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让每一位幼儿沉浸喜悦\体验成功——结合《保教管理指南》浅谈音乐教育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eyanfang 感谢 yeyanfang 上传 0人参与

        《保教管理指南》中的课程管理指出,课程实施应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注意领域的均衡,并考虑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有利于幼儿循序渐进地学习。本文将结合课程管理来谈谈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参与与合作精神。培养参与与合作精神就是要搭建幼儿自主表演的“舞台”,让音乐活动真正地“活”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幼儿,他们天生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活动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把幼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看、感等各种感觉活动和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进入欢快的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本文从合作关系的理论依据阐述到现实依据,着重分析合作方法,有较强的实践性。 
        艺术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是其他领域都不能比拟的。而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又在艺术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是幼儿未来发展、立足社会的需要,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培养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在家里伙伴不多,合作的机会很少,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幼儿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沟通幼儿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必须放下“自我为中心”的架子,“蹲下来和幼儿做朋友”,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幼儿进行合作学习既能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幼关系,又能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一、师幼合作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以幼儿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每个教师应该是儿童建构性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提高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打破传统的教育角色。 
        2. 最优化教学理论: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联系师幼的桥梁,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3. 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根本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为教师改善课堂结构、改善教学行为提供了可能: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的不足;把握课堂管理行为,解决好幼儿在活动中的突发事件,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师幼合作性学习的现实依据 
        首先调动学习兴趣的需要。为了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们在音乐活动中最喜欢做什么?什么活动的时候你最开心?然后让大家分组讨论。答案有许多:有喜欢跳舞的,有喜欢唱歌的,有喜欢其它的。统计后发现说喜欢跳舞的都是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平时胆子比较大的幼儿。出现这种现象,有许多原因。但是作为一名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而言,不能不思考一下我们的音乐活动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并找出一些引之有效的办法。兴趣是做好的教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产生进取精神的源泉。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没有兴趣的学习,不能在大脑皮层形成稳定的兴奋,即使用特殊的手段,暂时形成兴奋,但由于内抑制的作用,这种作用也会很快消失,可见,兴趣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重大,音乐学习中,幼儿兴趣的有无和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作,感情激奋,积极思考,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音乐活动本身的需要。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能聚灵感、催情感、激想象,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幼儿创新潜能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让幼儿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幼儿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搭建让幼儿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活动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活动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受到幼儿的真诚欢迎。 
        第三,幼儿本身学习的需要。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的情绪随意性比较大,上课时有意注意的时间持久性弱,最多也只能保持5~10分钟左右。而在整个活动中最能吸引幼儿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对于歌曲的律动环节。我发现在律动的同时,有些平常学过舞蹈或是胆子较大的一些幼儿动起来了,可是另外的幼儿只是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幼儿,而动起来的幼儿在一步步律动后也都停下来,造成大家各看各的局面,这个环节自然也起不到教师预设的效果。因此必须用合作的办法与探究的办法,用最吸引幼儿的东西,调动绝大多数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师幼合作学习的几种有效载体 
        怎样运用新课程理念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师幼合作探究性学习呢? 
