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务幼儿园教案特色教育文案幼儿教育论文图片幼儿园课件视频电子书幼儿故事童谣歌曲游戏家庭教育

儿童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初探

来源: 06abc.com  0人参与


儿童文学作品是以精练、音乐性的文字,表现儿童真挚感情世界的人及事物,重现意想的浮现,造成音韵、图画美感的意境,具明快趣味,儿童乐于阅读,且能促进正面成长的作品。郭沫若曾说,“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 
一、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目标 
在儿童心灵的书页上,将书写什么?儿童文学作品有生动的形象、曲折的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背景,是儿童最喜欢又百听(看)不厌的东西。尤其是作品的情节性,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感和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这样的特点:感情朴素真切,意境优美动人,爱与美相伴而行,爱富含美感,美因爱更加迷人。幼儿园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应当是爱与美的统一,主要目标为:提升儿童审美情趣和能力,丰富儿童情感体验和感受。 
1、重作品审美 
儿童文学是为满足儿童的审美需要而存在的,其最突出的功能就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1)语言与韵律美。作者都凭借着一颗至为真诚的爱美之心,一双双美至为敏感的眼睛,编织了十分美丽的外衣。审美性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教育功能的前提和基础。(2)幻想与想像美。作者营造了一个让孩子心醉神往、浮想联翩的意境,提供了无限可能的想像与幻想空间。(3)幽默与夸张的美。儿童文学洋溢着浓郁的诙谐和欢愉之美,使孩子感到愉悦,告诉他们一些事情、使孩子本身高兴、勾起快乐的回忆、搔到他们的痒处、鼓励他们探索。而其智育、德育等方面的功能也是在审美过程中实现的。 
2、重作品体验 
文学作品通过营造情感氛围,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作品,轻松、自然的接受情感教育。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应由对作品作理性分析转为运用直接思维,强调感受、意会、体悟。幼儿在欣赏童话作品时,初步理解作品后,教师没有把故事扔掉,而是进一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心理特点,故事发展中情节的变化,以便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中展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例如:《渔夫和金鱼》,在幼儿读物中删除了情节发展中海的变化,而我在第二次让幼儿欣赏时叙述了这几段,看到孩子们出神的听着,我相信他们能初步感受到作品的优美了。在自由活动中,我也给孩子提供想像的天地“你愿意把故事画下来吗?,你觉得大海是怎么变化的?”。 
3、重作品情感基调 
    叶圣陶说:“赶紧创作适于儿童的文艺品……对准儿童内发的感情为之响应,使益丰富而纯美。”儿童文学创作是如此,欣赏亦是如此以往特别重视对作品主旨的解释,其实儿童作品欣赏更重要的是对情感基调的把握是精神与血液里的东西,引起的是灵魂的震动。儿童会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一起伤心,一起渴望,一起爱这个世界。如幼儿在欣赏散文《落叶》时,孩子们听到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纷纷落下了眼泪,但他们想到的是怎样帮助和鼓励小树叶,把他们一片一片捡起来,藏到了大树妈妈的怀里,告诉它不要害怕和恐惧。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关心、爱护、帮助有困难的人。 
4、重激发想像 
    幼儿在欣赏儿童诗《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时,产生了创编的兴趣:“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飘到大树上,给他们喝足够的水。”“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飘到农田里给他们盖上厚厚的棉被。”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飘到小动物身上,给他们洗洗澡。”孩子们创编的诗句既充满爱心又富于童趣和想象。又如在欣赏童话故事《白雪公主》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白雪公主一次又一次的上当?”“如果你是白雪公主该怎么办?”孩子们在续编故事的快乐中想象出多种惩治狠心王后的办法。 
5、重对作品的表现 
