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儿游戏面面谈

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早已被大家所肯定。同时以幼儿表现出对游戏的迷恋也充分地说明了游戏更是愉悦的。

一、充足准备是游戏愉悦的基础

游戏包含的范围广阔,近年来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游戏活动,正是针对幼儿特点所组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它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了进行愉悦的游戏,充足准备则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首先在设置区域时要考虑到:1、区域的数量。数量的确定主要根据空间环境特点所决定。但并不是说空间越大,区域数量就要越多。只要一方面能便于老师组织、观察指导,另一方面便于幼儿活动交流、不拥挤即可。

2、区域的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多区单内容。即从一种教育领域出发,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科学领域内容,可安排:数学区、变色区、科博馆、发现角、小实验等,并且可按照一定周期,变换主旨内容,避免孩子对区域活动内容过分熟悉而失去游戏的兴趣。二是多区多内容。如区域活动同时开展不同领域内容的活动,如绘画、表演、棋类、插花、娃娃家等。

3、区域的摆放。所谓区域活动,即是根据游戏不同特点,将之一个一个分隔进行。分隔不等于封闭,过分注重区域的独立性,不仅影响幼儿相互交往,而且容易使幼儿产生单调、沉闷的感觉。当然没有分隔也会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无从下手,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区域的摆放,如能根据安静、活泼的特点,将两大区域分别摆放在活动室内外。室内外再根据内容划分小区域,这样的区域分隔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这样需要环境相对热闹和安静的区域就会很少受到相互干扰和影响了。

其次是材料的投放、提供。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操作实现的。幼儿在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就不同。但有的材料只具有观赏价值,或者只是烘托环境气氛,没有幼儿操作的实际效果。幼儿的兴趣来源于材料的多样化和可操作性。对于材料的收集,老师在平时生活中要做有心人,选择新颖、有趣味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材料本身价值不宜太昂贵。我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收集大批量操作材料时,我们可争取家长和幼儿的支持与配合,家园共同寻找材料。

最后是设计游戏目标。我们在保证幼儿愉悦游戏的基础上,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幼儿向着预定方向发展。对于目标的制定,可先从提高自身认识入手,增强目标意识,从活动开始就要做到心中有数,接着是提高设计的技能,注意多层次、全方位、因人而异和目标的延续性及连贯性。一般来说,每次活动都应有一个中心目标,这样便于老师在过程中的重点指导、总结和完善。

二、多种指导是游戏愉悦的关键

为了能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愉悦性,老师就要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幼愉快情绪。那么,幼儿游戏什么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什么又是适当指导,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呢?

当孩子想出游戏内容,自己却不能顺利开展下去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一次,班里的媛媛抱着个娃娃到处说:“孩子生病了。”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娃娃家游戏内容,准备在一旁观察,可是等了好一会儿,见她并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我问:“媛媛,娃娃生病怎么办?”她说:“打针、吃药。”我继续问:“谁会给娃娃看病?”“医生”,我再问:“可这里没医生,怎样让医生来?”媛媛没说,一旁的雯雯说道:“打120,叫救护车。”于是我们一起催促媛媛打电话。打好后,我说我当救护车,几个孩子受我启发当起了小医生。通过这次引导丰富了孩子的经验,使孩子的游戏也有深入开展的可能。孩子在探索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应用积极的话语和行为引导、影响,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当孩子游戏主题不够积极健康时,我们应该用转移目标的方法向他们渗透积极的生活态度内容,而不应该只是一味的批评、表示出强烈的厌恶态度,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将那些不良内容得到强化。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到什么,他们都有可能将之反应到游戏中。例如,在一次棋类活动中,小朋友都能利用象棋玩出不同的花样:翻棋、五子棋等游戏。可是,后来我发现几个孩子竟然将棋子一一叠起,学起搓麻将的样子。我觉得要适当干预,引导幼儿游戏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于是,我走过去,说到:“你们谁想和我比赛下象棋?”利用孩子愿意和老师一起游戏的心理,通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几个争着和我要轮流对奕,“搓麻将”终于转入了象棋比赛。

当孩子争执不停可能出现危险时,我们应采取果断的措施,让孩子体验结果再学会自己解决。游戏中常常会发生争执,有些时候不需要老师介入,让他们试着自己解决矛盾,但这是建立在老师观察之下。如果争执不休,孩子出现动手、打架现象时,老师就要当机立断了。一天,在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班里两个男孩为了一辆汽车争抢起来,开始我并没马上介入,但处于情绪激动下的孩子,谁都都不谦让,还开始追打起来。于是我拿过汽车,说:“打来打去,谁都玩不了,还是让小汽车在我这里休息吧。”他们俩先是一愣,后来就相互抱怨离开了。过一会儿,等孩子冷静下来,找来他们讲清了道理,让自己商量玩法,最后他们决定站成两头一起推接小汽车。

盲目介入只会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只有当幼儿出现以上几种状况时,教师不同方法的指导才能保证孩子游戏愉快、深入的开展。

三、情感培育是游戏愉悦的灵魂

幼儿之所以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愉悦,那是因为幼儿对游戏的投入与专注。他们在自己意想的王国中,使身心自由自在的发挥。游戏作为进行全面教育的手段,让这种手段发挥最大的功效,只有依靠孩子在游戏中那种独有的情感体验,幼儿的游戏愉悦便是这种特殊的情感发展过程。对于游戏愉悦的培育更应注重的是“化”,更关注幼儿本身的主动性、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身心整体参与的活动,包含着各种情感的萌芽。幼儿身心和情感在游戏中处于和谐的整体关系中,愉悦感正是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中。作为人类情感而言,有善的一面的体验,也有恶的体验。如果将这两方面情感都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体验,这就能形成幼儿最初的价值判断。当然在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的恶与现实中的恶有着本质的区别。游戏中自律性是由幼儿作为主人来决定游戏的内容和进程。任何人不恰当的行为干预都会影响到游戏。如在一次菜场中,欣欣的辫子散了,我看见第一反应就是帮她梳理整齐。当时顾客正来买她的菜,她又要招待顾客又要乖乖地等老师为她扎辫子,显得有些忙乱。于是她便对我说:“老师,妈妈从来不在菜场给我扎辫子的。”看来,游戏中的幼儿都有一种契约,使游戏成为相对封闭地整体,游戏中的情感就在这个封闭整体中交流、分享,拒绝任何形式的打扰、干预。

游戏更主要是表现幼儿已有的东西,游戏中的情感并不单来源于游戏本身,生活是培育情感的肥沃土壤。可在现实中,生活与教育不但不处在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中,有时反而处在一种冲突中,如在银行游戏中,孩子们领钱往往喜欢挤在一起,争个你先我后的。老师也是常常暗示要排好队一个一个领。可有个一孩子说道:“妈妈和我坐车,大人都不排队呀?”看来老师力图要培养的东西在幼儿园之外的生活中反被消解了。情感教育只有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在游戏中才能获得充满活力的愉悦体验。作为老师也不能太多关注孩子扮演得“象不象”,我们鼓励幼儿模仿现实的他同时,更要鼓励他们在游戏时对现实生活作创造性的改变,因为创造包含了幼儿心智的高度活跃和情感上高度的自我肯定,它是最高的愉悦。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分类(科学)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