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数学 知识是幼儿自己建构起来的,而且这个建构过程也是幼儿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而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数量和空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只能从改变客体的动作中获得。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注重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在 主动探索 活动中,发现数学关系,获取数学经验。

一、动手操作、主动探索是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途径

数学是一门较复杂、较抽象的学科,很多数学知识,单靠老师的讲解演示,幼儿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要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练习中探索和证实有关知识,加深理解。例如,大部分小班幼儿较难掌握数的守恒,所以我们要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获取感性经验。在具体操作活动中,我给幼儿每人 5 个花片,待幼儿点数确定它们的数量是“ 5 ”之后,我让幼儿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排列这 5 个花片,再进行点数。结果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发现了这些花片无论是横着排、竖着排,或是排成圈,它们都是 5 个。这样,让幼儿自己通过实际操作去验证,从而积累了有关数的守恒的感性经验,建构起相关的数学概念。又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最能帮助幼儿理解加减的数量关系的方法,就是让幼儿进行合并与拿取的操作,让幼儿在实际的动作中理解两个部分如何合为一个整体、整体中拿走一个部分还剩下另一个部分,从而借助于具体的实物和动作的摆弄来理解其中的加减关系。

在动作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是真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和他们的认知结构相适应的知识,也是最可靠的知识。反之,灌输式的教学是一种不经儿童思考的教学,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幼儿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发展逻辑思维。例如教小班幼儿口头数数能够让他们了解数的顺序,却不能让他们理解数量的关系。很多小班幼儿数数能数到很多,但那只是唱数,并不代表他们对数的顺序、数序中的数量关系就已经真正理解了。币硒过操作活动,幼儿不仅能数数,还能协调口头数数和点数的动作,从而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索还为幼儿内化数学概念,理解数的抽象意义提供了基础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始于外部的动作,但是要把它们变成头脑中抽象的数字概念,还有赖于内化的过程,即在头脑中重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将其外在的动作浓缩、内化,变成内在的动作,最终转变成头脑中的思考。例如,大班幼儿在学习数的分合时,我先让幼儿分各种不同的东西: 2 颗糖、 2 枝铅笔、 2 块积木……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这时幼儿对分合式意义的理解还停留在它所表达的那一件事,当我问这些式子一样不一样时,大多数幼儿都回答不一样,因为它们表示的是不同的事情。在我的引导下,幼儿逐步认识到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以及它们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表示的都是数量为 2 的物体,因此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样,幼儿也逐步认识到了“数的分合”这一抽象的知识,而不再停留于具体的“分东西”上。又如,当幼儿数概念的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就能做到目测数群而无需点数的动作了,最终幼儿看到某个数字就能理解其所代表的数量,而实际上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最初的操作活动基础上的。因此,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对于幼儿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学习数学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在自己的操作活动中,发现数学关系,获得数学经验的过程。数学教育不应只着眼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急于把一个知识上的结果“教”给幼儿。以长短排序为例,有的教师把排序的“正确”方法教给幼儿:每次找出最长的一根,排在最前面,然后从剩下的木棍中找出最长的一根……幼儿按照教师教给的方法,似乎都能正确地完成排序任务,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获得序列的逻辑观念。而幼儿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教给他们排序的技能,而是充分地操作和尝试,并从中得到领悟的机会。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从中获得一种逻辑经验,并逐渐建立起一种序列的逻辑观念。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童话——笨汉斯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