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摘要:幼儿园课程是早期儿童文化化的优秀文本。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其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民间艺术要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必须关注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文化;民间艺术;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学寻思       文化广义上说是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积淀,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一系列可见的存在。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由于文化的反作用,也为文化所创造。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文化生物。(乔晓尽:《文化与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这是一个,强大的因果循环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我们决定文化,又反过来体验到我们的文化的特有型式,(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5页) 当然,这都是从人类总体上说的,从人类个体上看,事实上个体首先是消极的,即每个个体首先是由文化塑造的,并只有这时,他也才成为文化的塑造者。 人类文化的潜在机制和功能就是对人类新生个体的塑造。 在个人创造,经验,之前和之中,必须接受文化的塑造,即文化化。人与动物相比,不只是在动物的基础上再加上人类的某些特性。(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3页) 人生而就具有作为人类个体的特性,又进入到一个人类前辈积累并传给我们的文化的,外部机构,之中,所以,个体的人能够也必须接受特定的文化并创造文化,因为没有文化,人也就什么都不是。然而,随着人类不断地为自己所创造的文化所塑造,人类文化的部分机构愈益专门化,对人类个体早期的文化塑造成了人类生活和创造的一部分。       人类必须从自己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部分,同时也是与个体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部分构成一个,文本,(在不同的群体、民族中,甚至在不同的成人和儿童中具有可理喻性的一套开放的文化体系),这便是我们的课程。 如果这些需要塑造的个体是幼儿,那相应的课程便是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人类以其青年,也许是壮年的智慧来充实早期儿童个体心智的一个文化文本。 因此,从文化的角度上审视幼儿园课程,它应该是最优秀的人类文化,体现的是人类或者是特定群体的文化积累,而不只是个人即刻的首遇的经验,它应该是适应幼儿的。 不能让幼儿体认的文化再优秀也没法产生塑造作用;幼儿园课程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文本对幼儿的适应不只是其内容本身,还应包括它对幼儿起作用的方式和进程。 把握幼儿园课程与整个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斯宾塞指出:“在早年时期,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要经过他的祖先的野蛮时代所表现的性格形态,”因而,“儿童的教育,无论在方式上,或在安排上,均须与历史上人类的教育相对应。换言之,个人知识的发生必须遵循种族知识的发生的途径。”因此,应以人类掌握知识的顺序来指导儿童对知识的掌握,“指引个人的心理重循一般的心理所经的步骤,已足予教育以便利。”(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 438、439、446页) 斯宾塞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选择、呈现幼儿园课程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幼儿园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应把鼓励幼儿的文化创造作为重要的价值, 应充分满足幼儿的创造欲望,并尽可能激发这种愿望。 虽然,幼儿的创造更多地只有暂时的个人意义, 但从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的意义上说,却又具有人类的意义,并与人类文化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创造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 幼儿园课程作为文化的存在形式,应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文化来源于生活,幼儿又生长在最现实的生活之中,所以将人类的文化还原于生活,还原于经验,应是教师的创造性表现。 正如杜威所说,“成人心目中系统的和精确的经验对我们具有的价值,在于按照儿童生活直接表现的那样来解释它, 而且还继续对它进行引导和指导。”(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 82页) 从而通过创造性的转换解释, 幼儿园课程已不是成人的读物或成人知识的系统输出,而是一种在生活(包括集体生活) 的情况下,儿童通过活动可感知、可体验的适合儿童的文化。 儿童活动的过程就是文化化的过程。这种文化化的过程应是在与教师和同伴“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 对儿童来说,“对话”的内容是适合儿童身心需要的经验,而不是成人的或“法定”的不可变更的规范。 最后,作为文化形式的幼儿园课程,其价值不只在使儿童被塑造,不只在造就可以传承人类文化的人,其最核心的价值是发展儿童健全的精神、人格和体魄,完善下一代的整个人生。 可以说,没有获得全面发展的人,就不可能是高素质的文化创造者。       二、民间艺术的文化特性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是最直接的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艺术。民间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总是和特定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生活紧密相关。 因此,民间艺术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样的生活,造就了什么样的艺术。 民间艺术之所以进入人类艺术的宏伟殿堂,就在于它是反映生活的, 其表现形式与手段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它给予人们生活的勇气和激情,启发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只要人们的生活在继续,民间艺术也必然会不断生发,不断繁荣。 民间艺术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民间美术(如民间绘画、手工、雕塑等)、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舞蹈、戏曲等)、民间文学(民间歌谣、故事、传说等) 等等。       民间艺术是美的。