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游戏指导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我们自 1991 年开始进行“幼儿园 游戏指导 ”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侧重对有关儿童游戏及幼儿园游戏的实质。特点及其在课程中的地位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幼儿园自选游戏概念,阐明它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理清概念体系,形成理论框架,进而对幼儿园游戏开展中教师指导涉及的主要内容,如游戏环境创设、玩具材料提供、计划制订、规则建立、观察、评价等方面作深入探讨并建立起一整套操作策略,为教师提供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

幼儿园游戏如何深入开展?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关键是什么?这些问题仍需作进一步思考。为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幼儿园游戏指导第二阶段的研究课题——自选游戏与师幼关系。

如果说第一阶段的研究更注重开展游戏的物的因素及教师对游戏的组织管理等硬性标准和制度化的规范,那么第二阶段的研究则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注重考察游戏过程中软的因素,即师幼互动关系、情感因素对儿童游戏的促进作用。

一、关注儿童,关注游戏过程,认识和理解儿童的游戏行为

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首先必须关注儿童,关注游戏过程。教师要观察、认识、了解儿童,将写工作日志、做观察记录作为教育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和自己的职责。蒙台梭利早就强调,教师必须培养自己观察儿童的愿望和能力,从而了解他们,教育他们。“通过观察儿童,教师将学会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教育者。”这里,教师的观察不是一般性的了解,而是考察教育情境中活生生的(活动着的)儿童,不仅仅是了解儿童的普遍状况,而是关注每个个体。教师对儿童的观察,不仅是去看,还要去倾听、去询问、去思考,从而了解儿童在游戏中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认识其个性特点,理解在具体游戏情境中儿童行为的意义。

今天游戏时,于兆宠和李一玩着头发厅的游戏。李一说:“我先给你理,过一会儿你再给我理。”于兆宠同意了。李一刚穿好衣服,发现喷壶不见了,就问我。我帮他找到了喷壶。理完发,李一要给子兆宠吹头发,李一拿起电吹风假装吹,于兆宠说:“你的吹风机还没通电呢。”李一说:“那没插座,怎么办?”于兆宠看了看,就把电吹风的插头往小梳子的小筐上一插,咦,插头被固定了,果真像通上了电。两人又高兴地玩了起来。

这一游戏情节是我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发现的。它反映了于兆宠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同时说明他能开动脑筋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他们在游戏中不仅模仿了成人的社会生活,还创造了情节。这是我们在游戏前来预料到的。游戏结束后,我给全班小朋友讲了这个经过,并表扬了于兆宠。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不仅能发现游戏材料提供的情况,还能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和在游戏中的创造,同时也能发现幼儿每天细微的变化。(中三班:单金雪)

大量案例表明,教师的观察过程就是认识、了解和理解幼儿的过程,也是不断有新发现的过程。教师只有基于游戏中对幼儿行为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才能尝试和探索合适的指导方式,才能有合适的师幼互动的对策。教师们的体会是: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往往与成人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对儿童有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这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必要前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学会欣赏他们与众不同之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进一步端正教育观念,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关注师幼互动,注重情感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自选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限制,能够全身心投入活动、操作材料、表现自我。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开心、快乐、好玩,这也是幼儿游戏的实质所在。在游戏过程中,师幼关系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游戏乐趣。所谓支持性的环境和心理氛围,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幼儿要放任自流,而是意味着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游戏,通过师幼互动,特别是教师以大朋友、大伙伴身份与幼儿交往,使儿童感到安全、融洽和亲切。教师的参与及与幼儿的积极互动,能给幼儿以鼓励、支持,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创造,从而实现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教师在观察、研究儿童行为时,注重情感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有意识地改善自身的动态与行为,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更大的乐趣,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到商店去买东西,挑完后把东西交给售货员吕天依,只见他在“计算机”上敲了几下,说:“一块钱。”我给他钱后,他对我说:“ 周 老师,我跟妈妈去超市,看见收钱的阿姨就是你买的东西的钱数。我们能不能也在计算机上做一个呢?”我鼓励他说:“你观察得真仔细,提出的建议非常好,你想该怎么做呢?”这时,售货员刘瑞说:“从边上挖一个小口,上边再挖一个小口,插入一张硬纸,上面写好钱的数目,硬纸板往下一按,纸就出来了。”“你说呢,天依?”他点点头。“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俩,没有顾客时,你们来制作,好不好?”经过我和他们两人的共同合作,终于做好了。当王易来买东西时,他们自豪地边打计算机边说:“这是我们做的。这里可以打出你买的东西的钱数。”

教师参与游戏时,对幼儿提的建议要鼓励、支持。不管对与措,都让幼儿去动手试一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建设好不好,才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大二班:周延萍)

