话,对促进孩子的发展是很有效的、很好的。所以我觉得今天的材料提供的特别好,对孩子来说啊,这是第一个我要说的。第二体会呢,我觉得是老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建立在对本班孩子的已有经验、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来给予适当的指导,而且,你的指导方式一定要符合不同孩子的发展水平,就是说要有多样性。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另外第三,就是在活动当中,老师好要多关注幼儿的现场表现,因为,就是说你在观察当中,它可能和你设想的是不大一样的,所以需要老师在孩子玩积木的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的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我先说这三点。  
     张立: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能让大家充分地说,刚才我听完大家的发言之后,我有如下的感觉。活动是孩子自己自由参与的,但在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有的时候甚至孩子没法顺利地进行下去,这就需要教师给与一定的帮助。但我觉得,怎么支持孩子呢?第一,可能像大家提到的要观察孩子。大家说说,观察孩子什么?刚才大家提到很多原有经验,观察孩子原有经验干什么?观察孩子个体差异,孩子个体差异都有什么差异呀?好,能力水平的差异,性格特点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需要可能还不一样,就像大二班的小女孩,需要可能还不同。刚在好多人也都提到,我要再过程中不断的观察孩子,然后再想我应该怎么去做。对不对?!这是第一个。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说,开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刚才大二班的徐云号,为什么他会放弃,我也给他支持了?但是对他而言,这个成品图对他太难,他没法进行下去,那他的最近发展区是什么?我怎么去帮助他?对吧,可以发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的树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