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浅谈中美两国幼儿园科学课程差异及其对儿童创造性培养的启示

      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的变革,科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学科教育向现代科学教育转变,产生了现代科学教育的新概念。同样幼儿园教育中也出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1998年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把幼儿园课程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并对科学课程的目标,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作了详细的规定。无独有偶,美国历来把培养科技人才,尤其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进行经济竞争的重要条件,因此,他们也非常重视儿童早期的科学教育。但中美两国的幼儿园科学课程在科学教育概念的内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都存在相当的差异。


  在我国,科学主要是指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而美国的科学概念包括三大领域:(1)科学探索过程的技能;(2)科学知识;(3)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认为从事科学活动应该持有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真实(truth)、自由(freedom)、质疑(skepticism)、独创性(originality)、顺序(order)、交流(communication)。由于对科学概念内涵理解的不同,使得中美两国幼儿科学教育的侧重点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美国的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同样是教幼儿认识植物的生长,我国的教师习惯于通过幼儿的日常观察和经验,告诉他们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肥料。而美国的教师则偏向让幼儿亲自参加比较严格的实验过程,即给幼儿提供同种、同样大小的两盆植物,让他们把其中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暗室,其他条件一致,贴好标签,注意观察和记录其植物的生长变化。以此类推,一次变化一个变量,最后引导幼儿概括出植物生长的条件。可见,这种科学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视让幼儿掌握科学探索技能和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我国幼儿园科学课程目标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包括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美国的科学教育设置特殊目标与一般目标,前者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心理,原动力的发展,其中认知发展的具体任务是促进幼儿的感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级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任务是引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积极的情绪反应,使他们获得对科学和教育的积极态度。其一般目标则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良好的个人品德表现以及拓宽的职业意识与性别角色。


  课程目标的侧重点不同导致课程内容的不同,因此中美两国幼儿科学课程的内容无论在广度深度以及内容的组织上均有显著差异,美国的幼儿科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和综合科技三部分。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动物、植物、非生物、天体气候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等。教师被要求排列出符合季节性的课程对不同年龄班的儿童进行的教学,使得教学有系统、按顺序,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例如:他们在春季介绍和比较气候与衣着的变化、讨论母兽对幼兽的照顾、示教及观察植物的栽培和生长、比较水、沙和土的特征,并从教学和操作、游戏中学习蒸发、吸收、流动等的概念。在夏季介绍植物生长,动物习惯的变化、 介绍食物、水、阳光对生物生长的作用。在秋季介绍落叶、动物行为的变化(如迁居、贮藏食物),收割(收割的方法,食物的保管)等。特别是通过综合科技的学习,让儿童认识人类创造的各种工具,了解新的发明创造,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从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看,我国组织课程内容一般有分科式和主题式两种。为了适应幼儿所谓的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在组织课程内容上,往往采用从初级概念逐步向高级概念推进(如:大象→动物→生物),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概括性发展(如:你、我、他→父子、母女、师生→相互关系)。而美国却注重按有助于理性框架形成的关键概念来组织课程内容,在科学教育中他们为幼儿确立的关键概念有:1)宇宙是非常巨大的──空间; 2)地球是非常古老的──时间;3)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 4)生存必须适应环境──适应; 5)宇宙是五彩缤纷──多样性;6)生物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关系; 7)物质的形式是变化的,但总量不变──物质不灭。围绕这些关键概念教师设计具体形象的活动加以介绍,如围绕变化这一概念他们选择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动植物生长变化的三态变化等帮助幼儿形成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的认知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是从大容量的概念出发,进行教学时一般从一级概念着手,而则过度关注儿童的思维特点,在组织内容和教学教法的选择上限制了幼儿思维概括性的提高,降低了他们的迁移能力。


  在课程的实施上,我国的教育注重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同时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合作以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美国在教学中也普遍使用发现法,探索实验法,通过主体的活动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宝库。


  综上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幼儿科学课程确实存在不同之处,但却都普遍同意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利用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并强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让孩子乐学、好学,而这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着突出意义。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力。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但同时又缺乏对人类已有文化知识和经验的掌握,所以在理解他所接触的世界时,幼儿有其独特的视角,而这正是创造力的表现,幼儿理解的过程正是他创造的过程,他创造性地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去同化或顺应未知的知识、经验、技能、情感等。


  幼儿的创造力是脆弱的,需要得到成人的呵护。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尤其在科学活动中倡导一种自主的探究活动。比如在学习“沉浮”的科学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木块、石子、玻璃瓶等等,供幼儿自主探究沉浮现象。在活动中,幼儿用这些材料分别做实验,探究它们在水里的情况,结果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有的幼儿发现木块是漂在水上的,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把它按下去,但只要一松手,木块就会漂上来。还有的幼儿发现玻璃瓶放进水里后,先是漂着的,过一会儿灌进了水,就慢慢地沉下去了;如果把玻璃瓶的盖于盖好,它就不会沉下去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发现,教师充当了幼儿和对象世界之间的中介。教师只是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如木块不会沉下去,有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呢?玻璃瓶会沉到水里,怎样让它不沉下去等?让幼儿进行更多的探究,获得更多的发现,而不是直接给孩子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思维得到训练,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还应引导孩子在自身的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不同的方法。如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去探索,不说“不对”“不行”之类消极的话,让幼儿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去探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应该赞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讥讽他们异想天开。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在小朋友通过玩汽车,坐汽车的游戏,认识了各种汽车后,请孩子们来设计汽车,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造一辆碰不着人的汽车;比如造一辆会发光的汽车;比如要造一辆会飞的汽车,尽管不一定现实,但对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却非常重要。


  总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要超越单纯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充分重视对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培养,才能极大地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材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幼儿园的基础课程之一,应受到广泛的关注。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青蛙捉害虫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