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泥塑融入幼儿绘画教学的探究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在美术教育领域,绘画和泥塑同是幼儿表现自我和主动想像、创造的有效途径.但两者分属不同的体系。实践中我发现。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无法将现实生活中的三维情景事物转化为二维的空间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对绘画创作的表现,而泥塑活动能提供给幼儿再次感受三维立体情景事物的机会,使他们通过团、捏、搓等小肌肉活动,再现事物的细微变化。为此,我尝试将泥塑融人到幼儿绘画教学中,以弥补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幼儿对三维立体情景事物的观察过程转变为主动制作、探索创作的内化过程,为幼儿绘画创作拓展思路。

一、循序渐进地开展 泥塑教学

共同玩泥。幼儿对泥类的喜爱源自生活。面对这些无形易塑的泥块,有哪个孩子不想大显身手呢 ? 为让幼儿充分感知泥类的特性,放开胆子和泥块“交朋友”,我将泥块分发给每个幼儿,幼儿情绪高涨,不用过多的讲解和指导,他们纷纷自发地探究起小泥块的秘密,与泥块展开游戏,通过亲身探索了解了很多关于泥类特性的知识,体会到玩泥的快乐。同时,为使幼儿更快地掌握泥塑的基本要领,我引导他们运用团、擀、按、压的方法在泥上印出自己的小手印、小脚印,然后制成壁挂,永久地保存起来。

主动观察。通过测查,我了解到幼儿在绘画创造方面有一定局限,缺乏主动观察的能力。为此,我特意将观察活动设为泥塑活动前期的重点环节,由易到难,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幼儿观察的主动性,发现物体的细微特征。我以圆形塑造为发散点,向平面浮雕造型拓展,循序渐进地开展泥塑活动。如,从在班中找圆形制作圆形玩具,到一起品尝秋天的果实并捏制各种秋天的食物;从提供幼儿塑料模子拓印挂物,到参观海洋馆后制作各种海鱼,幼儿始终满怀兴趣。他们用自己独到的目光、灵巧的双手,为小小的泥块赋予新的生命。

二、探索泥塑教学与绘画教学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分组教学,探索不同教学顺序对幼儿绘画创作的影响。如,在《美丽的花瓶》这一综合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共同搜集了很多大小、形状、颜色各异的花瓶,引导他们用手触摸花瓶的不同形状。及瓶身与瓶口造型的不同变化,通过共同讨论,孩子们不但感受到装饰花纹的美丽,还对盘条制作花瓶的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我指导两组幼儿分别进行泥塑及绘画活动。

活动中,泥塑组的幼儿自信心较强.他们拿起泥团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进行创作。注意力高度集中在 15 分钟左右,个别未能掌握制作要领的幼儿,在教师及同伴的帮助下也能顺利完成。绘画组的幼儿则绝大多数表现出犹豫不定、不敢下笔的现象,注意力持续时间平均在 8 — 10 分钟,从作品中可看出他们对物体的大体轮廓及比例掌握还需继续练习。在随后的分组教学及区域活动中,绘画组的幼儿依自己的兴趣制作出了各种美丽的花瓶,而泥塑组的幼儿也兴致勃勃地为自己的作品绘制了“广告宣传画”。

通过泥塑和绘画活动的轮换、交替。我发现:先参与泥塑创作的幼儿在绘画时对物体形象特点的掌握、比例的把握以及对花纹细节的刻画,比较细致、生动,笔锋流畅、自然,作品充实、饱满,这是因为他们在观察、玩泥的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物体由三维立体造型向二维平面造型过渡时形与面的转化。而先进行绘画创作后开展泥塑活动的幼儿,很难将眼中观察到的花瓶的外型特征顺利过渡到画纸上,因此出现了刚开始犹豫不定、不敢下笔、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的现象,但大部分幼儿表现出对泥塑的浓厚兴趣,能够聚精会神地设计自己的花瓶,也能对花瓶的细节部分进行简单塑造。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泥塑、绘画方面均得到和谐发展。

