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纲要》理念指导下的园本教研策略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园本教研是指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和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改进 教育教学 为目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的教学研究活动。我们在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初步总结出五点有效策略。

一、寻找问题策略

1 .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困惑,在矛盾和困惑中提出问题,在尝试排除障碍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如教师们在实践新课程时普遍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数学知识的编排上缺乏一定的层次递进性,且涉及数学教育的专门内容很少,而《纲要》则对幼儿数学活动提出了“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等要求。显然,教师及时地发现了“新课程与《纲要》的要求存在着一些距离”。如何来解决呢 ? 经过多次研讨,最终大家提出了一个尝试性的做法——以教材为依据,结合《纲要》精神和现阶段幼儿的学习特点,采用集体教学与学习性区域相结合的形式来解决。各年龄段教研组分别出台了《数学教学进度表》,并注明哪些内容是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哪些内容放到学习性区域中,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在这一尝试过程中,教师们又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如幼儿进入学习性区域后教师如何有效干预 ? 对一些数学区不感兴趣的孩子该如何引导 ? 这些问题又再次拓展了教研活动的内容。

2 .从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小问题”,并在解决“小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有教育意义的“大问题”。 如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请 XX 幼儿回答问题,该幼儿支支吾吾或一声不响或回答离题,教师就会说“请 XX 帮你”或说“听听人家怎么说”或“请你先坐下想好了再说”。这样的处理方法,似乎成了习惯,大家也不足为奇,更不认为是个问题,而对照《纲要》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长期这样,我们的教育真正能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吗 ?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小问题”呢 ? 教研组围绕“如何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认为这是一个“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大问题”,必须做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二、实践反思策略

1 .自我反思。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设计。幼儿园根据“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分别指导,分类调控,共同寻求发展新目标。教师在自我定位的基础上积极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及时记录反思日记。园长亲阅并写阅读心得,和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提高教师反思的积极性和反思能力,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2 .交流反思。建立日常交流反思制度,如“教研组内反思交流 ( 人人参与,踊跃发言 ) ——教研组组长例会交流反思 ( 交流组内情况,了解组外信息 ) ——全体教师反思沙龙会 ( 畅所欲言,谈论得失 ) ——园本讲座式分析 ( 探究共性问题与困惑,多角度思考辩证 ) ”,及时、全面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再通过集体交流讨论、聘请专家指导等方式解决问题或展开深入研究。

3 .共同探究反思。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让教师在共同探究中反思,如以听“随堂课”为凭借,进行常态教学下的共同探究反思;以“挂牌课”“新课程展示课”“送教下乡”“双高课评选”为凭借,通过“课例点评式”“案例分析式”“互动评析式”“自主反思式”等方法,全面剖析、探究、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

三、同伴互助策略

1 .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形成同伴互助。为了让教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同伴互助,我们实行“集体研课、分工研课、修整教案、活动反思”的备课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以本土课程“家乡的特产——西瓜”主题为例,主要方法与步骤如下:

①集体研课。首先,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体讨论,预设主题活动目标,确定开展艺术活动“刻瓜灯”,科学活动“西瓜的奥秘”,健康活动“滚瓜灯”等涉及五大领域的 10 多个集体活动和“我是平湖小导游”等区域活动。其次,共同探讨如何用《纲要》理念分析活动内容,制定具体活动目标;如何以预设的课程内容为依托挖掘课程内容的拓展点、能力发展的增长点、课程活动中的生成点。

②分工研课。将集体讨论分析过的课程内容,依据课程领域分成五个部分,根据教师特长与教学经验分工负责,设计活动方案,制作活动教具和幼儿活动的操作材料,并将所设计的活动方案挂到校园网上或打印后分发给组内其他教师,把制作好的教具和幼儿操作材料与组内教师交流使用,实现资源共享。

③修整教案。每个教师在获得同伴资源的同时,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考,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个性理解、本班孩子的实际经验和以往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经验反思,对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进行修改,体现“因班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

④课程实施。实施过程中关注孩子、倾听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灵活调整教案,生成活动。

⑤活动后反思。活动以后,通过寻找“教学的成功事件”和“教学的遗憾事件”,对活动方案提出后设计反思、修改,进行“教学重建”,写下活动反思案例。

2 .以多种形式为载体,形成同伴互助:①交流探讨:浅层次交流——交换信息和经验,如组织教师每周一次理论学习卡交流,活动设计交流,两周一次教学反思交流,一学期一次的备课笔记交流等;深层次的探讨——专业论坛和专题讨论,如围绕研究主题“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组织骨干教师“沙龙探究式”论坛和教师“专题式”讲座等,提升探讨的层次。②共同协作: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操作时我们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根据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承担任务,展现才华,培养自信;第二,发挥每个教师的作用,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积极性。如在集体备课中,有美术特长的教师画挂图,制作教具和幼儿操作材料;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强的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活动设计能力强的教师多设计几个案例等。③互相帮助。建立同伴互助学习小组,碰到问题及时探讨解决;实施“导师带教制”:园内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新教师一对一结对,帮助和指导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新课改的要求。

四、专业引领策略

园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因此,我们积极争取专家的专业引领,让理论指导实践,让理论者和实践者对话,使园本教研向纵深发展。采取的主要形式有:聆听专家学术专题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请专家到教学现场指导、作案例分析、与教师面对面对话;请专家参与课题论证,指导课题方案的修正与实施;与专家座谈,进行教学专业咨询。

五、有效机制策略

1 .教研员是园本教研最基本的引领人。指导、引领教师开展园本教研,是每一个教研员的职责,教研员应当把对话、交流、互动的机制引入园本教研,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实现教研中心转移,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幼儿的学,帮助教师摆脱过去教学过程中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低层次反复,提升其教学研究水平。

2 .园长是园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园长为开展园本教研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建立园本教研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如建立园本教研制度,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实践反思制度,课题管理制度,专业引领制度等。提供教学研究经费,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等。积极开展园本文化建设,使幼儿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型的教师。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园本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业务园长是园本教研的具体负责人。构建全员参与、开放的教研网络。首先,有机整合教科室、教研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幼儿园教研网络,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第二,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和对教学问题的研讨;第三,以课题研究为线索,统一协调园、教研组、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工作,形成系列化,从而发挥整体的教学研究优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三十六计故事MP3在线听:25偷梁换柱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