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激发幼儿兴趣 实施生成课程

来源: data.06abc.com 作者: xuyuan 感谢 xuyuan 上传 0人参与

        摘要 生成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活动的生长点与幼儿的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展开以幼儿内在的需求为动力,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这与教师中心课程是有根本差别的。在生成课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兴趣 生成课程 观念转变 主体性发展
        随着瑞吉欧幼儿教育理论的深入学习,生成课程的一些内容已成为我国幼教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可是仍有一些老师觉得生成课程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对它的不确定性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希望用一个预先设计的、看似完美的教育方案,去套教育过程的每个步骤,并极力剔除教育中的不确定因素,以便有效地控制幼儿,最终实现那些预定的目标,完成一次看似完美的活动。这在我们的公开活动中是很常见的。
        也有许多教师观念是转变了,已经接受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学”服务的观念。但在具体操作时,还是经常会看到一些老师因为担心完不成计划,而对一些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置之不理;因为担心公开课的质量,而回避幼儿提出的“与众不同”的问题和想法;因为“时间”关系,尽管想给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和机会,也只能“点到为止”,使生成课程留于一形式,为生成而生成。
        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都可以成为生成课程的内容,只要教师随时关注生活、关注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生活中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来调整教学计划,生成课程是能把握的。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的目标是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花,可孩子们的视线却被一些小蚂蚁转移了……当时我们正一边走一边欣赏花园里的花,忽然路路叫了起来:“许老师,快看这儿,有许多蚂蚁!”果然!路边的草从里有好多的蚂蚁在爬来爬去,孩子们都好奇地蹲下来看起蚂蚁。看了一会儿,孩子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蚂蚁爬来爬去在干什么?”“它们怎么那么小?蚂蚁的头在哪里?嘴巴、眼睛呢?”“它们为什么要碰一下又分开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边议论边看,忘了我们出来的初衷是什么。一开始,我试着把孩子的注意力重新集中,但又一想:不如我就干脆给孩子们一个认识蚂蚁的机会吧。
        我让孩子们先看看蚂蚁的颜色和大致的外形。过了一会儿,我又说:“蚂蚁爬来爬去在找食物呢。”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它们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吗?”我说:“要不我们给它们一些食物吧。”我拿了几块饼干,请幼儿弄碎撒在地上,然后让孩子们观察蚂蚁是怎么搬运食物的。过了一会儿,果然来了许多的蚂蚁。孩子们可高兴了:“许老师,这只蚂蚁搬了一块大的饼干。”“有两只蚂蚁在一起搬。”我趁机让孩子观察,蚂蚁发现了食物怎么办?它们是怎么搬的?它们会搬到哪里去?它们有储存粮食的地方吗?于是,孩子们就看得更起劲了。
幼儿是在一种完全自发的、主动的情绪下来观察蚂蚁的,教师应作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研究者和记录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幼儿提供帮助建议和服务,引导幼儿不断建构新经验,获得新的发展。
        过了几天,我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有关蚂蚁的资料,把蚂蚁的图片贴在墙上,让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有几条腿、几根触角以及头胸腹的样子。还借了一个装蚂蚁的观察瓶,引导孩子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动态。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幼儿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的孩子甚至还与家长一起上网查资料。他们寻找问题的答案,展现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平时在教学中难以见到的。
        幼儿始终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决定课程目标取向的决定性因素。当孩子急于表现蚂蚁的时候,我们又生成了美术活动《蚂蚁》,因为孩子们仔细观察过蚂蚁,也非常了解蚂蚁,因此兴趣很高,画得非常生动。在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积累了相当多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所以创编的《蚂蚁》儿歌,内容丰富多彩,加之孩子的童稚语言,极富情趣。在音乐活动中,音乐游戏《蚂蚁搬豆》,体验了合作的愉快,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可见,对于幼儿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们的潜能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也能更好地把握知识。这是生成课程之所以被重视的原因。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生成课程当作一种时髦。
        生成课题的实施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教师能真正把孩子放在首位,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给孩子以适当的协助和引导,克服幼儿观察的盲目性,把他们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就能使他们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我们不主张教育内容的全盘生成,因为教师完全随着幼儿的兴趣跑,会出现一些重复或低效教育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机智,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孩子的不同反应有所应对:当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时,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应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经常对实际进行的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结构进行反思,如果发现缺陷,应该及时调整。教师要学会根据活动的需要,适当地传授知识、技能,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使幼儿在获得主体性发展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区域游戏活动教案《“彩色点心屋”开张啦》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