“因题而异”,灵活、适时地转换创作形式。当然,不是每个主题都适合将泥塑活动放置于绘画活动之前。对人物形象比例、形态的刻画,是幼儿泥塑时的难点.因此,应“因题而异”地开展活动。

如。在《新疆娃娃》的主题活动中,我把绘画作为前期的活动。通过观察娃娃模型、给娃娃摆舞姿,幼儿发现了人体的比例特征,注意到了娃娃动作改变所带来的形体变化。我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手举在头上时,胳膊肘会怎样 ? 还可以摆什么动作 ? 快为你的新疆娃娃摆摆动作 ! ”并鼓励幼儿用手指轻轻沿轮廓触摸局部,感受头发的曲线及上下嘴唇的线条变化,从而将幼儿难以表现的细微形态和动作,物化为幼儿易于理解的造型语言。当幼儿对人物比例、外形特征有一定的了解、把握后,我引导他们从制作平面浮雕式人物造型向立体人物造型过渡,由浅入深地将二维形象转化为三维人物造型,适时地转换创作形式.以适应幼儿的创作需要。

营造泥塑环境,让幼儿充分体验图与形转化的快乐。为让幼儿对泥类有更深入的了解,能自然地将泥塑与绘画活动巧妙衔接,我在美工区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泥料及各种泥塑工具,如小棍、竹片、牙签、小刀等,并精心选择了一些平面浮雕式造型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自主感知泥类活动的乐趣。

我班的大宝是个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孩子,只要一提到画画,他就会躲得远远的或敷衍了事。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宝对海洋的鱼类动物很感兴趣,便带领全班幼儿参观了北京海洋馆,并特意和大宝一起观察、了解了很多从未见过的鱼类的体貌和食性等特征。回班后,看着大宝和同伴们余兴未尽的样子.我将有关鱼的挂图、模型、书籍等摆进了美工区。孩子们开始从最初的欣赏和触摸逐渐过渡到尝试运用泥块制作,并试着运用辅助工具配合着进行泥塑创作。渐渐地,来此区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宝也被吸引过来,专注地团捏起手中的泥块,用竹签在鱼身上刻出细碎的条纹,并渐渐地喜欢上了绘画。在美工区的展示台上,随处可见他和孩子们的泥塑和绘画作品,这里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土。

三、关注幼儿在泥塑、绘画活动中积极的情绪状态

幼儿的个性差异较大,有的幼儿胆小、内向,不敢表现、展示自己,对这些幼儿我为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鼓励他们,并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在班内开展《我的昨天和今天》泥塑、绘画展览,孩子们的作品摆在桌上,贴在展板上。这些作品中,有一部分是孩子们未参与泥塑、绘画活动时的早期作品,由此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和变化,激励幼儿继续参与泥塑、绘画活动,树立“我能行”的自信。还有的幼儿对活动非常投入,往往是该收材料了,他还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对这样的孩子,我会专门为他开辟一个安静的空间,充分尊重、满足其创作欲望,使他能一鼓作气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为培养幼儿协同合作的精神,我还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如,在《广安大街真美丽》的泥塑创作活动中,孩子们一起协商分工,先为大街设计图纸。然后进行小组创作,将他们眼中的楼房、车辆、人群展现在大家面前,有的幼儿兴奋地指着自己设计的新型小汽车。兴致勃勃地向大家讲述他在广安大街上兜风的奇遇;有的幼儿把他设计的 2008 年的新型大楼介绍给小朋友们。那神情俨然一个小建筑师。

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泥塑与绘画同为美术范畴,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运用不同的形式、手段,表现出世间的真善美。无论是泥塑还是绘画,孩子们都是在用心灵创作。体现出他们的质朴与灵气。每当我看着孩子们的作品,能感到自己正轻轻地叩开了他们幼小的心扉,倾听到了他们心中的歌,正与他们一起“塑造”他们心中的童话 !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小班体育活动设计:小鸭捉鱼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