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关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技能与表现关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eying 感谢 yeying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而言,“美术表现”是幼儿反应生活的另一种语言,“美术技能”是表达这种特殊语言的工具,两者都很重要。如何从传统落后的“重技能轻表现”的临摹画教学弊端中走出来呢?本文以大班美术活动《线条拖印画》为例,阐述了如何把握好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技能与表现的关系:1.关于活动内容选择的思考——选择技能简单、富于表现的内容;2.关于活动目标定位的思考——轻技能而重表现;3.关于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提供生活化、利于多样表现的材料;4.关于活动指导重点的思考——以引导审美表现为主,以示范技能为辅。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技能;思考
        对于美术活动而言,要让作品说话,美术技能是基础,艺术表现是重点,两者都很重要。“美术技能”即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技巧。“美术表现”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表达作者主观的精神,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对于幼儿美术教育而言,“美术表现”是幼儿反应生活的另一种语言,“美术技能”是表达这种特殊语言的工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行以来,教师逐渐改变传统观念,不再一味地“临摹”教学了,也逐渐从“重技能而轻表现”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但却难以把握好“技能”与“表现”的关系。很多教师面对“技能”不知该如何教,把“放任自由”当成是“重表现”。如何把握好技能与表现的关系问题始终困扰着幼儿教师。本文试图通过大班美术活动《线条拖印画》这个教学案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关于活动内容选择的思考——选择技能简单、富于表现的内容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①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②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③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而在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许多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显得较为盲目:或者从参考书上任意搬下,或者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并未真正从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出发。
        在本案例中,我从为幼儿积累和拓展重要的艺术经验出发,选择幼儿熟悉的来源于生活的材料——白色棉线为作画工具,设计出“线条拖印画”这种技能简单、富于表现的内容,让每个幼儿在作品创作中都较易获得成就感。体现在:
        1.技能简单。用白色棉线蘸取水粉颜料,制成特殊的“画笔”作画,在对折过的画纸上摆放自己喜欢的造型,接着对折、按压、抽拉出线条。这样,在纸上会留下“拖印”出的抽象图案,多为意想不到的抽象画作品。
        2.富于表现。线条摆放方式、色彩的选择与搭配、拖印的方法和解读、想象添画的形式等都不受限制。
在活动中,幼儿对这种简单的作画技能很快就掌握了,创作过程也兴奋而多样。实践证明,选择这类技能简单、富于表现的作画内容,不仅能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而且帮助幼儿积累了重要的美术创造经验,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其艺术创造与表现能力。

        二、关于活动目标定位的思考——轻技能而重表现
       《纲要》中艺术教育活动总目标十分注重幼儿的感受、情感体验和大胆表现,对技能的掌握并未提出要求。而目前许多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却往往“重技能而轻表现”不能真正关注到幼儿的发展需要,目标偏离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方向。
        在本案例中,我从“轻技能、重表现”的角度出发,这样定位活动目标:
        1.技能目标。尝试学习通过摆放线条,并用对折、按压、抽拉的方法制作线条拖印画。这只要求幼儿学会线条拖印画的基本方法,而对掌握到什么程度,做成什么样子并未提出高要求、高标准的规定和限制。
       2.现目标。大胆想象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棉签、水彩笔、水粉笔等)进行添画再创作。把幼儿发展作为落脚点,对表现方式不做限制,幼儿可以自由大胆地发挥,促进幼儿达到创造的最近发展区,体现表现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感受特有的作画方式所呈现的线条、造型、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感受,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多方位感受。 这三个目标的定位正是整合了《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主要目标和要求。既关注了大班幼儿的已有水平,美术学习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明确地指出技能只要掌握“基本的”,重点在“感受与表现”。心中有着这样的目标牵引,在组织的过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获得最大发展。

        三、关于活动材料投放的思考——提供生活化、利于多样表现的材料