        第一动静结合,平等参与式学习。动与静是两个对立的反面,但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方说小铃铛一响,幼儿各自回到位置上,但吵吵闹闹,不能立刻静下来,即使嘴上已无声,但心还未归“位”。于是播放活泼一些的音乐,让幼儿有节奏的“吵闹”,在吵闹的同时先带领他们跟音乐节奏进行拍手律动,在情绪基本上能稳下来的同时播放柔和的音乐与幼儿一起问好加律动,这时幼儿已经差不多进入了整个活动的状态,并在律动中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这就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浓厚的音乐气氛感染下,幼儿的注意力便会较快的集中到活动中来。如在教《表情歌》中,我出示准备的4张图片,让幼儿跟着音乐来编一编每段音乐你所想到的。比方说第一张图片是小朋友高兴的图片,再加上音乐的特点,让幼儿自己去发挥想象,联系到自己高兴的一些情景。这时幼儿就会转动“思维机器”进行想象,表面上虽“静”,可心中都在“动”。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自已去完成这种表演。他们会出乎意料的想到一些特别的肢体语言。在他们的头脑中一一浮现,最后在音乐声中愉快的进行律动。这样的方法既发挥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又培养了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避免了音乐课中千篇一律的枯燥教学方式,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幼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幼儿。这种角色的转换就是对幼儿的一种极大尊重。 
        第二巧用导言,互相补充式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导言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幼儿主动学习新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一定的环境下,导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讲故事。唱游课,又唱又跳,跳中唱,唱中跳。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在律动中的兴趣,我试着把童话介入其中,如歌唱活动《树叶》。在歌曲旋律的伴奏声中教师捧着一片树叶充满感情地为幼儿讲述着一个故事:秋天到了,秋风起了,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小树叶飘呀飘,不知道要飘向哪里去?紧接着教师动情地合着音乐唱了起来,很自然地唱完了第一段歌曲,而留给幼儿的是想象的空间:“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会害怕吗?会难过吗?”怎样使这种关心、担忧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呢?这些全都交给幼儿去想象,去安慰小树叶,去设置小树叶可能有的表现。依然在旋律声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设想。创编与想象歌曲旋律交融成一个整体。在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中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段。 
        2. 猜谜语。这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老师请大家猜一条谜语:“身体细又长,斗大眼睛照前方,身后背着四面旗,专捉害虫人人夸”。孩子们靠着他们的经验和联想很快就答出是“小蜻蜓”。老师马上鼓励孩子们:“大家答对了,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小蜻蜓》”。于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儿歌就会在幼儿的蹦蹦跳跳中自然感受,并根据蜻蜓的特征自由地模仿起它的动作来,在不知不觉中动起来。 
        3. 游戏。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内容,如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之中,定会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跳绳》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彩色的皮球,用手轻轻拍打,皮球立刻弹跳起来,引起了全体幼儿的注意,势必也要争着玩耍,教师因势利导,弹唱《跳绳》的旋律,乘兴引入新课,幼儿在旋律中边跳绳边学习这首新歌,效果非常地明显。 
        新形势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一个幼儿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而且还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使每一个幼儿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幼儿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学习,让每个幼儿的特长都得到发挥,同时又可以互相弥补师幼在教学活动中所不能单独完成的任务,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与教师一起学习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是比较教学,模仿借鉴式学习。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尽相同,有的幼儿认为这个音乐应该做这些动作,有的还会想出更为特别的动作,甚至有些是老师也想不到的精彩的动作。所以在幼儿自编舞蹈的时候笔者不去否定他们的任何动作,造成千篇一律的后果。而是在幼儿自编舞蹈动作时,在一旁加以指导,在他们的要求下把他们的动作用更到位,更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示给他们。然后进行比较。 
        台上跳台下学。让学得好的幼儿上台做,让不会跳的幼儿在台下学,在学会的同时不擅长表演的幼儿也会勇敢地走上台进行表演,并与律动好的幼儿进行合作表演,在表演中互相比较好在哪里,哪里需要修改,大家互相指出缺点,共同提高。如教《小雨沙沙》这一歌表演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再以幻灯展示出一张空白片,幼儿一旦判断出雨声,教师在空白片上画出雨丝,然后绘出池中一圈圈的水纹。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快的乐声中,教师再用幻灯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幼儿的眼前。幼儿通过听乐,看画面,再听乐、再看画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发挥想象,自己自行去编舞蹈动作。这种将幼儿置身于音乐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大大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分小组提兴趣。我把幼儿分成几组,分组的原因就是用来比赛,讨论合作的。在分组的同时,我有意识的把一些律动,法子多,胆大的幼儿分到每个小组中作为组长,又把一些胆小的,内向的幼儿分散开,分到各小组。在活动前对几个组长开了会,帮助全组共同进步。在欣赏《三只熊》这一活动时,我就把任务交给了每个组,跟着音乐编一编全首乐曲的律动,并且要小组进行比赛,结果小组讨论的不亦乐乎。 
        多鼓励提信心。一些幼儿不愿意动的原因还有就是怕自己滑稽的动作被老师责骂或是小朋友取笑。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叫那些幼儿和老师一起舞蹈。比如说《狮王进行曲》在律动中大家随音乐简单的律动。之后教师可以问问有哪些动物参加了狮王的生日舞会。还有狮王的动作是什么样。这些都是简单的动作,这时幼儿有的想到了有机灵的猴子、可爱的小兔等参加舞会,有的想到了狮王的表情及动作。这时教师应大大地加以鼓励,鼓动他们分别来学一学,并且对底下的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有些幼儿实在做不好,还可以扮一下可爱的小羊羔。这样几次后他们的兴趣就浓了,胆子也越来越大。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幼儿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幼儿的“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教师要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幼儿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技术能力。 
        教师在合作探究中是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利用音乐自身的想像力着力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向幼儿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大班主题活动:今天我在家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