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摘要]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专业认同度不高给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职前教育方面,幼儿师范学校在结构调整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理论也缺乏深入研究。在职成长方面,存在着幼儿园经济取向的经营理念、幼儿教师超负荷工作导致的职业倦怠以及幼儿教师的素质局限等制约因素。政府、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和教师自身都要付出努力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一、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专业认同度不高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随着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而受到关注的,但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专业认同度不高。人们把幼儿教师看作一个职业,却没有把幼儿教师看作一个“专门化的职业”。不少人认为当好幼儿教师关键是要有爱心,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也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幼儿教师工作报酬低,职业声望也不高,甚至还被称作“高级保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的专业地位还没有完全确定。人们对教师是不是一个专业性职业还没有形成共识。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虽然赋予教师专业性职业的地位,但并没有确认教师就是专业性职业,只是提出“教师的工作应该被看作是专业性职业”。其次,幼儿教师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类别的历史比较短,西方最早的幼儿社会教育机构也是在工业革命后才产生的,在我国更只是百来年的事。而且,无论是西方还是在中国,对早期幼教师资的称呼都是“保姆”。今天,虽然幼儿教师有了教养员和保育员之分,但比起中小学和高校教师的分工来说,幼儿教师的分工很粗,门类很少,加上幼儿自理能力差需要照顾,幼儿教师的劳动比较琐碎辛苦,而“学高为师”“体脑分工”的传统定势对人们职业评价的影响很深,也就使得幼儿教师的社会专业地位较难得到认同。第三,政府和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专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专业自身的发展进步,但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是非常必要的。过去,幼儿园主要属于国家、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管辖,幼儿教师享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用人制度方面的待遇,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比较强,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后,多数省市的幼儿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被撤并,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幼儿园被“剥离”,不少幼儿园找不到“婆家”。而且,长期以来,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国拨经费仅占幼儿园教育经费总数的3%左右,不但远远低于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也远远低于对其他非义务教育的投入。如此等等,都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认同度。
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专业认同度不高,难以吸引优质生源,直接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质量下降,专业思想得不到巩固,也给幼儿教师的在职成长埋下了隐患。
二、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还有待完善
(一)科学合理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目前,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中等幼儿师资教育与培训机构主要注重专业技能,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较成熟的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重理论轻专业技能;两者兼顾,既注重理论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幼儿师范专科教育发展历程不长,相关的教育规律还在探索中。这种格局,说明科学合理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高师学前教育本科方面。原来主要是为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师资,但这个培养目标现在需要重新定位。一方面是幼儿师范学校的教育理论类师资需求并不十分紧迫,而且很多幼儿师范学校对师资的学历要求也在提高;另一方面,高师学前教育的研究生越招越多,再过一两年就完全能够满足甚至超出幼儿师范学校的师资需求。这样,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不得已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一线幼儿教师,但这样的定位存在实际的困难。
对幼儿师范学校来说,它历来是幼教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在结构调整中,有的幼儿师范学校并入了高师组成了学前教育学院,有的独立升格成了专科学校,有的与其他学校一起组建了职业学院,还有的维持现状。这样,原来幼师学校的性质大不相同了,有的归口到了师范教育类,有的归口到了职业教育类。学前教师教育的学制也愈加多样,有四年制本科,有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有对口招生考试的两年制专科,有五年一贯制专科,还有三年制中专。各种各样的开办学校,各种各样的学制,出现了许多现实问题,目前对此还缺乏协调配合和共同研究。
对幼师职业中专或开办幼儿教育专业的其他学校来说,除了设施设备不足以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这些学校往往只有极少甚至没有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教师,而学前教育专业即使是最基本的“三学六法(或五大领域)”,也有近十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一个或几个专业教师打通关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结果往往是把学前教师教育等同于弹唱跳画等技能训练。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毕业走向主要是大中城市,即使是从农村招到的学生,也很少回到当地。很多农村幼儿教师是初高中毕业生和中小学布局调整出来的老师,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学前师范教育。
(二)对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理论还缺乏深入研究
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类学校都在着力解决自身出现的问题,虽然也组织过共同的讨论和研究,但幼儿教师职前教育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例如: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是什么,什么样的幼儿教师是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幼儿同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幼儿教师要不要分类定向培养,如果要分类定向应该分哪些类,各类学校应该怎样分类定向;各种学历层次和类型的幼儿教师的素质标准是什么;如要分类培养,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要做哪些调整;哪种培养模式的培养效果最好;幼儿教师教育与幼儿教育实践的关系如何处理等。这些问题不处理好.也是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
三、幼儿教师在职成长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在职成长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现实中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幼儿教师的在职成长。
(一)经济取向的幼儿园经营观念不利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办园模式多元化.经营成分日益显现,市场竞争机制逐渐形成,幼儿园开始追求办园效益最大化。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一些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行为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管理者的价值观和关心的问题从教育角度转向经济的角度,往往以预算、市场、企业家式的活动和效率动机为导向,幼儿园成为了企业,幼儿没有被当成教育对象,而是被当成了幼儿园的收入来源,一些幼儿园的班额远远超过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而园方还在想方设法接收幼儿入园。教师也往往因为幼儿园的经营效益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开始接受这种以经济为导向的经营观念,放弃原有的教育价值观。一些幼儿教师也因为追求较高的工资待遇而频繁跳槽或改行。工作不稳定对专业成长自然是不利的。
还有些幼儿园开办者自己不懂幼教,纯粹是为了经济利益来办园,因此完全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不重视幼儿的发展,不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愿聘请优秀教师,也不愿意接收正规的幼师生,甚至尽可能压低聘用教师的工资来获取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法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二)超负荷的工作任务容易导致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没有专业发展的成就感
幼儿教师一般要全面负责某个时段所带幼儿班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细致,幼儿数量又多,家长要求易变而又常常超出实际,这些都容易给幼儿教师带来工作压力。近年来.幼儿园又纷纷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实施责任制管理,推行上岗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考核奖惩制,将考核与工资、福利、聘任、奖惩等各项制度挂钩,使考核趋于经常化、制度化。有的幼儿园经常对教师工作进行随机抽查,有的幼儿园则干脆装上了监控设备。虽然责任制管理使幼儿园的管理更加有序、规范,提高了管理效益,但幼儿教师身上的任务和职责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则越来越少,一线幼儿教师普遍感觉到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没有职业的成功感。尽管很多幼儿同都开展了园本教研、同本培训,但教师往往只能疲于应付,当专业发展不是源自幼儿教师自身的内在动力,而是一种外在责任时,园本培训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三)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虽然幼儿教师的学历通过各种途径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大多数幼儿教师是初中毕业后开始学幼教,文化基础不够厚实,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对幼教工作缺乏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幼教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说明了这一点:很多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幼儿园跟风现象严重;依赖园长和专家,乐于开展园本课程研究但实际上没有新意;幼儿园跟着家长跑而不是引导家长等等。在专业认同度较低、职前教育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实在是一个难题。
要走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关键的是,政府要重视幼儿教育,把幼儿教育作为政府的责任,真正纳人当地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通过学前教育立法、设置幼教管理机构、将幼教财政投入制度化、实施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把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编制等措施来保障学前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当然,各类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自身更要大力改进自己的工作,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黄绍文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手工材料
关键词:幼儿教师
- 幼儿教师随笔:午睡室里的歌声 2014/07/10
- 幼儿教师随笔:爱哭的思思 2014/06/19
- 幼儿教师随笔:有效发展才是真发展 2014/06/19
- 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反思 2013/03/01
- 幼儿教师成长演讲稿《光辉的事业,崇高的师德》 2013/02/27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