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正确看待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纪律

 幼儿园为了考核教师的工作情况,帮助教师增强业务能力,都会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听课活动。在活动中或活动后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班纪律好,小朋友真听话;那个班的纪律,不好小朋友太顽皮了……。那么,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究竟什么样的纪律为好,什么样的纪律为不好?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教育活动中的纪律呢?在此,笔者想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根据幼儿在教育活动中个体行为造成的影响看纪律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大多以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而幼儿的集体活动是由个体行为所组成。一般情况下,每个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并不一致,这不仅指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同时也包括个体脱离集体活动的个别行为。比如,教师在面向全班幼儿讲故事的时候,个别幼儿在默默地画画;教师在组织全班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时候,个别幼儿在玩积木,等等。其实,在这些或类似的情形中,集体活动并没有因为个体行为而受到阻碍,或者个体行为没有妨碍其他人的活动,那么个体行为不应该被视为纪律问题。只有当集体或他人的活动因个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干扰、阻碍或损害时,这种行为才可能被视为纪律问题。比如,在教师讲故事的时候,个别孩子在出声地交谈或者发出其它的响声,影响和干扰别人听故事,甚至反过来吸引了部分幼儿的注意力,等等。因此,纪律的好坏应根据幼儿的个体行为是否对教育活动造成影响而定。

二.根据幼儿在教育活动中主体性是否得以发挥看纪律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在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是教师组织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世界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等等这些变化也逐渐在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体现。现在的幼儿自主性强,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个性更为张扬、更大胆、更勇敢,他们敢于说出不同意见,发表自己的观念、看法,而这往往容易在活动中造成混乱给教师带来麻烦。比如,在某教育活动中,教师正向幼儿讲述“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时,突然一幼儿提出不同意见说“太阳系有十大行星”并与其他幼儿发生争论,整个教育活动中断活动,活动秩序变得混乱。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产生,认为幼儿调皮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给老师找麻烦等。因而,心情会变糟,脾气也会随之而来,往往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呵斥,勒令停止或草草收场。其实,这样的情况正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因为只有通过思维才会产生争论,而幼儿在争论的同时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专业成熟的教师常会由此生成新的主题,引发新一轮教育活动。反之,有的教育活动中,幼儿自始至终都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听教师讲,顺着教师的问题回答问题,正是“教师喂什么,幼儿吃什么”,表面上看,教育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幼儿都很遵守纪律,配合度似乎也很高。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会发现,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完全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像一只只被人操纵的木偶,没有自己的思维,从众地任人牵着走。因此,纪律的好坏还应取决于幼儿在教育活动中主体性是否得以发挥而定。

三.根据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情绪看纪律
一节成功的教育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当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其情绪会变得高涨、兴奋。然而幼儿的控制能力不够,当过度兴奋时则难以控制情绪,再加上幼儿的表现欲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注意,因此往往容易给人秩序混乱、无组织无纪律的感觉。而当教育活动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时幼儿的情绪会显得低落,活动气氛则显得很安静沉闷,给人一种纪律良好的假象。因此,纪律的好坏还应通过观察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情绪而定。

四.教育观念告诉我们:评价教育活动优劣的标准恰恰不是纪律。
幼儿园教育活动优劣的评价标准是多维度的,目标的达成度、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程度,教师的教法是否科学、幼儿的学法是否有效,师幼互动交往是否积极,组织方法对幼儿参与活动是否有积极意义等等等等,显而易见,“纪律”,这个所谓的标准,早已从幼儿园的评课标准中淡化隐退了。事实上,纪律的好坏以及活动中的动与静都只是相对的,只要教师组织得法,教而有法,即可以“动”制“乱“,亦可变“静”为“动”,从而真正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效能。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花儿打电话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