游戏开始后,庄庄一直坐在椅子上不言语,没有主动要求到游戏区去。由于他是新插班的,情绪一直不好,所以游戏开始后,我主动邀请庄庄到娃娃家参加游戏,并对他说:“你当爸爸,给家里人做饭好不好?”庄庄点了点头,进入娃娃家游戏。为了使在庄能够兴奋起来,我以客人身份来到娃娃家做客,并与庄庄聊起天来。我问道:“你们现在在做什么,能不能给我一杯水喝?”开始,庄庄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笑笑。在其他小朋友带动下,庄庄开始与我交流:“老师,这是糖水,你喝吧。”我高兴地说:“啊,真甜啊,能不能再给我一点吃的?”庄在很快用油面搓了面条放在碗里说:“老师,请你吃面条。”我若有所思地说:“这是什么面呀,怎么没味,一点也不好吃。”庄庄转身拿来一个小碗,用勺子搅了一下放在面里说:“放点盐吧,就好吃了。”我边吃边说:“这还差不多,味道还不错。”“呀,我吃饱了,水也喝足了,给我打开电视机看看吧。”庄庄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抢着去开电视机。

从庄庄开始没有兴趣参加游戏到后来主动参加游戏,其中,教师的引导起了一定的作用。教师适时的指导和参与,使幼儿受到感染,从而使庄庄的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这说明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很重要,同时教师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小二班:史治美)

通过观察和反思,教师改变了对儿童的认识和以往仅仅从自身出发、不考虑儿童的教育方式,调整了自身的教育行为,改变了原来那种对儿童较为冷淡的态度以及在与儿童交往中较多注重知识技能的偏向和权威式指导方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多采用积极正面交往和情感激励,以平等身份与幼儿协商讨论。研究性实践使“尊重儿童”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有了实质内容且真正落实在教师的行动巾。在自选游戏中,心理氛围较为和谐,师幼之间形成了较亲密的朋友关系。在游戏中,幼儿的行为也常常会给教师以启示。从这个意义上,幼儿成了教育者,师幼之间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以儿童为活动主体,感受并回应共需要.实现师幼心灵沟通

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游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注意思考,常常融入情感因素进行反思,注意理解并把握幼儿行为的意义与教育的意义。由于有了情感认同,教育观念不再是外在的客观知识形式的东西,而是逐步内化为教师的自身需求。

囡囡是个聪明、内向的孩子。但她每次入园时总是哭丧着脸,恋恋不舍地离开妈妈,眼含泪花到盥洗室里洗手,然后坐到位子上一言不发。老师的安慰,对她不起一点作用。怎么办?今天,我一改往日的做法,在游戏时有意将她安排到建筑区,请她带领其他小朋友搭构建筑。我也以大朋友的身份加入进去,一边与其他小朋友搬大积木,一边用商量的口吻问囡囡:“囡囡,今天咱们搭什么?”“你看这块大积木摆在这边行吗?”“ 囡囡,你看咱们先搭楼房,后搭花园,好吗?”开始,囡囡只是点头、摇头。渐渐地,囡囡开始与我交流,并把自己的主张告诉我:“老师,咱们先用易拉罐搭出围墙栏杆,然后再摆上花坛,这样就像个花园。我们把楼房都连在一起,这样才好看。”我听从了囡囡的指挥,并在搭建过程中,不时地说“不错”“真好看”“真棒”。囡囡也一改来园时的低落情绪,兴奋地投入游戏。游戏结束后,我表扬了囡囡,并鼓励她说:“如果每日来园的时候你能高高兴兴的,就更好了,老师和小朋友会更喜欢。”囡囡点点头,高兴地说:“明天来回时,我高高兴兴地来。”

每个孩子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注意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朋友式的关系,并顺应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教育技巧,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信心和耐心点燃孩子心头欢乐的火种,使之燃烧起来,让孩子保持愉悦的情绪,健康地发展。(小二班:史治美)

王博晨正在拼无规则木制拼图。他总放不对,川川帮他把一块放对了。我说:“川川,这块放对了。”王博晨拿起川川放对的那一块,丢在了一边。川川马上又拿起一块,要给王博晨拼,王博晨用手推开。川川说:“我帮你拼。”边说边又拼了一块。王博晨很生气地拿下来,放在桌子上,自己拿起了另一块尝试,边拼边说:“我会。”

这块拼图是中二班的,我班幼儿没拼过,因此在王博晨左转右转也没有拼上一块的时候,教师发现川川拼上了一块,就及时给予肯定,使川川图目的兴趣大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教师也应该看到,王博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还是没有拼上,与川川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孩子之间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潜在的竞争。所以教师在肯定川川后应该考虑到王博晨的心情,鼓励王博晨自己来拼,才能保护王博晨的自尊,树立王博晨的信心。(中一班:李荣伟)

有了对自身行业的主体意识,教师就能主动调整和改进自身态度与行为。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活动主体的需求,师幼间就有了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不再是机械地运用某种方式或照搬他人模式执行指令,而是随时发现并抓住教育契机,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或师幼互动对策,因势利导。教师在与幼儿共同游戏中,也常常会受到儿童真挚童心的感染。师幼一起发现,共享游戏的欢乐。游戏指导的灵活性和教育影响的适宜性也得到了增强,游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_uacct = UA-670247-6; urchinTracker();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比高矮》教学反思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