民间艺术来自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 民间艺术不是对民间生活的简单反映。 民间艺术的美已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美,民间艺术的美具有美学意义上的美的特征,即《庄子》中所言之“大美”。 这种美超越了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审美意义,已经进入了如朱光潜所言的“意识形态”之层次。 因此,民间艺术的产生过程,是美的创造的过程。 民间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美的感受和欣赏的过程。 这样,民间艺术就具有了美育的价值。       民间艺术是实践的艺术。 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它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是反映实践的,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积累并提升的。 因此,民间艺术从发生上看是实践的。 民间艺术的欣赏和感受也经常是实践的。民间艺术的欣赏总是与参与、操作及创新联系在一起,是在过程中感受,在过程中创造。 纯粹的只建立在感受基础上的民间艺术欣赏是不充分的。 吸引欣赏者投入和参与是民间艺术所拥有的一种内在力量。       民间艺术是综合的智慧。 民间艺术首先具有艺术和审美的价值,但民间艺术的价值不限于艺术和审美。 民间艺术蕴涵了综合的智慧。 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生活活动及生活材料#生活环境等都会反映在民间艺术之中。 如民间艺术中带有明显生活气息的图案装饰, 民间舞蹈中对劳动动作的象征等,它们都不只是反映生活,还是对生活知识的浓缩和表现。 日常生活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民间艺术加以呈现。 民间艺术所呈现的日常生活,既包含了知识,也包含了态度和品性,还包含了技能和策略。 因此,民间艺术是一种综合的智慧,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欣赏的过程,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过程。       民间艺术需要发现和宏扬。 民间艺术存在于民间,融合在生活之中,因此,要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在生活中感受艺术,在生活中宏扬艺术。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对生活的关注,就没有对艺术的关注,不深入生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民间艺术,也无法真正把握和创造艺术。 民间艺术是生活的,有生活就可能存在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生活的发展,但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关注生活,无意会促进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民间艺术的教育价值,民间艺术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民间艺术也应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间艺术进入幼儿园课程       民间艺术之所以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因为感受和创造民间艺术是幼儿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可及的。 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和价值的综合性与幼儿园课程的特性是一致的。 感受民族的、民间的、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指向。 综观世界幼儿教育, 很多国家都非常关注幼儿对本民族、本地区优秀的艺术成就的学习。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实践表明,对幼儿进行民间艺术的熏陶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民间艺术进入幼儿园课程,不是纯粹的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新的成分,而主要是对原有的课程内容的呈现和实现采用一种新的视角, 把部分课程内容同现实生活和民间艺术结合起来,使其他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民间艺术的学习在同一过程中综合地进行,使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真正成为一个生活化的、趣味性的和综合性的过程。 当然,强调民间艺术的课程价值, 并不意味着民间艺术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全部。 民间艺术主要应该融合和渗透在其他课程内容之中。 因此, 民间艺术的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习的艺术要求,更不能仅仅关注简单的技能积累,而是应该综合衡量民间艺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使民间艺术的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民间艺术要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必须关注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静态陈列的民间艺术品不能表明民间艺术进入幼儿园课程,更不能表明民间艺术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对幼儿而言,民间艺术就是动手、动身和动脑的艺术,民间艺术就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 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提供操作和创造的材料比呈现民间艺术成品更重要。 教师在幼儿民间艺术学习中的作用主要的不是解释和教导,而是启发和引导幼儿动手,引发幼儿创造。       有很多民间艺术代表了成人的生活和成人的审美取向,体现了成人的思维和成人的情趣。 进入幼儿园课程的民间艺术不可能完全是为幼儿创造的。 这样,对民间艺术的选择就成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民间艺术的组织、加工和改造就成了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 民间艺术的选择、加工的基本原则是:对于幼儿具有发展价值,有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尤其是通过动作学习的可能性。 远离幼儿生活经验,不能引发幼儿全身心投入的民间艺术不是幼儿园课程首选的内容。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谈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缅怀追思 浸润童心 —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4月主题党日活动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