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识字教育经验谈

来源: 佚名 家长供稿  0人参与

      记得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决定教他识字,象大多数父母一样,希望通过识字教育使孩子变得聪颖、早慧。但我心中有一把“尺”,有了这把“尺”,我施行的识字教育并没有象其他父母一样,由希望转而失望,由热忱转为冷淡,由投入转成放弃。

      首先,这个“尺”,就是要有长期实施识字教育的观点。

      识字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从幼儿一直贯穿到上小学前。我很反感有的父母得意的夸耀:“我的孩子会认2000个字啦!”或者是一脸失望的表情:“才学了十来个字,就没兴趣了,唉。”这种盲目的乐观和盲目的悲观都不能正确理解识字教育。

      识字教育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而开发智力、锻炼思维不是立竿见影、一朝一夕的事;

      其次识字教育是一种工具,是为今后尽早敲开阅读大门而打下基础,而不是为识字而识字。所以暂时认字的多与少都无所谓。多,并不等于不会遗忘;少,也不等于“孺子不可教也”。

      我儿大概到两周岁时,断断续续认了有100来字吧,比起其他同龄人来,可以说数量不多,且并不能保证不会遗忘。遗忘是正常的,但最关键的,是通过早期识字启蒙,使他对汉字产生了敏感、喜爱,让他从小就与字为伍,让汉字象图画一样融入他的生活,这为以后尽早结下书缘极有好处。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因此要保证识字教育的成功,就要有长期实施识字教育的观点,而不要太在意认字多与少。

      其次,这个“尺”就是兴趣问题。

      孩子越小,兴趣越好培养。就象给婴儿喂饭,你喂什么,他吃什么。我儿十个月时,我开始了尝试识字教育。我担心太早,并没有抱太大的信心。最初用硬纸卡做了十五张卡片共十五个字给他玩,告诉他:“这是‘爸爸’,爸爸不在的时候你就拿这张。”“这是‘头’,宝宝的头。”经过三次练习,他居然全部记住了。我一念字,他就把相应的卡片给我,那时他还不会说话,从此我发现了婴儿识字的具大潜力。接下来,我并没有象其他父母一样,欣喜若狂地朝他猛“灌”汉字,因为我坚信“欲速则不达”,你面对的是每天都在成长变化的婴儿,有六月天般情绪变幻无常的孩子,而且幼儿的注意力极为短暂,容易疲劳,兴趣容易转移,难以持久。


       因此,要小心呵护他的兴趣,以兴趣为转移点,兴趣来了,便施教;兴趣走了,便中断;每次不超过十分钟,父母不能因看到孩子吸收知识能力如此之强,就贪心猛“灌”。此外要认真留心教育方法,要保持孩子认字的新鲜感,就要不断常变换教育方式,创设调动兴趣的情境,寓教于乐,使他始终把识字当作一项有趣的游戏来玩。

      再者,这个“尺”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字与书的关系。

      汉字是一种语言符号,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如果仅仅会认单个的字,却不理解其意,或放在句中不知所云,那么他即使认字三千,也是效果甚微,且遗忘率极高。因此,在认了一定数量(不要很多)的汉字后,就要尽快引导到书上,让他在书中猜测文字,理解文字,理解句子,以巩固旧字,续学新字。

      三周岁始,我便利用图书,每晚用手指点着字,一字一句地给他朗读故事,以至于他对汉字产生的特殊爱好甚于图画。后来让他自己独立阅读,遇上不懂的字,或猜测、或跳过去,只要不影响他对文意的理解就行。绝没有必要等到认了很多字以后,再来接触书。字,只是珠子,要能串起来,串成能理解的句子;字,只是砖瓦,要能构建起理解的思维。而这些,就要放到书中去识字才行,而识字的最终目的本身就是学会阅读。

      在此,再强调几点:

      第一, 以兴趣为主,不以字喜,不以字悲,不论认字多寡,保持长久兴趣。所以我不认为孩子没认下几千字就不成功。

      第二,打“持久战”。“泉眼无声溪细流”,在不损害兴趣的前提下,时断时续地进行识字教育,使之贯串整个幼儿期。该教的时候教,该放的时候放,不急不躁,坚持为贵。

      第三, 只求过程,不问结果;只管耕耘,终有收获。识字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是不断和遗忘作斗争、不断反复巩固旧知识的过程,它的效果有时要在将来才显现出来。父母们有了正确认识,就不会动不动就叹气、放弃。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儿童心理自助读物图画书:《汤姆走丢了》电子书下载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