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幼儿数学活动中的问题发现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wangshurong 感谢 wangshurong 上传 0人参与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幼儿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依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在他所著的《怎样进行创造思维》一书中强调:“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创造思维的力量源泉。”只有发现问题,有了一个思维指向点,创造者才能运用所有的知识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发现问题呢? 

        一、 在组织幼儿集体数学活动中引导发现 
        (一) 创设发现问题的游戏情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把握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创设最为有效的和谐游戏情景,关注幼儿的情感与态度,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体验,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引发探索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2—10的分合组成”时,为重视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主动获取经验的过程,进一步发现其数量递增、递减和互换互补规律,教学活动中设计了“智取图片”、“同伴间分东西” 、“小动物请客”、“翻双色平面几何图形、其它各类图片”等游戏,幼儿通过反复游戏及操作记录结果,发现了哪一种记录方式容易记忆,并知道了为什么,从而会去注意、思考,发现其中真理,推出数的组成规律,有了“数群”概念,知道了总数与部分数的数量守恒互补系。
        (二) 引导幼儿讨论与表达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幼儿的实际能力,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及时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幼儿之间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比如在“找不同”、“找规律”活动中,不少幼儿发现的不全面。讨论中幼儿通过比较、分析,明白了怎样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学习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问题的讨论既可在集体数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可根据幼儿的反馈随机进行。讨论时,教师不可急于作出否定或肯定的结论,应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在引导幼儿表达时要调动全体幼儿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引导幼儿,培养幼儿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兴趣。这种提出问题习惯的养成,会使幼儿受益终生。 

        二、 在活动区教学活动中引导发现 
        (一) 投放合适的操作材料,重视应用价值 
        1、 和幼儿一起选择材料,计划活动内容。 
        每次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告知幼儿:“下次活动还需要什么材料?哪些你们可以自己准备,哪些要老师帮忙。” 幼儿们根据问题的需要从家里带来各类易拉罐、各类塑料牛奶瓶、各类饮料瓶、毛线、硬纸板、各种纸盒、塑料盒、各类积木、旧书等,和老师一起商讨活动方法。这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内部学习动机,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他们觉得自己正在从事自己发现并计划的事,而不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在量的初步认识中,幼儿们把牛奶瓶一个一个往上垒,比较高矮、长短、多少;大小瓶比粗细;不同纸盒、塑料盒比宽窄、旧书比厚薄、轻重;在塑料瓶上写试题,瓶盖上写答案或花朵中间写答案,进行“找瓶盖”、“插瓶花”的匹配活动。 
        2、 让幼儿充分操作,思维空间得到锻炼 
        环节的设计提高层次,注重资源的利用率,关注幼儿的能力、知识、技能体验,问题抛给他们,让思维得到开放的锻炼空间。 
        例如,为了让幼儿积累容积守恒经验,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了各类形状的器皿(安全性各类透明塑料制品),让幼儿自由地把水倒来倒去,逐步体验“水的形状变了,但水量不变”的守恒规律。为了帮助幼儿认识这个规律,教师将这些材料放置了一段时间,使幼儿有机会充分操作、感知。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图示操作题,请幼儿作出判断。如果幼儿判断不出,就再结合创作活动鼓励幼儿进一步思考,使幼儿在有趣的操作活动中获的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 
        3、 做到一物多用,培养幼儿创造力 
        “一物多用”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创造力提出了挑战。幼儿因此创造出不同的玩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兴趣大增。比如提供报纸、图书,幼儿既可以数数报纸、图书上有几篇文章、几则广告、几幅图片;或按报纸的黑白、彩色进行分类;又可以把报纸折叠,感知二等分、四等分;也可以把报纸卷成小棍,比较粗细、长短;旧图书折手枪、飞机、纸船等记忆数量、数词;也可把报纸以撕成不同形状图形;按物数数、按数摆物、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思维得到提升;使幼儿既获得了成功,又满足了创新的需要,幼儿们也因此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 注意指导策略 
         1、创造合作机会 
         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师牢固树立“让材料引领幼儿学习”意识,有意识设计一些可合作的游戏。如数字跳棋游戏时,交待游戏规则,鼓励幼儿一起下棋,幼儿你追我赶十分投入,特别是在进格、退格时,他们特别关注,如按“数字铺路”、“按图形铺路”游戏,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一组先铺好,这种相互合作的游戏氛围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动力源之一。 
        2、抓住教育契机 
        平时积累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水平和需要,是教师开展适时指导的前提。为此,教师活动前应事先做好观察记录和分析,考虑材料难易度,哪些材料幼儿已经不感兴趣等,为更好地开展活动,确定活动目标提供充分的依据。如提供扑克牌,让幼儿以“开火车”的形式去学习按数量排序。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幼儿想主动玩扑克的游戏中途夭折,兴趣减弱,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明显减退。此时教师要及时应变调整,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允许幼儿在数学角里玩扑克游戏。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渗透分类、排序、比较多少、大小、摆不同图形等内容,满足了幼儿的认知结构及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把握指导的时机 
        在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只提供材料让幼儿单纯模仿操作,幼儿就会因缺乏自主性、创造性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如果教师对数学角漠不关心,幼儿就会无精打采,缺乏热情。反之,教师是幼儿探究活动的玩伴、合作者、支持者、协助者,从不同角度关注促进幼儿的认知、技能体验,经教师引发,发现某一规律、真理,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这将会成为幼儿发现问题,并继续探索数学知识的动力。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美术活动设计:小手变变变(中班美工)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