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幼儿交往能力缺失成因及对策分析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xiaoping 感谢 xiaop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 要】本文从幼儿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幼儿同伴交往现状及形成原因,明确提出树立幼儿交往的自信心、通过游戏和教学等途径、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和观念,是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交往能力 幼儿 成因 对策 
         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伴之间的交往比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交往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同伴交往不仅为幼儿提供大量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同时也让幼儿逐步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情感、行为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让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幼儿的心情轻松、愉快、活泼。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交往,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也会逐渐改变自己的“自我中心”意识、克服自私、任性的弱点,学会自我控制,并逐步学会与人合作等等。可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自我意识、良好性格和积极情感的形成。 
        由于家庭不当的教养方式及社会交往中“人性冷漠”、互不信任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幼儿产生了不会交往、不愿交往、不敢交往等交往障碍,阻碍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同伴交往中主要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中心。当前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世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 
        (二)孤僻、任性。有的幼儿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较孤僻、任性,不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缺乏交往的兴趣,出现孤僻、退缩、冷漠、压抑等行为表现。他们缺乏交往的主动性,不善于与人交往,有交往的意识却没有掌握交往的技能和方法。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自己,更不会主动与同伴玩合作游戏。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等现象。 
        (三)攻击性行为。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叫别人绰号,故意刁难小朋友,等等。如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傲慢无礼、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自我中心,自私、霸道、任性,社会性发展不佳,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较差,是目前独生子女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幼儿交往障碍原因分析 
        (一)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法(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等)会对幼儿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孩子 在家里受到过分的保护与溺爱,养成了有求必应、自我中心的行为方式。一旦进入幼儿园,在家里可以得到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内心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从而情绪低落,变得不喜欢与人交往。此外,家长对幼儿过于粗暴和严厉,使孩子出现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人交往等退缩行为。从而形成自卑、胆怯、孤僻和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甚至通过模仿与学习,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使同伴不愿与其交往。 
        (二)缺乏同伴联系。有的父母因为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限制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使孩子失去了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机会,也就不可能养成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孩子一旦进入陌生的环境和集体中,就会感到不适应,从而厌恶和害怕集体生活,变得不愿与人交往。 
        (三)托幼机构的影响。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未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就会导致幼儿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不协调。如果教师不注意爱抚、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甚至经常冷落或惩罚幼儿,就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等特征。 

        三、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策略 
        (一)树立不合群幼儿交往自信心 
        1.创造民主、轻松、自由的交往氛围。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尊重、自由、合作的师生关系,使不合群幼儿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愿意与教师和其他幼儿亲近,从而改变他们不愿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促进师生、同伴相互之间的积极互动。 
        2.适当表扬,提高自信心。由于年龄的限制,幼儿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因此教师和父母的评价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至关重要。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善于发现不合群幼儿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不合群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提高交往自信心。教师可以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经常以肯定的口吻对不合群幼儿进行鼓励,让不合群幼儿从教师肯定的话语中提高自信心,从而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3.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锻炼不合群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机会,教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班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增强其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二)在游戏与各领域的教学中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1.教师应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特别是合作游戏),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通过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合作,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其交往能力。此外,教师应注重及时对幼儿的合作进行评价,使幼儿的合作行为得到强化,并产生更多的合作交往行为。 
        2.教师应在各个领域的集体学习活动中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利用一切途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幼儿合作、分享、探讨、争论、共同寻找答案等步骤,引导幼儿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交往的内在动机,巩固、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使合作行为稳定、自觉化。 
        (三)理智施爱,重视独生子女的同伴交往 
        幼儿交往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孩子不正确的社会行为。改变孩子不合群的行为,家长责无旁贷。 
        1. 理智施爱,改变过度“溺爱”的独生子女教养方式。让孩子学会控制不合理需求,逐渐懂得为他人考虑、为他人着想的实际意义,并将其转化到日常生活活动中,从而改变孩子“自我中心”、不会交往的现状; 
        2. 鼓励孩子的同伴交往行为,帮助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例如,让幼儿邀请自己的同伴到家中做客,让同伴与幼儿玩玩具;鼓励幼儿走出家门,和别的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礼物,与同伴分享交往中的乐趣;在幼儿与同伴交往产生冲突时,家长要能够进行必要的干预,发表合理、公正的意见,并启发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此外,家长要适时表扬不合群幼儿正确的交往行为,强化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 
        3. 家园、社会合作,共同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幼儿园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家长创设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良好家庭环境。教师和家长应及时沟通,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发现幼儿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互相配合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此外,家长、教师、社会应形成教育的合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美好的环境,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各种有益的社会和他人活动中,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幼儿正是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教师和家长都要为幼儿创设富有共性和特性的交往环境,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孩子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从而促进其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绝美艺术视频:艺术画架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