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作用的一些尝试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moliuhuan 感谢 moliuhuan 上传 0人参与

        区域活动以其独特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当前幼儿园要实施《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我们l在实验中逐步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的建设工作,是保证新课程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1.区域创设形式化 
        教师们都认识到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都想方设法且独具匠心地为幼儿开辟了活动场所。如利用桌子、书架、玩具架等,从壁柜原有的隔板处拦接,把室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划分、布局成多个区域。但是这些区域是否适合幼儿的意愿、兴趣,教师全然不顾,造成利用不好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孩子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活动,形成了某些区域的设置只是一种摆设,经常出现没有人玩的现象。 
        2.材料投放目的性不明确 
        有些教师在活动区域投放的材料是凭着自己的想像、兴趣、爱好来选择,忽视了区域对象的个体差异,有的一放就是一、二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缺少经常性的变化,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活动材料单一,不丰富,满足不了幼儿兴趣多变的需要,激发不起孩子们去想像、去操作,从而阻碍了区域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有些材料的投放,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无难易差异,无程序性,每一个阶段要达到的目标不明确,教育层次性不明显。 

        二、采取的措施 
        1.重新设置区域,使之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天地 
       《纲要》提出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要“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因此,我们重新审视区域活动的功能,挖掘区域活动的价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活动区进行重新创设。教师与幼儿商量,大胆让孩子们去参加区域创设,去布置活动的场所。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刚刚离开家庭开始集体生活,因此小班活动区的创设主要要体现家与游戏的感觉。如小班创设了娃娃家、生活区、玩具区、编织区等。中班幼儿逐渐开始喜欢玩角色游戏,对周围环境开始关注,所以在中班创设的活动区主要体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如美工区、结构区、表演区、探索区等。大班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所以大班创设了建构区、认知区、棋牌区、探索区等。各班根据主题内容逐渐把集体活动内容融入到区域活动中。这样设置,不仅是对共同性教学活动的补充、延伸,而且更能满足幼儿个性化教育,使他们在区域中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另外还多开动脑筋,采取多种形式,让各区域都“活”起来。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各区域的活动,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天地。 
        2.多途径丰富区域活动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材料对活动区开展有着至关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适宜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和自主性,发展幼儿的积极情感。为此,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收集材料。 
        途径一:亲子互动收集材料。各班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主题活动开展之前,通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主题需要收集的材料、区域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或提供的物品。如《水果丰收了》,老师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不同品种的水果:如苹果、梨子、香蕉、柑子、柚子、甘蔗、葡萄等。家长与幼儿一道制作各式各样色彩优美、形态可爱、栩栩如生的水果娃娃。在老师的引导下家长们还根据主题内容结合季节特点,带幼儿去欣赏各季节的自然风光:如春天看桃花开;夏天到小溪里捡石头;秋天到果园摘果,并将落叶、树枝、野花、稻草等材料带回来,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将收集到的水果、稻穗、麦秸、玉米、棉花、各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芦苇等投放到区域中,丰富活动区的材料。 
        途径二:利用教师和社区的帮助收集材料。利用教师自身及潜在的作用收集到相应的材料。如在开展“民族村”主题活动中,教师利用休息时间采集到各种民族的服装,在创作区收集到了各式各样的壮锦袋;在手工区收集到了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香包;在体育区收集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陀螺、铁环、火茏球等大量的材料。同时还通过教师与社区联系,在家长的帮助下,组织幼儿到刘三姐旅游风景区——流河寨参观,并收集到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民族文化材料,使区域的操作材料更为丰富。又如大班开展的小主题“竹的用处大”,教师首先收集了一些常见的竹制品给幼儿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幼儿一起收集自己所知道的竹制品,并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竹制玩具,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材料不断丰富。幼儿在丰富的材料、开放的环境中游乐,思维更为广阔,创造力进一步得到培养。 
        3.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原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不是把材料同时一古脑儿全投进去,而是分期分批进行的。首先从区域活动的需要出发,学校为各班配置必要的成品材料,让幼儿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同时又根据近期内的教育目标,有目的地投放一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比如大班开展的“民族村”主题活动,通过参观流河寨后在美工区投放许多具有乡土特色的材料,如:种子、石头、竹块、木块……幼儿可根据材料开展种子粘贴、石头画、竹印画等活动。通过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使用,使他们既体验到本土材料带给自己的乐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又如小班开展的“果宝宝”区角喂小动物活动时,教师提供的是小动物纸盒,幼儿通过自己的手将各种果子喂给小动物吃。接着提供小勺,让幼儿通过小勺盛给小动物吃。最后提供筷子,让幼儿尝试用筷子夹物。 
        投放材料的层次性,还体现在我们为幼儿准备材料应注意的问题上,幼儿的操作、探索过程是发展而变化着的,准备的材料要能够适应孩子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具有可发展性,起到帮助幼儿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不断积累各种经验,提高各种能力。 
        4.开展评价活动,提高幼儿口语表述能力 
        区域活动后开展评价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交流、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分享同伴的快乐。因为幼儿在选择活动区材料时往往受材料的吸引或对操作过程感兴趣,沉溺于某一个活动区中。通过交流分享,可以使孩子们关注所有的活动区;通过展示其他幼儿在其他活动区的活动成果,可促使幼儿产生对其他活动区的积极情感。 
        通过开展评价活动,幼儿在回忆所做事情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表述,对自己的行为动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动作经验得到更有效的存储,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歌曲FLASH欣赏:Little cabin in the wood(森林中的小木屋)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论证启新程,共“研”途繁华开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4年度课题开题论证会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