怎样的活动设计能让幼儿充分表现呢? (1)对幼儿完全开放的活动。如散文诗《云彩和风儿》活动之前,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彩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提供幼儿用棉花制成的表现各种云彩形象的教具及天蓝色的颜料。活动开始,第一层次的活动是教师采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让幼儿欣赏并感受语言美,然后提问帮助孩子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第二层次的活动是进一步帮助孩子理解内容,教师边出示教具边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幼儿边观察教具的变化,边想象小白船、大狮子、胖娃娃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现出来,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现了开放性;第三层次的活动是教师请幼儿将颜料泼在纸上,用嘴吹一吹,把云彩变成有趣的东西。这一环节不仅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引入了美术形式,幼儿可以完全参与进去;第四层次的活动是教师做能干的风儿,幼儿做有趣的云彩,风儿吹呀吹,吹到谁,谁就说云彩变成了什么,并做相应的动作,云彩变成了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好像在做游戏。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了一匹马,抬起四条腿,奔驰在空中。最后,“风儿”将“云彩”吹出了教室。活动自然地结束。四个层次的活动层层递进,每一层次的设计都富有开放性,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2)富有变化性的活动。活动的变化性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十分有效的,富有变化性的活动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不断改变语言活动的环境布置,改变活动材料的性质,提供多种材料,使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多样化。尤其是活动材料的变化对诱发和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很有作用。如教师在引导孩子学习诗歌《风娃娃》时,教师提供了户外观察,观察自己身上哪些东西在动,然后,教师又带领孩子做大风和小风的实验,提供孩子各种形状的扇子和大大小小的电扇,让孩子体会大风和小风的变化,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最后要求孩子在不断变化的形式和材料中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时提问的技巧 
1、多听少问 
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还不完善,为了让幼儿真正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欣赏和提问时,我先让幼儿多听,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散文无处不在的美。传统教学讲究环环紧扣,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要把作品梳理清楚,把幼儿头脑中最美好完整的形象冲淡。因而在组织欣赏时,我注意把握每一篇作品的特色、特点,每一遍欣赏后,不一定都提问,多欣赏几遍尔后提问,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听的需要,幼儿回答时也有信心,积极性也高。 
2、边听边问 
我们讲究作品的整体美,并不是一定要完整欣赏后再提问。有的是几段体,有的有回环反复,还有的有悬念,这就比较适合教师边讲边听,幼儿边听边答。(1)开头设问。如大班散文《秋天的雨》,我让幼儿欣赏前先提问:“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的,轻轻的,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你听……”这样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幼儿就更专注、更仔细,很快的把幼儿带入了散文的意境。(2)中间设问。对带有悬念的作品,可在必要的段落中停下来,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和好奇心。如散文《风在哪里》,当念到“风在哪里”时,我停下来问幼儿:“风在哪里?”“树上、花儿上、草儿上……”幼儿们仿佛进入了画面,与散文中的风儿一起同行。(3)边讲边问。有篇幅较长的作品,为了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我就边讲边问,如散文《池塘音乐会》,在朗诵到描绘风娃娃、小青蛙、小蟋蟀们时,我分别在其中插入三个大问题:A.风娃娃是怎样唱歌的?风娃娃唱着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柳枝是怎样为风娃娃伴舞的?B.小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唱了一首怎样的歌?池塘水又是怎样为小青蛙伴舞的?C.小蟋蟀是怎样唱歌的?唱了一首怎样的歌?小鱼们又是怎样为小蟋蟀伴舞的?幼儿的回答是零星的语句组合,然后我再用散文中优美的语句重复朗诵一遍,让幼儿在层层深入的欣赏中加深印象,享受优美画面,感受到散文诗中语言和文字所表现的韵味。这远比欣赏完全文再来一个全面提问要清晰,也便于幼儿回忆对比。 
3、重复再问 
幼儿在欣赏作品过程中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还有部分幼儿不能专注地倾听他人讲述。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的做法就是提一个问题,听多个回答。一般简单的问题,我会请2-3名幼儿,即使重复了也是一次语言训练,信心的锻炼;稍有复杂的问题,我会多请几人,3-4名幼儿,听听他们相同或不同的回答,倾听他们对散文的感受和想法;举手的幼儿我会请,不举手的幼儿我也会请;能力强的幼儿,我挑些有难度的问题,能力弱的幼儿,我选些简单的问题,这样有目的地安排问题,促进了幼儿认真倾听,大胆举手的积极性,帮助幼儿树立起信心,也让我得到更有价值的反馈。 
4、讨论设问 
