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来源: 浙江学前教育网  0人参与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发,幼小衔接的问题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逐渐形成了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重要性的共识。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成了每个幼儿园的重要工作。显然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已是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
德国的哈克教授曾做过一次调查,有30%~40%的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很不适应,常常在心理上产生紧张,如果这种不良的现象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和消除,孩子就会出现退缩、厌学、孤僻、焦虑或羡妒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原因是这些孩子入学前在知识准备方面做得很好,却忽视了在入学态度、情感反应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准备,造成了他们入学的障碍。1990年至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教育基金会和原国家幼教处联合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学前期为幼儿作好社会适应性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准备,幼儿入小学后面临的学习适应困难和社会适应困难均可以克服。
由此可见,要使孩子适应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幼小衔接时期对孩子进行入学前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呢?下面我就结合实际工作中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改变作息制度和环境布置。
1、适当改变孩子的作息制度。
幼儿园和小学在作息制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幼儿园孩子每天早晨入园时间是很宽松的,一般在7:30~8:30之间;但到了小学,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到校;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大班一次活动时间是25~30分钟左右,而到了小学每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在幼儿园一般都能保证充足的午睡时间,而到了小学可能就没有午睡时间或只有短暂的午休。上面种种差异就必然形成一个“生活规律的坡度”,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走好这个“坡度”,我觉得幼儿园应该与小学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幼儿园首先应在大班孩子的作息制度上适当地作出调整。
(1)规定幼儿的来园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我们就对孩子的作息制度做了调整,如早晨要求孩子8点之前来园。我们结合大班孩子已认识过时钟的情况,孩子来园时老师引导他们对照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