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位教师在园本教研中得到提升
来源: 06abc.com 作者: 南京路第三幼儿园 纪 沛 感谢 南京路第三幼儿园 纪 沛 上传 有0人参与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任务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做“研究型教师”成为教师即将面临的现实要求。这不但对教师提出了个体的发展方向,也对幼儿园提出了新一轮的工作重点,因为园本教研无疑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组织者口若悬河地介绍着某种新教育理论,教师们只是埋头奋笔疾书地记录;或是组织者提出一个研讨议题请大家发表意见,出现冷场的情况。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教研形式单一,教师参与教研热情低,导致了教研活动实效性低,阻碍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制约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
为此,我园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促幼儿成长”的园本教研理念,以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把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的手段、途径,让教研活动“活”起来,让每位教师都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提升,成为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研究的主人。
为此,我园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促幼儿成长”的园本教研理念,以每位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把教研活动作为一种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的手段、途径,让教研活动“活”起来,让每位教师都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提升,成为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研究的主人。
一、分类教研,分层指导
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不同,设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和级部教研组,实行分类教研。我园有两个市级“十一五”立项课题,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鼓励、动力,又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因为我园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并不高,同时承接两个课题,可能会力不从心。为确保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将全园分为早期阅读和家庭养成教育两个课题组,每班重点研究一个课题。家庭养成教育组以“探索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为重点,结合班级实际开展特色家长工作,期末进行“特色家长工作展示”活动。早期阅读研究组以“如何在语言活动中拓展幼儿思维,让幼儿充分表达、创造性表达”为重点,以语言教学和专门的早期
阅读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级部教研组围绕全园的大教研主题进行细化研究,如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研讨玩玩做做的主题,研究园本课程方案的调整和完善等。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定期组织活动,并定期在全园内展示她们的研究成果。分类教研,为人人参与教研提供了最大可能,使每一个研究主题得到了深化和细化。
我园教师年龄结构跨度较大,既有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又有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比较集中的是一批年近40的中年教师。“如何让老中青教师优势互补,各展所长”是我们园本教研的关注点。我们的做法是:分层指导,动态管理。首先根据教师的个性差异,仔细分析研究每个教师的性格、教学能力与特长,在做到心中有底的基础上,再对她们进行分层指导,使其扬长避短,各尽其所。如幼儿园中的老教师在教学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在班级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是保育工作、家长工作细致入微,我们就发挥老教师的优势打造幼儿园的服务品牌,以老教师为主带动全园对生活活动各环节的研究和家长工作的研究,如贝贝班的沈老师在冬季每天如一日在早操前、户外活动前、午睡起床后、离园前四个环节为每一个孩子塞衣服,其他环节随时提醒、检查,确保幼儿冬季肚子不受凉,减少幼儿感冒发病率。充分体现了我们教育和服务的细致、细微、全面、热情、周到。中青年教师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强,因此发挥她们的优势和骨干作用,加强教法研究,通过开展园教育能手评选、研究课展示活动,传帮带活动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总结教学经验,发挥教学特长,突出教学特色,积极推选她们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教学评选活动,逐步打造出幼儿园的教育品牌。刚工作的新教师,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的研究,多跟踪她们的半日活动,对如何备课、上课、组织一日活动等开展研讨。通过对老中青教师的分层指导,让每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得到认可的机会,人人都能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料,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同时,又使教师们彼此在教育经验、观念、行为上产生优势互补,促进幼儿园整体保教质量的提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教相长。
二、问题为先,生成教研
生成教研和生成活动一样,是非预设的,而是在日常跟班过程中,针对教师随时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困惑即时即事教研,这种教研有时是面向全体的,有时是针对部分教师的。如发现我们幼儿园普遍绘画水平不高,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从跟踪美术活动入手。有一次跟踪大班线描画《花瓶》,发现教师准备非常充分,光范画就三幅,但仔细一看范画只是在花瓶的形状上作了调整,在装饰线条上有一些简单的变化,教师在过程中也没有讲解关于线条、图形分割的相关知识,因此,幼儿的绘画作品体现不出线条的丰富性,体现不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再看看其他两个班的线描画,基本相同。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大班美术教师就如何开展线描画教学进行了两次研讨。第一次讨论主要让教师对幼儿线描画水平、现状进行分析、通过自我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提出困惑。在这次研讨中发现教师对线描画的理解与认识不到位,便让她们带着问题回去收集相关资料、理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次教研。在第二次教研中,教师们都是有备而来,对线描画有了重新的理解。有的教师明白了原来线描画不仅可以用黑笔画,各种颜色都可用,只要画面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就行;有的教师明白了不同的分割方式会改变线描画的效果,应给幼儿丰富大量的线条素材等等,教师们带着答案重新回到实践中组织教学,几次活动后,幼儿作品就有明显进步。看到孩子们一幅幅富有个性的线描画,教师们感到由衷的欣慰。这种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研方式,深受教师喜爱,因为它更有针对性,能及时解决和满足教师的现实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带着问题去分析、去尝试、参与的主动性高,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往往能有深度的进行,提升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一次次的问题碰撞,一次次的迎刃而解。教师们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养成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总结、去提高的良好研究习惯,使自己成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自觉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方法指导实践的研究型教师。
三、专题研讨,突出特色
结合市区教研的重点,本学期我园重点加强了教法和活动区研究。在教法研究方面,根据我园教师教学水平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教法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教师教学基本素质的培养上。通过听课、评课、参与式研讨等与教师一起归纳出课堂教学七要七不要:1、教育目标要装在心中,不要偏离目标或缺失目标。2、教学方法要灵活、创新,不要凌乱、追求形式;3、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要忽视幼儿探索、表达、表征的机会; 4、要设计开放式的提问,不要急于帮幼儿作答;5、要及时恰当的教育评价,不要重复孩子的语言或不作答或单一评价; 6、要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要牵着孩子走或跟着孩子跑。7、要注意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有效性,不要死背教案,不管孩子的反应和表现,走教案流程。在活动区研究中,以“如何将主题渗透在每个区域中”为重点。学期初,我们发现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无主题目标意识,通过理论学习、集体研讨、相互观摩、制定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等多种形式使教师逐步树立了区域为主题服务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区域,形成班级特色。如阅读区是我园的特色区域,幼儿园为每班提供了种类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们在创设此区域时,将图书功能分类摆放,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普知识、经典童谣等,便于幼儿按兴趣、需要选择图书;设立了好书推荐栏,教师根据主题需要推荐书目,设计与图书内容有关的问题,请幼儿思考回答,使幼儿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结合日常在活动区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组织教师进行了《活动区案例剖析》,在活动中,教师们对活动区中教师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幼儿偏区现象的原因及分析、幼儿在活动区无目标玩耍应如何应对等问题,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有的教师还把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小经验与大家分享,并最终在活动区指导策略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专题研讨能帮助教师捋清自己与幼儿园研究的大方向,抓住研究的主线,从整体上凸现幼儿园的研究特色。
总之,我园的园本教研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岗位和实践现场,采用“教、学、研”一体化的教研方式,发掘了教师的自身潜质,调动了教师的内在动力,使每位教师的园本教研水平不断提高,为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相信,教师快乐了,发展了,幼儿也必将会快乐和发展着!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关键词:园本教研
- 反思·自评·改进——记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2013/02/04
- 浅谈对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认识 2013/07/16
- 幼儿园实现园本教研的方式与途径 2013/01/16
- 幼儿园园本教研之管理者与教师关系构建新探 2013/01/03
- 园本教研下幼儿园教师工作状态的改进 2012/12/30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