儿童文学作品以丰富的想象﹑贴切的比喻、优秀的语言,蕴涵着作者某种思想感情倾向,为了使幼儿把握作品中跳荡着的思想感情脉络,我经常设计一些问题。如散文《杨树林》,作品通过描写杨树林春夏秋冬的景色变化和带给孩子们的趣味,从而表达了幼儿热爱杨树林,爱校园的淳朴挚热之情。教学时我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杨树林吗?为什么?你觉得杨树林怎样?幼儿们便纷纷发言,感情至深,觉得杨树林非常有趣,杨树林像位魔术师,变化无常,给他们带来了欢乐。春天的杨树花可以玩耍,夏天可以在树荫下游戏,秋天采集着金黄的树叶,冬天可以在杨树林里打雪仗。如散文《蒲公英》,作品描写了蒲公英花朵凋谢后轻盈地飞扬在空中的美丽情景和带给孩子们的趣味,从而表达了幼儿喜欢蒲公英的情感。教学时我组织幼儿讨论:你为什么喜欢蒲公英?幼儿们都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觉得蒲公英的黄色花朵漂亮,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球,风一吹,绒毛会在天空飞扬,像雪花一样轻盈,给孩子们带来乐趣。通过这样的提问讨论,使幼儿体会感受到了散文里跳荡着的明快开朗且活泼有趣的情感基调,把握了这篇散文要传递给他们的信息。 
5、创编提问 
  当欣赏的教学活动结束时,我们往往会引导幼儿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进而扩展想象和讲述。如散文《云彩和风儿》,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启发幼儿:“天上除了云彩和风儿还有什么你也觉得有趣,给你带来欢乐呢?请你也来编一段。”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幼儿们编出了云彩和太阳、云彩和月亮、云彩和星星等段落,个个编得非常认真,把天上云彩和太阳、云彩和月亮、云彩和星星等的景色和给幼儿带来的欢乐画面形象地勾勒出来了。如散文《我多想》,活动结束时我启发幼儿学习用“我多想……送给……让……”的句式来仿编散文,幼儿们都编得非常出色。如“我多想摘到天上的星星,送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让整个世界变亮。”“我多想睡在荷花上做一个美梦,送给我的妈妈,能让她欣赏到动听的歌。”通过提问创编,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了散文诗的结构句式,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 
延长欣赏时间。作品必须慢慢地反复品味,才能沉浸在它的音韵及想像之中。专门欣赏活动之后还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如餐前眠后,自由活动时间。 
丰富欣赏手段。(1)强调朗诵,文字与声音不能分开反复诵读是欣赏的途径;(2)容纳、发展新的方式,如探索计算机多媒体图画、声音及动画融为一体的强大功能在欣赏中的运用;(3)利用多种方式创造情景交融、融主客观为一体的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引导幼儿进入艺术境界;(4)由于儿童智力、趣味、爱好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提倡个性化作品欣赏。 
2、拓展题材范围 
不同体裁的作品。诗歌短小凝练,散文优美抒情,童话和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不同风格的作品或质朴生动,或优美抒情,或诙谐风趣,使得儿童文学园地万紫千红。 
拓展题材应跨越国界.文学精品属于整个世界,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语言,无不具有特殊韵味,应广泛接受来自异域他乡的作品,让幼儿体验其独特魅力。 
拓展题材还须纵横古今.文学的魅丽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一些老作品迄今仍散发着浓郁的美。 
3、提高教师的修养 
教师是文学作品与幼儿之间的桥梁。教师要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幼儿,产生师幼共鸣。 
教师要建立丰富的作品库,掌握大量中外古今的儿童作品,了解其精髓及不同的创作风格,能够为幼儿选择适宜的作品。 
教师还要锻炼朗诵技巧,包括声调抑扬顿挫,身体语言和表情的合理使用。朗诵是一种再创造,教师应表现和传达作品的光彩和生命力,以出色的朗读感染幼儿。 
  总之,儿童文学作品欣赏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给能力强的孩子更多的机会提高语言发展的条件,也充实他们语言完善的基础。对能力一般的孩子,他们也积极的参与,能感受到作品中完美的语言,丰富的词汇,变化有趣的情节,在倾听同伴的回答中也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对于能力弱的孩子,他们虽然有时不能对作品完全理解透彻,但是在其他小朋友的回答中,他们也有机会欣赏到作品的内涵,初步体验优美的词句,为他们将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打基础。希望这个“摇篮”使孩子们感到温馨亲切,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长。

手工材料

本文来源:来自用户上传,如涉及原文作者版权请留言本站,本站将及时处理
网友跟贴 0人跟贴 | 注册
账号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浙江教育学前网立场。

暂且没有评论!
幼儿园手工材料

精华推荐

进入资源频道

配乐童话小说《金猫传奇》MP3-29

最新新闻

进入新闻频道

妈妈课堂 乐活同行

© 1997-2019 浙江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 浙ICP备09002701号-1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项目 | 广告服务 | 代理合作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