        材料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艺术表现的基础。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材料。他们热衷于探究各种材料的功用,并娴熟地使用这些材料,制成作品,根据亲身经验来创造形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对新奇的材料、不同的作画方式、富有创意和想象的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天性,更具有挑战。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通常提供简单、统一的材料,如水彩笔、油画棒等,幼儿在教师的统一要求和备受限制的状态下作画,表现较为被动,作品呈现出较为统一、单调的状态,缺少变化和新鲜感。长此以往,幼儿逐渐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在本案例中,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棉线”作为基本作画工具。“棉线”具有“线”的特性,其柔软的特征又能使它能富有变化的摆出各种“形状”,而压印、拖拉的方式又让其产生多种意想不到的“面”,加上三原色的交互作用又能产生出色彩的多样变化,有“点、线、面”等多元因素的存在,使得画面丰富效果与众不同,这是传统的作画工具所不能比拟的。幼儿在运用这种“生活工具”的创作中不断创造惊喜,体验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另外,为了增加创作的形式和乐趣,在其他材料的配备上也丰富多样。
        1.颜料投放。准备了两组可选择的颜料,一组红、黄、蓝三原色,一组是绿、橙、紫三间色。有意不为幼儿准备大量的色彩,旨在让幼儿有玩色的空间,可以通过三原色或三间色的有意或无意的变化发现颜色的特性以及变色的乐趣,让简单的材料富于表现。
        2.添画材料。提供了勾线笔、水彩笔、棉签、水粉笔等多样幼儿熟悉的绘画工具,供幼儿自由选择与表现。其中,“棉签”这种来自生活的材料最受欢迎,也有些幼儿喜欢用水彩笔添画出细致的部分;有些幼儿则喜欢用水粉添画的大手笔等。多样的工具也充分地支持了幼儿的自主性及创造性,为幼儿富有个性的表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关于活动指导重点的思考——以引导审美表现为主,以示范技能为辅
        1.以引导审美表现为主。在美术活动中,能正确地欣赏、解读作品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为幼儿的创作指引方向。因而不管是对范例的解读还是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常常在没有充分欣赏的基础上就直接进行示范教学,或是对于幼儿作品缺乏有意义的评价,使幼儿缺失审美判断力,缺乏内在思考。
        在本次案例的开始部分,我就注重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欣赏范例,并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想象,提高其审美表现力。例如,我出示了同一幅作品的三个不同方向,让幼儿进行欣赏与解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正面欣赏:有的幼儿说像条裙子,有的说像个滑滑梯;侧面欣赏:有的说像两边对称的大龙,有的说像狼在滑雪,有的说像一部汽车行驶在山间小路上,还有人说像赛龙舟等;倒着欣赏:有的说像两只小鸟朝下飞,有的说像一颗大树,还有的说像一把大雨伞……
        可见幼儿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限制与暗示,都有自己的审美理解。随后教师再出示自己添画后的图案继续欣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可以如何自主地二次创作,自然地将技能与表现的方法告知了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时只是说了“老师是这样想的”,隐言就是“你可以那样想”,既给幼儿适当的引导,又避免了“填鸭”式的说教。
        如此,通过师幼对同一幅作品的不同想象与表述,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线条拖印画这种特有的艺术作品的形式美、对称美、造型美等艺术元素,为幼儿能喜欢创作,激发想象,并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作画奠定基础。活动中,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想法也是丰富多样的。教师的欣赏引导为幼儿的审美表现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2.以示范技能为辅。技能是表现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技能,才能有目的地表现,如果过于注重技能,又会限制表现。很多教师往往在示范技能环节把握不了分寸,示范多了容易呈现作品一致的现象,示范少了又担心达不到目标。因此,如何“点到即止”地把握好技能示范的尺度,又能激发个性表现是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本案例中,我是这样做的:示范基本作画方法的同时,不断强调自由个性的表现方式。例如,折纸——可以上下折或者左右折或者有其他自创折法;线条摆造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摆不同的造型;线条拖拉的方式——可以往任何方向或者来回、拐弯等方法拉;每一次的拖印——可以位置变化、重叠变化、色彩变化等等。就这样,教师每“教”一种方法都告诉幼儿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自创。如此,在基本技能中表现,在表现中体现不同技能,将技能与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实践证明,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不但迅速掌握了操作技能,而且迅速进入自主、个性的创作状态,说明教师先前的示范影响已经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创作”成为幼儿的“内需力”,使幼儿在不断地“再创造”过程中体验创作表现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正确把握好技能与表现的关系,是实现幼儿美术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小故事(文本):袋鼠妈妈大口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