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yanxiulan 感谢 yanxiulan 上传 0人参与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幼儿期,由于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尚未完善,独立生活能力及基本活动能力较差,各方面知识缺乏,但又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对一些危险的事不能做出正确、准确地判断,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易发生事故。因此,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变观念,增强培养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展和提高,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在幼儿园都是被家长老师一味的保护着,为了安全,有时尽量减少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让孩子接触具有危险性的任何物品,即使这样层层保护,以为万无一失,可还是防不胜防,意外伤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客观而言,健康和安全不能靠被动地等待,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成人应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即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应教给幼儿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把安全的“金钥匙”教给孩子,创造条件,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锻炼自己、学会保护自己,才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针对情况,选择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选择应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等,同一幼儿园的孩子在同一环境,由于小、中、大班存在年龄差异,他们的理解掌握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学内容及要求也应有所区别;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因生活在城乡不同的环境,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危险也不一样,对其进行的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也应有针对性。如:针对小班幼儿的活动设计“玩滑梯”就是引导孩子学习在大型玩具上进行活动的正确方法,学习排队、轮流,不推挤、不倒爬等;“贪嘴的小花猫”教育小班幼儿不吃捡来的和陌生人给的食物;中班幼儿的生活范围扩大了,他们碰到的安全问题增多了,教师应针对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习避开危险和应对意外事故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活动设计“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使幼儿知道独自在家应该注意些什么,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对大班的孩子应引导他们认识有关安全的标记,学会主动遵守各种规则,在发生危险时能够自救。如: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就是让孩子知道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应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发生火灾应拨打“119”,遇到困难、发现坏人拨打“110”,发现急症病人拨打“120”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快的有力的帮助。对于生活在现代化城市的幼儿,应选择一些用电、用煤气、过马路、住高楼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危险问题作为教育内容:对生活在农村的幼儿应从他们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在防止溺水、避免动物伤害、不受陌生人引诱、农具的正确使用等方面加强自我保护教育。 

        三、形式丰富,寓教于乐 
        (一)结合日常生活进行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内容,老师必须抓住契机,及时引导,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发展其自我保护能力。晨间入园检查提醒幼儿不带小玻璃球、钮扣和尖锐的玩具等危险品;上下楼梯时引导幼儿靠右走,不能滑楼梯、跳楼梯:吃点心、吃饭时指导幼儿将热水热汤吹一吹、凉一凉再喝以免烫伤:午睡时不玩衣服上的纽扣、不将小玩具放入嘴、鼻、耳内,防止发生危险……这些问题不是正规的健康教育活动所能完成,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教育,才能得到练习、巩固,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将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 
        健康教育虽然有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纲要》明确指出各领域间互相渗透,特别是有关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必须是随时、随机进行,渗透在各类活动中。如:科学活动“认识火”除了了解火的特点、用途外,还必须知道如何防火、灭火,发生火灾时如何保护自己,并进行小小消防队员实战演习,教育幼儿当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弯腰低头很快撤离现场。社会领域的活动“危险的地方”,不仅让孩子知道有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还认识一些危险标记,教育小朋友应该远离危险为了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老师组织幼儿在家、在幼儿园寻找不安全地方,并制作各种危险标记,粘贴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提醒别人也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三)抓住生活中的突发、偶发事件进行培养 
        可以说幼儿园的大多数意外事件都是突发性、偶发性事件,这些事件是孩子亲眼目睹,甚至亲身经历的,运用这些事件进行教育,幼儿能够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一次中班的体育游戏“搭救朋友”,幼儿玩得正开心的时候,有两个小朋友奔跑时互相撞了起来,其中一个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大部分小朋友急得不知所措,任其低头流血,幸好老师及时赶到,作了适当的止血工作。针对这件事,老师及时组织幼儿讨论“流血了怎么办?”让孩子回忆曾见过医生、家长、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把手举高,把头仰起来,有的说把鼻子塞起来,还有的说手指出血了放到嘴里吸……不管孩子说的对错,总之他们积极参与了,抓住这一机会,老师进一步组织孩子讨论“奔跑时,怎样避免碰撞、跌倒”,除了要求同伴间互相谦让、团结友爱,还帮助幼儿了解在奔跑时尽量顺着同一方向跑,学会躲闪,避开别人的碰撞,跌倒时尽量蜷成一团,以达到保护自己避免收到伤害。 
        通过这样的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印象非常深刻,在以后的奔跑游戏中,幼儿学会了躲闪,很少出现碰撞,即使出现流血事件,孩子们也不会手足无措,而能够一边处理止血,一边立即汇报老师。由此可见,利用偶发性事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园沟通、合力培养 
        幼儿生活在家里,同样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危险,如果仅仅靠幼儿园进行的安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和家庭沟通,取得密切配合,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定期向家长公布,让家长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家庭中的电器、器皿等,并提醒家长有意识的锻炼孩子,在家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家长们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意识,增强了家长们的责任感,达到了家园安全教育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几年来,通过持之以恒的引导,孩子们逐步知道哪些事情是危险的,遇到危险怎么办,认识了许多安全标记,知道紧急情况下可以拨打的救援电话,懂得了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征得大人同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不过,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其自觉性和自制能力比较差,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所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一项非常长久且艰巨的任务,老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丰富经验,细心、耐心的引导、支持幼儿,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活动环境,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促进健康快乐的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欢欢乐乐庆国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